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1998元的良心,阿思翠 Lyra Collection限量旗艦版平頭塞評測

Astrotec阿思翠算是國產HIFI品牌裡的最活躍分子之一了,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在人們覺得國產HIFI難成氣候的時候, 阿思翠都會攜帶新品出來搞事。

個人聽阿思翠的HIFI耳機其實並不多, AM800和AM850是我沒錯過的, 總的說來給我的印象是人群定位准, 性價比高, 對我國喜歡HIFI的朋友來說, 阿思翠是比較接地氣的。

說這個話的意思其實也很明白, 怕有人說阿思翠聽不了大編制什麼的, 阿思翠確實沒打算給用戶聽這個, 準確的來說是讓喜歡聽歌的人能夠更好的聽歌, 大眾肯定是流行為主。

這款Lyra Collection限量珍藏版算是阿思翠最貴的耳機之一了,

反正從9月份上市的時候貨源一直很緊張, 感謝極果給予此次試聽機會!

一、開箱部分體驗

先來一個外包裝展示, 其實看不出來多麼的高大上, 正面連耳機腔體都沒給, 這設計也是夠含蓄的。

全家福展示:說明書、保修卡、銘牌、收納盒、耳機、航空轉接頭、耳掛、耳塞套、耳翅, 數起來還不少;基本上配了轉接頭的售價都不低。

二、產品部分講解

耳機腔體方面, 阿思翠在Lyra Collection身上花了心思, 腔體後蓋有點特別, 看上去像海綿的表面, 其實是很多細小的像迷宮一樣的纖維細孔, 這個工藝有點難度, 它是由高密度銅球壓鑄而成, 官方的說法是過濾雜音, 同時抑制聲波在腔體內所產生的折射, 下文有交代。

作為平頭塞, 是有天生的親和力的, 如果你身邊有很多並非HIFI燒友, 你會發下他們選耳機大多數都會選擇平頭塞, 相反入耳反而最不受歡迎。 阿思翠Lyra Collection的做工還行, 在正面有一圈黑色的非金屬包裹, 想必是為了塞到耳道更親膚, 不過大冬天的還是很冰, 所以官方贈送的耳塞套可以派上用場。

平頭塞的另一個好處是腔體即使長一些也沒事, 阿思翠Lyra Collection雖然只有15mm的動圈單元, 腔體還是有些大;

細節方面倒也沒太多可說的,腔體表層的藍色和黑色搭配比較合適,而且也沒看到毛刺;有點彆扭的是導線出來的位置是腔體外側橫出的,所以佩戴的時候會有點不習慣。

線材是我個人不大喜歡的,雖然這種6N單晶銅和鍍銀組成的8股銅在聲音傳輸上損耗確實很低,不過也因此偏粗,佩戴時如果在身上擦來擦去會引發聽診器效應,另一個好處則是它沒什麼彈性,收納比較方便,官方還配置了一個很精緻的皮扣。

三段式的3.5mm金屬插頭做的還不錯,防拉扯的設計很明顯;

三、佩戴感展示

官方一共展示了三種佩戴方法,第一種是加耳翅,這種佩戴設計是在藍牙耳機上最常見的, 不過我不怎麼喜歡耳翅擱在耳廓裡的感覺,而且阿思翠Lyra Collection本身作為平頭塞就可以直接佩戴的。

第二種則是直接佩戴了,它的好處就是掛上即可,因為腔體略顯大,所以穩固性並不是最高的;

第三種是最好的,繞耳式,不論穩固性還是隔音效果還是佩戴美感,個人覺得都是最好的,但是瑕疵出現在剛開始佩戴Lyra Collection有點不大習慣,因為它導線出來的位置讓你怎麼拿都有點彆扭,當然只能熟悉成自然了。

四、個人主觀聽感分享

這款Lyra Collection作為阿思翠的珍藏版,一共出了32歐姆和150歐姆兩個版本,其實想想也正常,畢竟是有著不錯顏值的平頭塞,手機黨直推這個龐大的人群一定得照顧,所以150歐姆的順理成章是為HIFI燒友準備的,為此我將用三款目前的新品播放機作為前端進行試聽。

HIDIZS AP200+阿思翠Lyra Collection

HIDIZS AP200是一款安卓播放機,它擁有近乎手機的作業系統,但是作為HiFi播放機,它擁有獨立有源雙晶振配置,同時支援原生DSD硬解,硬體設定可圈可點。

不過為了讓更多人能夠直觀感受, 我選擇的音源基本都是在酷我下載的無損或者近似無損的音源,理論上還不算完美的音源,各位請注意。

用AP200搭載Lyra Collection時,低頻展現出的能量並不強勁,最大的特點是彈性好,器樂分離度高,聽《蘭州,蘭州》這樣的偏搖滾的時候低頻並不過癮,而且有點太乾淨;於是我改換更為搖滾的《14 years》來聽,果不然低頻依舊談不上勁爆,下潛雖有一定深度,但是量感並不集中,只好換民謠類聽。聽尼爾楊的《Heart of Gold》時,雖然低頻不強勁,但符合尼爾楊這種偏民謠的調調,出色的彈性和清澈的器樂分離感讓低頻有些久聽不耐的舒適感,聽流行也沒問題,就是別指望有那種低頻的震撼。

