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史話:宋江攻取淮陽軍,邳州人李袞入108將(作者:崔學法)

北宋末期, 朝政腐敗, 對金、對遼爭端中獻幣乞和, 對內恣意搜刮, 農民苦於繁重賦稅盤剝, 致流離失所。 朝廷為解決財政困難, 宣佈將整個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為“公有”,

規定百姓凡入湖捕魚、采藕、割蒲, 都要以船隻大小課以重稅, 若有違規犯禁者則以盜賊論處, 貧苦的農民與漁民交不起重稅, 長期積壓在胸中的對社會現實的不滿終於像火山一樣爆發了。 他們在宋江等人的領導下, 鋌而走險, 武裝據險, 憑藉梁山泊易守難攻的地形, 阻殺前來鎮壓的官兵。 到宣和元年(西元1119年), 這支農民隊伍正式宣告起義。

梁山泊位于山東西部, 原是個很小的湖泊, 後因從五代到北宋黃河多次決口氾濫, 使四周的許多小湖泊匯成一片, 到北宋末年便形成橫亙八百里水域的大湖泊, 湖中港汊交錯, 蘆葦縱橫。 並有許多天然小島, 形勢險要。 當時許多破產農民、漁民以及一些被政府通緝追捕的逃犯遂藏匿于此,

成群結夥, 靠一些“非法”活動營生。 有若干股勢力日益增大, 人數愈聚愈多, 到北宋末年更掀起了多次反抗官府腐敗、盤剝與壓迫的武裝鬥爭和農民起義。 宋江起義軍就是其中的一股。

宣和元年(1119), 宋江等36人佔據梁山泊, 招募義軍, 聚眾起義。 正式宣佈起義後不久, 就離開了梁山泊, 率眾攻打河朔(今黃河下游南北一帶)、京東東路(治青州, 今山東省益都), 轉戰于青、齊(今山東省濟南)至濮州(今山東省鄄城北)間, 攻陷十餘郡城池, 懲治貪官, 殺富濟貧, 聲勢日盛。 史書記載說:這支起義軍“橫行河朔、東京, 官兵數萬, 無敢抗者。 ”起義的規模雖然不算太大, 但戰鬥力特別強, “官軍數萬不敢攖其鋒”。

起義的影響也不算小, 起義的中心區域是梁山泊, 距東京汴梁僅百公里左右, 嚴重威脅著京城的安全, 並對北宋朝廷的政治、經濟、軍事構成嚴重威脅。 宋江起義的故事在國家正史《宋史》上能夠記上一筆, 在民間廣為流傳, 足以說明它的影響之大。

宣和元年十二月初二, 亳州知州侯蒙向皇帝上書稱:“宋江寇京東, 蒙上書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 官軍數萬無敢抗者, 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 或足以平東南之亂”。 宋徽宗採納侯蒙“赦過招降”的建策, 頒旨招安, 未果, 遂命知歙州的曾孝蘊率軍往討。 宋江避其鋒, 自青州率眾南下沂州(今山東省臨沂), 與官軍周旋年余, 到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 起義軍攻取淮陽軍(治下邳, 今古邳鎮東),

隨即宋江義軍從沭陽乘船進攻海州(今連雲港), 被海州知州張叔夜所派伏兵包圍, 損失慘重, 退路又被切斷,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 宋江不得不率眾投降, 接受朝廷招安, 成為官軍中的一部分。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發生農民起義次數最多的朝代。 有宋三百多年, 農民起義有數百次之多。 宋江起義只是其中規模和影響都不算很大的一次農民起義, 但因南宋時編印出版《宣和遺事》, 把宋江起義史事演義化、故事化;明初又出現《水滸傳》, 將宋江起義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動感人, 因而使這次本來規模與影響都不大的農民起義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廣泛流傳於民間, 以至家喻戶曉。

與《水滸傳》中的一些杜撰出來的人物不同, 歷史上確有宋江其人。

很多史書、文人筆記裡頭都有關於宋江的一些零星記載。 根據記載我們可以看到, 這支起義軍的主要戰鬥不是《水滸傳》中描寫的“攻江州”、“襲華山”、“打北京”、“鬧東京”, 而是攻取淮陽軍。 據《宋史》記載宋徽宗宣和三年(1122年), “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 遣將討捕, 又犯京東(今山東), 江北, 入楚海州界, 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 可見邳州應該是宋江農民起義軍活動的主要戰場之一, 邳州一定有很多人參加這支起義隊伍, 我們從施耐庵筆下的《水滸傳》中可以看到痕跡。 梁山第六十五條好漢、梁山十七名步軍將校頭領位列第四名的地走星飛天大聖李袞就是邳州人。 據民間傳說, 確有其人, 大概是現在邢樓鎮一帶的人。 起義軍在邳州活動, 起義軍的宗旨是:“懲治貪官,殺富濟貧。”邳州的窮苦老百姓深受其惠。宋江以及梁山泊英雄好漢至今在邳州乃至全國廣泛流傳,膾炙人口。

起義軍的宗旨是:“懲治貪官,殺富濟貧。”邳州的窮苦老百姓深受其惠。宋江以及梁山泊英雄好漢至今在邳州乃至全國廣泛流傳,膾炙人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