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諸葛亮絕對不是三國第一謀士?他背後還有四位高人幫他出謀劃策

三國演義中蜀國的軍師諸葛亮是位家喻戶曉的人物, 他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成了智慧的代表。

我們知道劉備半生顛沛流離, 寄人籬下, 關羽張飛雖說勇冠三軍, 可征戰半生卻寸土未得, 帳下無一人, 可堪稱智者。 他諸葛亮去了就是老大~

諸葛亮在27歲前還是一名布衣百姓, 27歲後諸葛亮“橫空出世”, 早已聞名天下的左將軍劉備親自登門拜訪、邀請他出山, 不瞭解底細的人或許會大吃一驚。 其後荊州出現變局, 劉備在諸葛亮的幫助下不僅一次次化險為夷, 而且在荊州立住了腳, 開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草船借箭、借東風火燒赤壁、空城計等經典故事一直流傳民間, 諸葛亮像神一般的存在, 但是《三國演義》多少有點“演義”的成分在裡, 現實中, 諸葛亮真的真麼厲害嗎?

答案可能讓你們失望了, 因為諸葛亮“封神”的背後少不了他只會的朋友圈人脈

一、徐庶

徐庶(生卒年不詳), 字元直, 原潁川郡(治今河南長葛市東)長社縣人。 三國時蜀漢人物, 後歸曹魏。 徐庶本名福, 寒門子弟, 早年為人報仇, 被同黨救出後改名徐庶, 求學於儒家學舍。

後中州兵起, 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 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人為友。 劉備屯駐新野時, 徐庶前往投奔, 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曹操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 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 進入曹營。 後來這件事被藝術加工, “身在曹營心在漢”、“徐庶進曹營, 一言不發”等被廣為流傳。 而徐庶也成為孝子的典範被稱讚。

某種程度上說徐庶是諸葛亮的“伯樂”

二、崔州平

崔州平與諸葛亮、徐元直等人為友, 在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時, 曾偶遇崔州平, 最初還沒見到諸葛亮本人的劉備看到崔州平時, 見崔州平氣宇軒昂、飄逸瀟灑, 更是一副懷有大智慧的模樣, 竟誤把崔州平當成了諸葛亮, 後來才知自己認錯了。 人常說肚子裡有東西了你的氣質也就自然跟著上去了, 若是崔州平沒有才華, 再怎麼裝也裝不出來疑似諸葛亮那般有智慧的人, 更不會讓劉備認錯。

劉備也曾力邀崔州平出山,助自己一臂之力,但是崔州平和劉備的一段對話。崔州平說:“順天者安逸,逆天者徒勞,天命如何,人力不可強求”

再進一步來說崔州平之所以不出山,是因為他早已經知道劉備復興漢室是在逆天而行,就算他用盡了全部力氣,終究也只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

雖然崔州平對劉備的“逆天計畫”並不感興趣,但是在諸葛亮的前期,他為兄為友,給了諸葛亮很多啟迪。

三、董和

東漢末年,董和率家族西遷。在劉璋手下相繼擔任牛鞞、江原縣長及成都縣令,任內以身作則,改善了崇尚奢華的風氣。後遷任益州太守,與少數民族相處融洽,深得他們的愛戴。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攻取益州,命董和為掌軍中郎將,與諸葛亮共同主持自己府內的事務。

四、胡濟

《三國志》中記載:“胡濟,初為丞相亮主簿,有忠藎之效,故見褒述”。

胡濟,他其實算不上一名謀士。胡濟曾任昭武中郎將、前將軍,出督漢中,又轉任鎮西大將軍,官至右驃騎將軍,為蜀漢後期的重要將領。但是從他曾任諸葛亮主薄,並多獻良策來看,他也是諸葛亮成功背後的高人。

看來,“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古諺語還是不夠準確。三個臭皮匠不一定能頂上個諸葛亮,因為,我們大家都忽略了諸葛亮背後,隱藏著的這四位高手。

劉備也曾力邀崔州平出山,助自己一臂之力,但是崔州平和劉備的一段對話。崔州平說:“順天者安逸,逆天者徒勞,天命如何,人力不可強求”

再進一步來說崔州平之所以不出山,是因為他早已經知道劉備復興漢室是在逆天而行,就算他用盡了全部力氣,終究也只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

雖然崔州平對劉備的“逆天計畫”並不感興趣,但是在諸葛亮的前期,他為兄為友,給了諸葛亮很多啟迪。

三、董和

東漢末年,董和率家族西遷。在劉璋手下相繼擔任牛鞞、江原縣長及成都縣令,任內以身作則,改善了崇尚奢華的風氣。後遷任益州太守,與少數民族相處融洽,深得他們的愛戴。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攻取益州,命董和為掌軍中郎將,與諸葛亮共同主持自己府內的事務。

四、胡濟

《三國志》中記載:“胡濟,初為丞相亮主簿,有忠藎之效,故見褒述”。

胡濟,他其實算不上一名謀士。胡濟曾任昭武中郎將、前將軍,出督漢中,又轉任鎮西大將軍,官至右驃騎將軍,為蜀漢後期的重要將領。但是從他曾任諸葛亮主薄,並多獻良策來看,他也是諸葛亮成功背後的高人。

看來,“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古諺語還是不夠準確。三個臭皮匠不一定能頂上個諸葛亮,因為,我們大家都忽略了諸葛亮背後,隱藏著的這四位高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