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回望轉戰路 逐夢新時代(吳堡篇)

吳堡篇 “陝北是個好地方!”

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公園效果圖

1948年3月21日, 毛澤東率領中央縱隊離開米脂楊家溝, 在綏德吉鎮、佳縣劉家坪各住一晚後,

於23日來到了轉戰陝北的最後一站——吳堡縣岔上鎮川口村。 在該村的園則塔渡口, 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東渡黃河, 離開居住了13年的陝北, 前往華北的西柏坡。

轉戰陝北畫上圓滿句號

正在建設的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公園

當年任岔上區水手工會指導員的川口村村民薛海玉, 曾親自掌舵把毛澤東等人送到黃河對岸。

據薛海玉介紹, 早在東渡10多天前, 自己就接到命令, 要準備些可靠的人員和船隻, 送首長過河。 很快, 一支100多人的解放軍部隊進駐了川口村。 薛海玉也專門安排了一隻最大最結實的船, 並找來14個人, 2人掌舵, 12人撐船。

1948年3月23日, 薛海玉見到首長時, 一看首長嘴唇下邊有一顆很大的痣, 其面貌和自己見過的毛主席畫像一模一樣, 才知道渡河的原來是毛主席, 不由得驚喜萬分。

下午1時左右, 東渡開始。

臨上船前, 毛澤東同前來送行的吳堡縣委的同志們和鄉親們一一握手告別。 毛澤東深情地說:“我馬上就要過黃河了, 來不及向陝北的老鄉告別,

請你們轉達我對他們的問候。 ”

隨後, 毛澤東等人上了第一隻船, 周恩來、任弼時等人上了第二隻船, 陸定一、胡喬木在第三只船上。

望著滔滔黃河, 毛澤東說:“黃河真是一大天險啊……過去, 黃河沒有很好地得到利用, 今後, 應當利用黃河灌溉、發電、航運, 讓黃河為人民造福。 ”

渡船安全到達對岸的山西省臨縣磧口鎮高家塔村的河灘上, 毛澤東下了船, 回望陝北大地, 深情地說:“陝北是個好地方!”聽到這句話, 一旁的薛海玉自豪得熱淚盈眶。

毛澤東隨後又同船工們親切交談, 在瞭解到他們的生活十分困難後, 親自給他們批了360斤邊區糧票, 並緊握住他們的手說:“謝謝你們。 ”

據薛海玉回憶, 該處水大、浪高, 平時船根本靠不上岸, 凡上船裝貨,

不是靠人蹚水背扛, 就是得搭上幾塊木板。 令他感到驚奇的是, 3月23日這天, “河水竟然十分平穩, 浪也小多了, 河畔成了靠岸的好碼頭, 船直接就能靠岸。 大家當時就紛紛說, 這真是天助人願!”

1947年3月18日到1948年3月23日, 是毛澤東和黨中央在陝北度過的最後一年, 也是最富傳奇色彩的一年。 毛澤東曾說過:在延安的13年, 最讓他難忘的是轉戰陝北的一年。

途經延安、榆林兩個地區的寶塔、延川、清澗、綏德、子洲、子長、靖邊、安塞、橫山、米脂、佳縣、吳堡12個縣區, 行軍路過數百個村莊, 住過38個地方, 行程1000多公里……毛澤東和黨中央終於結束了一年零五天的艱苦轉戰, 離開陝北前往華北, 直接指揮全國的解放戰爭。

一年多後, 解放戰爭取得全面勝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渡口將成旅遊景區

川口村一角

為了紀念這一光輝的歷史片段, 上世紀70年代, 吳堡縣在當年毛主席東渡黃河的渡口邊豎立了紀念碑, 將其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8年, 該縣又重新修建了“毛主席東渡紀念碑”。 2005年7月, 該縣投資新建了“毛主席東渡紀念橋”。

今年,吳堡縣開始在該地建設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公園,總投資達1.3億元。公園將深入挖掘紅色旅遊文化內涵,新建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館、轉戰陝北文化長廊、東渡碼頭等建築。公園建成後占地104畝,是集觀光、休閒、科教、生態於一體的綜合旅遊景區。

目前,新的紀念碑以及碼頭等已建成,並將引入渡輪、快艇、木船、羊皮筏子等工具,讓遊客體驗毛主席當年東渡黃河的場景,感受曾經的渡口文化。公園還將40畝地用於建設房車、帳篷等高端體驗營,預計在明年5月向社會開放。

