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肯亞|咖啡工房研習課室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

咖啡行業交流請加

私人微信前街精品咖啡, 微信號:

(長按複製)

qianjiecoffee

01 | 產區簡介

1878年, 英國人使咖啡登陸非洲, 19世紀在肯亞(Kenya)建立咖啡種植園區, 當時衣索比亞的咖啡飲品經由南也門進口到肯亞。 但直到20世紀初, 波旁咖啡樹才由聖.奧斯丁使團(St.AustinMission)引入肯亞。

肯亞全名肯亞共和國, 位於非洲東部, 赤道橫貫中部, 東非大裂谷縱橫南北。 東臨索馬里,南接坦尚尼亞, 西臨烏干達, 北與衣索比亞、蘇丹交界, 東南瀕臨印度洋。 境內多高原, 平均海拔1500米。 中部的基裡尼亞加峰(肯亞山)海拔5199米, 山頂有積雪, 為非洲第二高峰。

海拔、緯度、地質: 赤道從中貫穿肯亞, 國境恰好位於南北緯十度以內。 屬於熱帶產區, 每年有兩次雨季, 可收成兩次, 60%集中十至十二月, 另外40%在六至八月。 咖啡主要種植於首都奈若比至肯亞山區周圍海拔1600?2100公尺的火山地。 此高度適合咖啡豆發展風味,

因為山區溫度較低, 成長較慢, 咖啡豆的芳香成分得到充分發展, 果酸味更明顯, 質地也較硬。 這片土質肥沃似月彎形的咖啡專區是肯亞精品豆主力產地。

咖啡是肯亞僅次於茶的第二出口貿易產品。 肯亞主要出產的咖啡豆品種為阿拉比卡, 它被世界上品質最好的咖啡品種之一。

產區:

NYERI(尼耶利)

NYERI:位於肯亞中部的Nyeri是死火山肯亞山的所在地。 此區的紅土孕育出肯亞最佳的咖啡。 農業在此極端重要;咖啡則是其中最主要的農作物。 由小農戶組成的共同合作社比大型莊園普遍。 此區有兩次收成, 但來自產季的咖啡通常品質較高。

海拔:1200〜2300米

採收期:10月〜12月(主產季)、6月〜8月(副產區)

品種:SL-28、SL-34、Ruriu11、Batian。

MURANG'A(穆讓圖)

MURANG'A:隸屬中央省的此區約有10萬咖啡農。 這個內陸產區是首批傳教士選擇的定居之處, 因為葡萄牙禁止他們在海岸區居住。 這也是另一個受益於火山土壤德產區, 咖啡小農戶數量多於莊園。

海拔:1350〜1950米

採收期:10月〜12月(主產季)、6月〜8月(副產季)

品種:SL-28、SL-34、Ruiru11、Batian

KIRINYAGA(基裡尼亞加)

KIRINYAGA:Nyeri產區的東臨, 此區也受益於火山土壤。 咖啡通常由小農戶生產, 濕處理廠也生產不少品質極高的咖啡, 十分值得一試。

海拔:1300〜1900米

採收期:10月〜12月(主產季)、6月〜8月(副產季)

品種:SL-28、SL-34、Ruiru11、Batian。

EMBU(恩布)

EMB:靠近肯亞山的此區名稱源自Embu城當地約莫70%的人口都從事小規模農耕, 區內最受歡迎的經濟作物為茶和咖啡。

幾乎所有咖啡都來自小農戶, 此區產量相對較小。

海拔:1300

MERU(梅魯)

MERU:此區咖啡多數是由小農戶種植在肯亞山麓以及Nyambene丘陵一帶。 名稱指的是磁場區以及居住在此地的Meru人。 20世紀30年代, 他們是最早開始生產咖啡的肯亞人, 這是因1923年所簽署的白皮書(devonshire white paper), 當中有保證在肯亞的非洲裔人士權益之重要性。

海拔:1300~1950米

採收期:10月~12月(主產季)、6月~8月(副產季)

品種:SL-28、SL-34、ruiru11、Batian、K7

KIAMBU(基安布)

KIAMBU:這個位於肯亞中部的產區有著區內最高海拔的咖啡種植區。 不過某些位於高海拔的咖啡樹會得枯枝病(Dieback),進而停止生長。 此產區以Nakuru鎮為名。 咖啡種植在此則是莊園與小農戶的形式兼具, 不過產量相對較小。

海拔:1850~2200米

KISII(基西)

KISII:此區位於肯亞西南部, 離維多利亞湖不遠, 是個相對較小的產區, 多數咖啡豆來自由小型生產者組成的共同合作社。

海拔:1450~1800米

採收期:10月~12月(主產季)、6月~8月(副產季)

