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大到你無法想像!

1、有句話大家一定知道, “習慣形成性格, 性格決定命運”, 也就是說, 決定我們每個人命運的真正的王者居然是我們身上的習慣。 我們可以由改變習慣而改變生命, 一個人的習慣, 不僅僅決定著事情的成敗, 還決定著人生的成敗。 壞習慣多, 就會有糟糕的運程和痛苦的生活;好習慣多, 就會有亨通的前程和幸福的生活。

那麼問題來了, 既然我們都知道習慣的重要, 為什麼人不改掉壞習慣去養成好習慣呢?為什麼人和人之間仍然會有巨大的差異, 有人成功, 有人失敗?有人優雅, 有人懦弱?

比如有人說要減肥, 我晚上不吃飯了, 可實際上才堅持了幾天晚上不吃飯, 就又回到老樣子, 每天晚上都吃得飽飽的, 還邊吃邊說“我要減肥”;有的人去健身房, 也是堅持了幾天就不去了;有的人是吃減肥藥, 沒吃幾天就不吃了……總之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這些行為的結果可想而知,

肯定是沒什麼效果。 沒效果怎麼辦呢?找東西背黑鍋唄。 於是就開始抱吐槽肥方法不對。 有統計表明, 在立志減肥的人當中, 95%以上的人不會成功, 其根本原因不是方法有問題, 而是思想有毛病, 因為他們沒有養成減肥的習慣。 實際上, 不管哪種減肥方式, 只要養成持之以恆的好習慣, 都是有效果的。

2、有報導稱, 1978年, 全世界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聚會巴黎。 有人問:“您是在哪裡學到了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白髮蒼蒼的學者們給出的回答出人意料:“在幼稚園。 ”再問:“在幼稚園裡您學到了什麼?”學者們說:“好的生活習慣。 比如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 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 東西要放整齊, 飯前要洗手, 午飯後要休息,

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學習要思考, 觀察要仔細等等。 ”

這群享譽世界的頂級學者科學家們一致認為, 自己小時候在學校養成的良好習慣, 讓他們終生受益。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 我們之所以會是我們目前的樣子, 全是因為習慣的力量。 借用卡通形象聖鬥士來打比方, 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裡總一直都存在兩股勢力, 一股是人們通常認為的好習慣, 它引導我們向好的方向前進, 可以稱之為“光明聖鬥士”;一股是人們通常認為的壞習慣, 它誘惑我們向壞的方向發展, 可以稱之為“黑暗聖鬥士”。 在我們的整個人生中, 它們在我們的思想領域裡正在進行著一場永恆之戰, 彼此爭鬥, 無休無止。

如果我們想要進步,

該怎麼辦呢?

我想唯一的辦法, 就是要更多地訓練、指導、培養、激勵、留引光明聖鬥士, 同時要盡可能地打擊、呵斥、阻止、隔絕、消滅黑暗聖鬥士。

只不過, 這個過程曲折而艱難。 因為光明聖鬥士雖然看起來光彩照人, 可是做起來都很辛苦, 要想長期堅持而形成習慣更是難上加難;而黑暗聖鬥士則相反, 看起來是不好, 可是給人的感覺往往卻非常爽, 人極易受到它們的誘惑。

每個人都會有偷懶的時候, 每個人都有被激怒的時候, 每個人都有失態的時候, 有所不同的是, 優秀的人總會迅速從偷懶中走出來, 更多的時間去努力和發奮;總會迅速地從憤怒中走出來, 更多的時間去感恩和感激;總會迅猛地從瘋癲中走出來, 更多的時間去反省和思考。

為什麼優秀的人能玩得666, 就是因為他們平時就在重點訓練光明聖鬥士, 形成了自己強大的戰鬥力, 在關鍵時刻能輕鬆碾壓黑暗聖鬥士。

3、每天有數百種習慣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指導著我們早上如何穿衣, 如何與孩子說話, 晚上如何入睡。 習慣影響著我們午餐吃什麼, 如何工作, 是否鍛煉或者下班後是否喝啤酒。

當我們覺得自己做了一件特別棒的事情時, 要知道是因為這個成功的背後的好習慣;當我們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受人尊重的事情時, 要知道這份尊重的背後的好習慣;當我們覺得自己的生命特別有意義的時候, 要知道這份有意義的背後的好習慣。