記者近日來到渡口時,只見一座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碑高高矗立,站在碑下眺望,河水浩浩蕩蕩,對岸的山巒嶙峋巍峨,一片蒼茫雄壯。正在修建的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公園已初具規模,公園內的文化長廊呈環狀走勢,木板鋪就的碼頭直直地伸向滾滾黃河。公園裡有一棵老柳樹,據吳堡縣政府一位工作人員稱,毛主席當年曾在樹下歇腳。

公園旁是連片的莊稼地。今年全線貫通的沿黃觀光路,在不遠處盤旋而去。

川口村村委會主任任彥榮告訴記者,沿黃觀光路的開通給村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紀念公園的建成,將大大提高村民的收入。任彥榮說,該村共有304戶940人,貧困戶有89戶314人,以種植業、養殖業、運輸業、勞務輸出為主,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為2800元。

“我們村由縣委書記王華包抓,扶貧力度很大,計畫明年所有貧困戶全部脫貧。”據任彥榮介紹,川口村基礎設施已經完善,水陸交通便利,通村道路硬化率達100%,通訊網路實現全覆蓋。目前,全村共有2個合作社和2個食品加工廠。

“12月3日又有投資商來考察,準備在紀念公園外劃一塊600畝的地讓我們村種胡蘿蔔。”任彥榮說,“明年我們村將以此新建一個村集體合作社,吸納全體村民入股,生產農副產品。”

任彥榮告訴記者,今年吳堡縣在川口附近的二磧舉行了黃河國際漂流公開賽,吸引了眾多遊客。賽後,很多遊客前來川口遊覽,最多時一天能有幾百人。“公園建成後肯定會帶來大量遊客,全村的收入也會提高。”任彥榮說。

目前,吳堡縣正在完善該公園的停車、住宿等服務。吳堡縣縣長高苗表示,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公園將成為整個沿黃觀光路上的亮點,既有現實意義,更有歷史意義,將激勵一代又一代吳堡人開拓奮進、不斷向前。

(記者:白亮 實習記者:羅曉蘭)

該縣投資新建了“毛主席東渡紀念橋”。

今年,吳堡縣開始在該地建設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公園,總投資達1.3億元。公園將深入挖掘紅色旅遊文化內涵,新建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館、轉戰陝北文化長廊、東渡碼頭等建築。公園建成後占地104畝,是集觀光、休閒、科教、生態於一體的綜合旅遊景區。

目前,新的紀念碑以及碼頭等已建成,並將引入渡輪、快艇、木船、羊皮筏子等工具,讓遊客體驗毛主席當年東渡黃河的場景,感受曾經的渡口文化。公園還將40畝地用於建設房車、帳篷等高端體驗營,預計在明年5月向社會開放。

記者近日來到渡口時,只見一座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碑高高矗立,站在碑下眺望,河水浩浩蕩蕩,對岸的山巒嶙峋巍峨,一片蒼茫雄壯。正在修建的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公園已初具規模,公園內的文化長廊呈環狀走勢,木板鋪就的碼頭直直地伸向滾滾黃河。公園裡有一棵老柳樹,據吳堡縣政府一位工作人員稱,毛主席當年曾在樹下歇腳。

公園旁是連片的莊稼地。今年全線貫通的沿黃觀光路,在不遠處盤旋而去。

川口村村委會主任任彥榮告訴記者,沿黃觀光路的開通給村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紀念公園的建成,將大大提高村民的收入。任彥榮說,該村共有304戶940人,貧困戶有89戶314人,以種植業、養殖業、運輸業、勞務輸出為主,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為2800元。

“我們村由縣委書記王華包抓,扶貧力度很大,計畫明年所有貧困戶全部脫貧。”據任彥榮介紹,川口村基礎設施已經完善,水陸交通便利,通村道路硬化率達100%,通訊網路實現全覆蓋。目前,全村共有2個合作社和2個食品加工廠。

“12月3日又有投資商來考察,準備在紀念公園外劃一塊600畝的地讓我們村種胡蘿蔔。”任彥榮說,“明年我們村將以此新建一個村集體合作社,吸納全體村民入股,生產農副產品。”

任彥榮告訴記者,今年吳堡縣在川口附近的二磧舉行了黃河國際漂流公開賽,吸引了眾多遊客。賽後,很多遊客前來川口遊覽,最多時一天能有幾百人。“公園建成後肯定會帶來大量遊客,全村的收入也會提高。”任彥榮說。

目前,吳堡縣正在完善該公園的停車、住宿等服務。吳堡縣縣長高苗表示,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公園將成為整個沿黃觀光路上的亮點,既有現實意義,更有歷史意義,將激勵一代又一代吳堡人開拓奮進、不斷向前。

(記者:白亮 實習記者:羅曉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