品種:SL-28、SL-34、藍山、K7

TRANS-NZOIA、KEIYO&MARAKWET(寺蘭斯-恩佐亞&馬拉奎特)

TRANS-NZOIA、KEIYO&MARAKWET:這個位於肯亞西部的小型產區近年來開始有所發展。埃爾貢山提供了一定的海拔高度,多數咖啡來自莊園。咖啡種植通常是為了使原本僅有的玉米田或乳製品的農場變得更為多樣化

海拔:1500~1900米

採收期:10月~12月(主產季)、6月~8月(副產季)

品種:ruiru11、batian、SL-28、SL-34.

02 | 處理方式

【肯亞式72小時發酵水洗處理法】是發源於肯亞採取發酵後洗淨的迴圈重複處理法,採收當日後制,篩選最優質的櫻桃進行去皮、發酵,發酵時間為24小時,24小時後使用乾淨的河水洗淨。

接著,再度以乾淨河水發酵24小時,再洗淨,經過重複3次迴圈,達到72小時,因此稱為肯亞式72小時發酵水洗處理法,簡稱【K72】

肯亞咖啡豆水洗槽有高低兩層,其過程是:傍晚先將採收的咖啡果子剔除瑕疵品,去掉果皮後,然後將黏答答的帶殼豆,去掉大部分果膠,再入下層淨水池二度發酵,然後每隔數小時要更新迴圈水,以免滋生黴菌;再導入水洗溝渠,去掉殘餘果膠。

這麼耗工廢水,難怪肯亞咖啡的味道如此精緻細膩。

03 | 生豆分析

尼亞咖啡等級依咖啡豆的大小而分為七個等級,且依味道由上而下分為六個等級的規格。肯亞最好的咖啡等級是豆形漿果咖啡(PB),然後是AA++、AA+、AA、AB等等,依次排列。上等咖啡光澤鮮亮、味美可口且略帶酒香。在味道上“肯亞AA”尤其深受好評。

肯亞的生豆分級也是按照豆子的尺寸大小來分級的:

肯亞的咖啡最好的咖啡等級是豆形漿果咖啡(PB),然後是AA、AB等依次排序。

PB(PeaBerry)圓豆:這是針對小圓豆的分級。這是指咖啡果中僅長出一個果核,而非普遍的兩個果核

E:即"象豆",尺寸超大,產量相對較小

AA:這是較為常見的等級,咖啡豆尺寸較大,顆粒大小高於18目或7.22毫米。這類豆子通常可以獲得最高的價格。

AB:此等級咖啡豆是將A(顆粒大小為16目或6.80毫米)與B(顆粒大小為15目或6.20毫米)合併;占肯亞咖啡年產量約30%。

C:此分級低於AB級,在高品質咖啡中少見。

TT:更低的等級,多半包含從AA、AB與E級豆子中移除的小型豆。若以密度篩選,最輕的豆子通常為TT等級。

T:最低的等級,通常是由咖啡碎屑與殘破的豆子組成。

MH|ML:這兩個縮寫代表的是Mbuni Heavy 與Mbuni Light。Mbuni意思是經日曬處理的咖啡豆。這類豆子被認為品質較低,通常帶有不成熟或過熟的咖啡豆,售價也相當低。此等級占肯亞咖啡年產量約7%

品種

肯亞咖啡品種:肯亞兩個品種特別吸引精品咖啡業者的注意:SL-28與SL-34。這是由斯科特實驗室(Scott Laboratories)的蓋伊.吉卜森(Guy Gibson)領導的研究計畫得出的40個實驗品種之二,不過這些品種容易得葉銹病。

波旁變種(SL-28)與(SL-34)一直是專家杯測喝奈若比拍賣會上的常勝軍。肯亞的莓香味出自這兩款豆——尤其是(SL-28)——是專家的共識。但他的風味雖好,產能抗病力卻不佳。

肯亞在發展對葉銹病具有抵抗力的品種上不遺餘力。

Ruiru11是第一個被肯亞咖啡委員會認可成功的品種,即便精品咖啡買家對此品種態度冷淡。近年來咖啡委員會推出另一個叫Batian的品種。品質似乎有所改進,眾人對其未來的杯測表現也持樂觀的態度。

04 | 烘焙分析

左手邊為肯亞SL28

第一支是來至涅裡(nyeri)產區、水洗處理法、品種是sl28、sl34。

分級是AA:

AA指的是生豆的顆粒大小:一般大小是不通過18號篩網(篩網孔洞為7.22mm)