人聲部分聽早期的王傑擁有明顯的甜潤,飽滿度則欠一分,好在位置比較居中,而且偏柔和,感覺Lyra Collection是比較難推的,或者說我煲機時間還太短,目前僅煲機差不多60小時。

高頻上Lyra Collection給我並無驚喜,若非要說一個驚喜,那就是大氣,屬於那種放任自如的,糊的時候會糊,延伸感一般,有一定的通透感,細節也有不少,整體上沒興奮。比較滿意的是聲場定位還行,不像平頭塞給人的那般局限,橫向聲場確實有不錯的表現,推薦聽逼哥的《你離開了南京,從此沒有人和我說話》,小提琴和鋼琴的層次感、方位感一目了然。

凱音N5二代+阿思翠Lyra Collection

作為國產HIFI播放機裡的中堅力量,凱音這款N5二代同樣是一款安卓播放機,和HIDIZS一樣擁有出色的交互,硬體設定上同時還擁有一顆解碼晶片兩顆運算晶片和三顆獨立有源晶振,同時還支持平衡口輸出。

搭配凱音 N5二代的Lyra Collection在低頻上顯得要強勁一些,下潛更深,速度還不慢,器樂分離感依然出色,彈性亦不錯,聽槍花的搖滾樂也能有幾分感覺。

人聲部分位置保持的不錯,解析力不差,就是音染略顯明顯,有些偏冷,飽滿度還差那麼一點點,聽李宗盛可以感受他的醇厚、深情,換氣、咬字的細節也足夠好,但缺一種成熟的味道,通俗的講就是太乾淨了,聽比李宗盛音色剛細那麼一點點的逼哥就很不錯,女聲當然更沒問題。

凱音N5二代的高頻給了我不少驚喜,有不錯的延伸感和亮度,在逼哥的《你離開了南京,在沒有人和我說話》裡鋼琴的顆粒感很明顯,清澈的音色中和了小提琴的沙啞,雖然有所失真,但是聽起來別有風味。除此之外,聲場的層次感更加明顯了,唯獨讓我遺憾的是動態不夠出色,讓我覺得是後期調音太多,有意而為之。

學林IHIFI1969+阿思翠Lyra Collection

學林IHIFI1969和上述兩款播放機不同,它是難得一見的純甲類電晶體播放機,在配置上擁有極為珍貴的AKM解碼晶片和IME運放晶片,而且其推力也是這三款播放機裡最大的。

低頻方面我開始聽的也是槍花的《14 Years》,很不錯的下潛深度和速度很容易給人強勁的感覺,而且凝聚力也比較好,彈性則沒前面兩款播放機那樣凸出,好在不錯的器樂分離度讓我對阿思翠Lyra Collection低頻有些好感。即使聽尼爾楊的民謠搖滾,寬鬆的低頻依然得到不錯的展現。

人聲方面阿思翠Lyra Collection有一套,位置可以在三款播放機上保持不變,在學林1969上的結象更為清晰,細節上三款播放機表現的半斤八兩,稱不上極致,可以說是節制,依舊是李宗盛的《山丘》,偏冷的跡象少了那麼幾絲,變聲、換氣、咬字都聽的出來,但這不算什麼,我覺得好的是線條感,隨著副歌轉主歌,李宗盛的聲音有著明顯的循序漸進的變化,那感覺沒有現場的震撼,卻很養耳。

鑒於學林IHIFI1969的特殊性,我特地挑了萬青的《殺死那個石家莊人》這種樂器比較多的來聽高頻。在主歌部分各種樂器一起上的時候,它的高頻還是會糊,但是它的延展性和動態表現更好了,亮度沒明顯的區別,不過小號製造出的高音毛刺控制的可以,而且整體的通透感可以保證,我甚至覺得隨著煲機的深入,Lyra Collection的三頻可以更加均衡。

聲場方面,作為平頭塞Lyra Collection在廣度上確實難有作為,不過搭配學林IHIFI1969時可以感受到橫向和縱向的聲場,缺陷還是我在第一次聽學林IHIFI1969時的感覺,聲場不夠厚,可即使在複雜的樂器表現裡,阿思翠Lyra Collection還是表現出很出色的器樂分離感,這一點足以讓它在民謠啊流行樂裡大展身手。

五、整體總結

鑒於時間有限,並沒有給Lyra Collection充分的煲機,在試聽過程中也感受到聲音上細微的變化,這個可作為各位參考我個人聽感的一個因素。

這兩年HIFI圈內的平頭塞很少有作為主角的,不過從我關注這款阿思翠Lyra Collection上市來的情況,加上它對粉絲的精心培育,Lyra Collection還有著不錯的口碑,在我試聽以後,它是不是主角並不重要,重要的是1998元的擁有不錯的性價比。