我們每天的工作與生活都需要我們做出很多選擇, 而這些選擇其實都是習慣的結果。以至於有人甚至鼓吹說,如果你的習慣對了,你就會無所不能。

我們可以靜下來好好觀照一下自己:早上醒來後,是習慣繼續在床上迷糊一會兒,還是習慣會立即起床?起床後,是習慣直接查收工作郵件,還是習慣先洗臉刷牙?吃完早餐後,是習慣一個人發呆,還是習慣和父母孩子聊會兒天……不少人可能認為這些都是很小的事情,根本就無關緊要,殊不知這些就是習慣,而恰恰是這些貌不驚人的習慣,累加累積聚集聚合,從而決定著我們未來的人生道路。

如同英國古戲劇家德萊頓所說:“所有的習慣以不可見的程度積聚起來,如百溪匯於川,百川流於海。”如同英國法律史學家梅茵所說:“習慣是一條巨纜,我們每天編結其中一根線,到最後我們完全無法弄斷它。”

據說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寫作時有個很好的習慣,就是不管前一天晚上睡得多晚,他都要毎天一大早就起來,首先重讀一遍已寫好的部分,使自己沉浸到情節中去,然後就一隻腳站著開始寫作。他創作的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和中篇小說《老人與海》,都是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終於在1954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有記者問他為什麼要單腳站著寫作時,海明威說:“這種姿勢使我處於一種緊張狀態,促使我盡可能簡短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4、如果我們想要改變自己,就得從改變習慣開始。

習慣一旦形成,就會非常強大,因為它會促生固定的神經回路。查理斯•杜西格在《習慣的力量》一書中寫道,習慣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大腦一直在尋找可以省力的方式。

習慣的誕生有三個重要的步驟:第一,暗示。存在一個暗示,能夠讓大腦進入某種自動行為模式,並決定使用哪種習慣;第二,慣常行為。存在一個慣常行為,可以是身體方面的,也可以是思維或情感方面的;第三,獎賞。存在一個獎賞,讓大腦辨別出是否應該記下這個回路,以備將來之用。

慢慢地,這個由暗示、慣常行為、獎賞組成的回路變得越來越自動化,線索和獎賞交織在一起,直到強烈的參與意識和欲望出現。所以,如果我們要想改變舊有的習慣,描述起來很簡單,但實際改變起來卻往往非常艱難。比如大家喜聞樂見的戒煙、戒酒、戒麻等行為,說起來都不是什麼大事,但是人在養成習慣後,就很難戒掉。因為,習慣的改變不是一次兩次的偶然行為,而是要徹底改變那個根深蒂固的神經回路,這需要非常強大的驅動力和自製力,所以做起來十分困難。

困難歸困難,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人自主自願地去改變一個習慣,也是能做到的。雖然過程很辛苦,但是事後會收穫巨大的成就感。我有個老朋友,有抽煙的習慣,自幾年前體檢受到醫生的警告後,想著家裡上有老小有小,自己不能走得太早,就發誓戒煙。歷時半年,終於成功,自信感爆棚。現在只要遇到難關,他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老子連煙都戒得下來,還有什麼事能難倒我。”

5、朋友,你想做出改變嗎?你要做出改變嗎?你會為改變而捨得付出嗎?那麼請記住,你需要三樣法寶。

其一,需要徹底改變現狀的決心,決心,決心!其二,需要死扛到底的堅持,堅持,堅持!其三,需要勇往直前的勇氣,勇氣,勇氣!下定決心,咬牙堅持,勇往直前,就是一個小小的改變迴圈,當你把某種行為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後,慢慢地它就會成為你的新習慣。

最後,值得提醒的是,習慣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只有當新習慣對我們有足夠的回饋獎賞,形成新的神經回路時,“光明聖鬥士”才能漸漸地被塑造出來,與之相對的“黑暗聖鬥士”也才會逐漸退卻。如果我們保持一定的暗示和獎賞,就會慢慢植入一種新的慣常行為。不過這還不夠,我們還要相信這種改變,最好融入一個社團或組織,形成信仰,改變就會真正成為現實。

總而言之,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或者說命運,沒別的捷徑,請從改變自己的習慣開始。沒有好的習慣,一切都是扯淡。

作者:陳向東

免費人力資源實戰內容分享平臺——儒思HR人力資源網小編推薦閱讀!