烘焙過程如下:

烘焙機楊家600g半直火

入豆量300g、

回溫點:1分28、101.8°c

轉黃點:5分46、151.2°c

一爆:8分21、175.3°c

出爐:9分51、186.7°c

一爆密集出爐

烘焙程度:中淺焙

烘焙12小時後杯測:入口清新乾淨黑布林,油桃酸質,通透感較好,溫度降下來後酸質會夾帶玉米甜,整體非常清爽。

這支生豆硬度不是很高所以也是選擇中低的入豆溫,回溫點後再大火和風門開最大增加它的通透感,選擇的烘焙度也是偏淺。

從生豆外觀就可以很容易的看出AA和PB的區別,PB(peaberry):就是我們常說的小圓豆,一般一顆咖啡果都是有兩顆咖啡豆組成的,圓豆則是一顆咖啡果裡只有一顆豆子。

烘焙過程如下:

烘焙機楊家600g半直火

入豆量550g、

回溫點:1分38、102.0°c

轉黃點:5分11、151.6°c

一爆:8分00、179.9°c

出爐:10分10、189.3°c

一爆尾出爐

烘焙程度:淺中焙

烘焙12小時後杯測:入口強烈圓潤的櫻桃果肉酸質,豐富的酸甜多汁感,餘韻紅糖甜。

05 | 沖煮分析

推薦煮制方式:虹吸、手沖

研磨度:3.5(日本富士R440)

水溫:91°C

V60濾杯, 15克粉,水溫95度,研磨3.5,水粉比接近1:15

30克水悶蒸,悶蒸時間為30s

分段:注水到110ml 斷水,緩慢注水到225ml,

即 30-110-85

具體手沖【肯亞AA】卡羅歌托:15g粉,中細研磨(小富士鬼齒刀3.5研磨),v60濾杯,90-91度水溫,第一次注水30g水量,進行30s悶蒸,注入至110g水量斷水,等待粉床水量下至一半再注水,緩慢注水直至225g水量,尾段不要,水粉比1:15,萃取時間2:12。

其他滴濾式萃取建議:

法壓,建議3.5-4的研磨度/水溫90°C

愛樂壓,建議2.5研磨度,水溫88°C

虹吸:4研磨度,水溫91°C

免責聲明: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注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多數咖啡豆來自由小型生產者組成的共同合作社。

海拔:1450~1800米

採收期:10月~12月(主產季)、6月~8月(副產季)

品種:SL-28、SL-34、藍山、K7

TRANS-NZOIA、KEIYO&MARAKWET(寺蘭斯-恩佐亞&馬拉奎特)

TRANS-NZOIA、KEIYO&MARAKWET:這個位於肯亞西部的小型產區近年來開始有所發展。埃爾貢山提供了一定的海拔高度,多數咖啡來自莊園。咖啡種植通常是為了使原本僅有的玉米田或乳製品的農場變得更為多樣化

海拔:1500~1900米

採收期:10月~12月(主產季)、6月~8月(副產季)

品種:ruiru11、batian、SL-28、SL-34.

02 | 處理方式

【肯亞式72小時發酵水洗處理法】是發源於肯亞採取發酵後洗淨的迴圈重複處理法,採收當日後制,篩選最優質的櫻桃進行去皮、發酵,發酵時間為24小時,24小時後使用乾淨的河水洗淨。

接著,再度以乾淨河水發酵24小時,再洗淨,經過重複3次迴圈,達到72小時,因此稱為肯亞式72小時發酵水洗處理法,簡稱【K72】

肯亞咖啡豆水洗槽有高低兩層,其過程是:傍晚先將採收的咖啡果子剔除瑕疵品,去掉果皮後,然後將黏答答的帶殼豆,去掉大部分果膠,再入下層淨水池二度發酵,然後每隔數小時要更新迴圈水,以免滋生黴菌;再導入水洗溝渠,去掉殘餘果膠。

這麼耗工廢水,難怪肯亞咖啡的味道如此精緻細膩。

03 | 生豆分析

尼亞咖啡等級依咖啡豆的大小而分為七個等級,且依味道由上而下分為六個等級的規格。肯亞最好的咖啡等級是豆形漿果咖啡(PB),然後是AA++、AA+、AA、AB等等,依次排列。上等咖啡光澤鮮亮、味美可口且略帶酒香。在味道上“肯亞AA”尤其深受好評。

肯亞的生豆分級也是按照豆子的尺寸大小來分級的:

