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獨家|平鄉自行車踏上發展“風火輪”

如何讓自行車產業踏上發展的“風火輪”?初冬時節, 記者赴平鄉縣調研, 探訪這裡自行車產業轉型升級之路。

12月14日, 邢臺天富車業公司生產車間內,

質檢員正在檢查共用單車配件。

不久前, 在中國北方廣(州), 北有平鄉”。 平鄉縣一年內組織兩次自行車童車玩具博覽會。 2014年至今, 該縣已舉辦了八屆展會, 展覽面積從第一屆一個館1.6萬平方米擴展到第八屆A、B、C三個館4.2萬平方米, 國際標準展位由500個增加到1500個, 參展企業從300家增加到900多家, 累計吸引近百萬人參展、參觀, 交易額超400億元, 超越上海成為全國業內最大的展會。

“從展會名稱的變化也能看到轉型升級的脈絡。 ”該縣自行車協會黨組書記柴存亮說, 最開始叫平鄉自行車、童車展會, 第二屆便將“平鄉”加了括弧, 冠以“北方”, 再後來又加入了“玩具”, “這都是應客商建議和實際發展而做的改動。 現在外國客商都知道‘買童車去平鄉’,

平鄉展會已成全國童車、玩具市場價格‘風向標’。 ”

記者在邢臺友捷科技有限公司的烤漆車間看到, 一整套自動化的生產線, 全封閉空間內的機械手操作, 令人讚歎不已。 河北自行車研究院負責人張衡說, 通過搭建引才引智服務平臺, 一些國內先進流水線和工藝技術陸續進入平鄉投用或試用, 原來落後的手工噴漆、手工焊機、人工組裝工藝, 相繼被全自動焊接機、機器人、機械手等設備取代, 上百家規模企業全部建起研發隊伍。

園區是產業發展的第一平臺, 平鄉縣提出了“決戰園區、主攻工業”戰略構想。 他們提出建設河北省一流工業園區, 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快自行車產業園區建設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檔,

堅持政策向自行車產業發展傾斜。 目前園區已有178家企業入駐, 去年稅收達1.83億元, 特別是近年來, 依託園區和產業, 在全縣形成了56個手工業區, 3個電商片區, 帶領38個貧困村1.7萬貧困群眾走上了“千家萬戶手工業、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子。

近日, 工業和資訊化部公佈了第四批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工作組織實施單位和產業集群名單, “平鄉童車”榜上有名。 “縣裡正在抓緊制定落實品牌培育提升工作扶持政策, 設立1000萬元‘平鄉童車’品牌建設基金, 建立健全區域品牌培育激勵機制。 ”平鄉縣縣長賈芳說, 轉型升級只有進行時, 沒有完成時。 只有早點轉、加快轉, 才能在發展大潮中先人一步。

記者手記:小平鄉 大視野

此次平鄉行,

讓記者眼前一亮。

在天富車業, 記者看到, 生產流水線上一片忙碌, 主導產品除了共用單車, 還在開足馬力生產專供烏克蘭的多彩童車和專為印尼市場研發生產的花樣表演車, “印尼市場很大, 第一批就訂制了5萬輛。 ”總經理張茂田說。 在天順車業, 5000輛幼兒學步車啟運, 目的地是孟加拉。 生產部經理董貴新說, “兩年前我們率先在烏茲別克斯坦建廠, 現在正在著手在柬埔寨、印尼投建兩個分廠。 ”

積極“走出去”, 主動“引進來”, 小平鄉有了國際大視野。 企業家們不再滿足於小打小鬧, 積極在市場博弈中贏得最大的發展空間, 這讓他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當他們用國際化的眼光闖市場的時候, 不斷釋放出強烈的歷史擔當意識, 那就是在最短時間內,

用速度和激情沖在產業發展的前端, 從而贏得擁抱世界的黃金機遇。

“海到盡頭天作岸, 山登絕頂我為峰。 ”具備國際視野的企業經營者, 無疑會為平鄉自行車未來的發展注入更多可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