而這些選擇其實都是習慣的結果。以至於有人甚至鼓吹說,如果你的習慣對了,你就會無所不能。

我們可以靜下來好好觀照一下自己:早上醒來後,是習慣繼續在床上迷糊一會兒,還是習慣會立即起床?起床後,是習慣直接查收工作郵件,還是習慣先洗臉刷牙?吃完早餐後,是習慣一個人發呆,還是習慣和父母孩子聊會兒天……不少人可能認為這些都是很小的事情,根本就無關緊要,殊不知這些就是習慣,而恰恰是這些貌不驚人的習慣,累加累積聚集聚合,從而決定著我們未來的人生道路。

如同英國古戲劇家德萊頓所說:“所有的習慣以不可見的程度積聚起來,如百溪匯於川,百川流於海。”如同英國法律史學家梅茵所說:“習慣是一條巨纜,我們每天編結其中一根線,到最後我們完全無法弄斷它。”

據說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寫作時有個很好的習慣,就是不管前一天晚上睡得多晚,他都要毎天一大早就起來,首先重讀一遍已寫好的部分,使自己沉浸到情節中去,然後就一隻腳站著開始寫作。他創作的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和中篇小說《老人與海》,都是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終於在1954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有記者問他為什麼要單腳站著寫作時,海明威說:“這種姿勢使我處於一種緊張狀態,促使我盡可能簡短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4、如果我們想要改變自己,就得從改變習慣開始。

習慣一旦形成,就會非常強大,因為它會促生固定的神經回路。查理斯•杜西格在《習慣的力量》一書中寫道,習慣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大腦一直在尋找可以省力的方式。

習慣的誕生有三個重要的步驟:第一,暗示。存在一個暗示,能夠讓大腦進入某種自動行為模式,並決定使用哪種習慣;第二,慣常行為。存在一個慣常行為,可以是身體方面的,也可以是思維或情感方面的;第三,獎賞。存在一個獎賞,讓大腦辨別出是否應該記下這個回路,以備將來之用。

慢慢地,這個由暗示、慣常行為、獎賞組成的回路變得越來越自動化,線索和獎賞交織在一起,直到強烈的參與意識和欲望出現。所以,如果我們要想改變舊有的習慣,描述起來很簡單,但實際改變起來卻往往非常艱難。比如大家喜聞樂見的戒煙、戒酒、戒麻等行為,說起來都不是什麼大事,但是人在養成習慣後,就很難戒掉。因為,習慣的改變不是一次兩次的偶然行為,而是要徹底改變那個根深蒂固的神經回路,這需要非常強大的驅動力和自製力,所以做起來十分困難。

困難歸困難,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人自主自願地去改變一個習慣,也是能做到的。雖然過程很辛苦,但是事後會收穫巨大的成就感。我有個老朋友,有抽煙的習慣,自幾年前體檢受到醫生的警告後,想著家裡上有老小有小,自己不能走得太早,就發誓戒煙。歷時半年,終於成功,自信感爆棚。現在只要遇到難關,他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老子連煙都戒得下來,還有什麼事能難倒我。”

5、朋友,你想做出改變嗎?你要做出改變嗎?你會為改變而捨得付出嗎?那麼請記住,你需要三樣法寶。

其一,需要徹底改變現狀的決心,決心,決心!其二,需要死扛到底的堅持,堅持,堅持!其三,需要勇往直前的勇氣,勇氣,勇氣!下定決心,咬牙堅持,勇往直前,就是一個小小的改變迴圈,當你把某種行為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後,慢慢地它就會成為你的新習慣。

最後,值得提醒的是,習慣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只有當新習慣對我們有足夠的回饋獎賞,形成新的神經回路時,“光明聖鬥士”才能漸漸地被塑造出來,與之相對的“黑暗聖鬥士”也才會逐漸退卻。如果我們保持一定的暗示和獎賞,就會慢慢植入一種新的慣常行為。不過這還不夠,我們還要相信這種改變,最好融入一個社團或組織,形成信仰,改變就會真正成為現實。

總而言之,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或者說命運,沒別的捷徑,請從改變自己的習慣開始。沒有好的習慣,一切都是扯淡。

作者:陳向東

免費人力資源實戰內容分享平臺——儒思HR人力資源網小編推薦閱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