肯亞的咖啡最好的咖啡等級是豆形漿果咖啡(PB),然後是AA、AB等依次排序。

PB(PeaBerry)圓豆:這是針對小圓豆的分級。這是指咖啡果中僅長出一個果核,而非普遍的兩個果核

E:即"象豆",尺寸超大,產量相對較小

AA:這是較為常見的等級,咖啡豆尺寸較大,顆粒大小高於18目或7.22毫米。這類豆子通常可以獲得最高的價格。

AB:此等級咖啡豆是將A(顆粒大小為16目或6.80毫米)與B(顆粒大小為15目或6.20毫米)合併;占肯亞咖啡年產量約30%。

C:此分級低於AB級,在高品質咖啡中少見。

TT:更低的等級,多半包含從AA、AB與E級豆子中移除的小型豆。若以密度篩選,最輕的豆子通常為TT等級。

T:最低的等級,通常是由咖啡碎屑與殘破的豆子組成。

MH|ML:這兩個縮寫代表的是Mbuni Heavy 與Mbuni Light。Mbuni意思是經日曬處理的咖啡豆。這類豆子被認為品質較低,通常帶有不成熟或過熟的咖啡豆,售價也相當低。此等級占肯亞咖啡年產量約7%

品種

肯亞咖啡品種:肯亞兩個品種特別吸引精品咖啡業者的注意:SL-28與SL-34。這是由斯科特實驗室(Scott Laboratories)的蓋伊.吉卜森(Guy Gibson)領導的研究計畫得出的40個實驗品種之二,不過這些品種容易得葉銹病。

波旁變種(SL-28)與(SL-34)一直是專家杯測喝奈若比拍賣會上的常勝軍。肯亞的莓香味出自這兩款豆——尤其是(SL-28)——是專家的共識。但他的風味雖好,產能抗病力卻不佳。

肯亞在發展對葉銹病具有抵抗力的品種上不遺餘力。

Ruiru11是第一個被肯亞咖啡委員會認可成功的品種,即便精品咖啡買家對此品種態度冷淡。近年來咖啡委員會推出另一個叫Batian的品種。品質似乎有所改進,眾人對其未來的杯測表現也持樂觀的態度。

04 | 烘焙分析

左手邊為肯亞SL28

第一支是來至涅裡(nyeri)產區、水洗處理法、品種是sl28、sl34。

分級是AA:

AA指的是生豆的顆粒大小:一般大小是不通過18號篩網(篩網孔洞為7.22mm)

烘焙過程如下:

烘焙機楊家600g半直火

入豆量300g、

回溫點:1分28、101.8°c

轉黃點:5分46、151.2°c

一爆:8分21、175.3°c

出爐:9分51、186.7°c

一爆密集出爐

烘焙程度:中淺焙

烘焙12小時後杯測:入口清新乾淨黑布林,油桃酸質,通透感較好,溫度降下來後酸質會夾帶玉米甜,整體非常清爽。

這支生豆硬度不是很高所以也是選擇中低的入豆溫,回溫點後再大火和風門開最大增加它的通透感,選擇的烘焙度也是偏淺。

從生豆外觀就可以很容易的看出AA和PB的區別,PB(peaberry):就是我們常說的小圓豆,一般一顆咖啡果都是有兩顆咖啡豆組成的,圓豆則是一顆咖啡果裡只有一顆豆子。

烘焙過程如下:

烘焙機楊家600g半直火

入豆量550g、

回溫點:1分38、102.0°c

轉黃點:5分11、151.6°c

一爆:8分00、179.9°c

出爐:10分10、189.3°c

一爆尾出爐

烘焙程度:淺中焙

烘焙12小時後杯測:入口強烈圓潤的櫻桃果肉酸質,豐富的酸甜多汁感,餘韻紅糖甜。

05 | 沖煮分析

推薦煮制方式:虹吸、手沖

研磨度:3.5(日本富士R440)

水溫:91°C

V60濾杯, 15克粉,水溫95度,研磨3.5,水粉比接近1:15

30克水悶蒸,悶蒸時間為30s

分段:注水到110ml 斷水,緩慢注水到225ml,

即 30-110-85

具體手沖【肯亞AA】卡羅歌托:15g粉,中細研磨(小富士鬼齒刀3.5研磨),v60濾杯,90-91度水溫,第一次注水30g水量,進行30s悶蒸,注入至110g水量斷水,等待粉床水量下至一半再注水,緩慢注水直至225g水量,尾段不要,水粉比1:15,萃取時間2:12。

其他滴濾式萃取建議:

法壓,建議3.5-4的研磨度/水溫90°C

愛樂壓,建議2.5研磨度,水溫88°C

虹吸:4研磨度,水溫91°C

免責聲明: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注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