個人總結如下:

1、做工中上乘,設計感一般,僅有一種的藍色有些保守,估計是為了確定珍藏版的地位,不過線材美觀度有限,還達不到我心目中的珍藏版的標準;

2、佩戴感很好,三種佩戴感都很不錯,比各種入耳式好太多;

3、聲音素質對得起1998元的售價,有點難推,要煲機,低頻在三頻裡略弱,人聲有音染,但調音不錯,偏流行味,但也耐聽,沒有明顯的媚俗;高頻有潛力、節制,反正不用聽大編制。

4、配件方面, 收納盒雖然做工很不錯,但是顏色太不上檔次,建議還是換個皮質的更好。

細節方面倒也沒太多可說的,腔體表層的藍色和黑色搭配比較合適,而且也沒看到毛刺;有點彆扭的是導線出來的位置是腔體外側橫出的,所以佩戴的時候會有點不習慣。

線材是我個人不大喜歡的,雖然這種6N單晶銅和鍍銀組成的8股銅在聲音傳輸上損耗確實很低,不過也因此偏粗,佩戴時如果在身上擦來擦去會引發聽診器效應,另一個好處則是它沒什麼彈性,收納比較方便,官方還配置了一個很精緻的皮扣。

三段式的3.5mm金屬插頭做的還不錯,防拉扯的設計很明顯;

三、佩戴感展示

官方一共展示了三種佩戴方法,第一種是加耳翅,這種佩戴設計是在藍牙耳機上最常見的, 不過我不怎麼喜歡耳翅擱在耳廓裡的感覺,而且阿思翠Lyra Collection本身作為平頭塞就可以直接佩戴的。

第二種則是直接佩戴了,它的好處就是掛上即可,因為腔體略顯大,所以穩固性並不是最高的;

第三種是最好的,繞耳式,不論穩固性還是隔音效果還是佩戴美感,個人覺得都是最好的,但是瑕疵出現在剛開始佩戴Lyra Collection有點不大習慣,因為它導線出來的位置讓你怎麼拿都有點彆扭,當然只能熟悉成自然了。

四、個人主觀聽感分享

這款Lyra Collection作為阿思翠的珍藏版,一共出了32歐姆和150歐姆兩個版本,其實想想也正常,畢竟是有著不錯顏值的平頭塞,手機黨直推這個龐大的人群一定得照顧,所以150歐姆的順理成章是為HIFI燒友準備的,為此我將用三款目前的新品播放機作為前端進行試聽。

HIDIZS AP200+阿思翠Lyra Collection

HIDIZS AP200是一款安卓播放機,它擁有近乎手機的作業系統,但是作為HiFi播放機,它擁有獨立有源雙晶振配置,同時支援原生DSD硬解,硬體設定可圈可點。

不過為了讓更多人能夠直觀感受, 我選擇的音源基本都是在酷我下載的無損或者近似無損的音源,理論上還不算完美的音源,各位請注意。

用AP200搭載Lyra Collection時,低頻展現出的能量並不強勁,最大的特點是彈性好,器樂分離度高,聽《蘭州,蘭州》這樣的偏搖滾的時候低頻並不過癮,而且有點太乾淨;於是我改換更為搖滾的《14 years》來聽,果不然低頻依舊談不上勁爆,下潛雖有一定深度,但是量感並不集中,只好換民謠類聽。聽尼爾楊的《Heart of Gold》時,雖然低頻不強勁,但符合尼爾楊這種偏民謠的調調,出色的彈性和清澈的器樂分離感讓低頻有些久聽不耐的舒適感,聽流行也沒問題,就是別指望有那種低頻的震撼。

人聲部分聽早期的王傑擁有明顯的甜潤,飽滿度則欠一分,好在位置比較居中,而且偏柔和,感覺Lyra Collection是比較難推的,或者說我煲機時間還太短,目前僅煲機差不多60小時。

高頻上Lyra Collection給我並無驚喜,若非要說一個驚喜,那就是大氣,屬於那種放任自如的,糊的時候會糊,延伸感一般,有一定的通透感,細節也有不少,整體上沒興奮。比較滿意的是聲場定位還行,不像平頭塞給人的那般局限,橫向聲場確實有不錯的表現,推薦聽逼哥的《你離開了南京,從此沒有人和我說話》,小提琴和鋼琴的層次感、方位感一目了然。

凱音N5二代+阿思翠Lyra Collection

作為國產HIFI播放機裡的中堅力量,凱音這款N5二代同樣是一款安卓播放機,和HIDIZS一樣擁有出色的交互,硬體設定上同時還擁有一顆解碼晶片兩顆運算晶片和三顆獨立有源晶振,同時還支持平衡口輸出。

搭配凱音 N5二代的Lyra Collection在低頻上顯得要強勁一些,下潛更深,速度還不慢,器樂分離感依然出色,彈性亦不錯,聽槍花的搖滾樂也能有幾分感覺。

人聲部分位置保持的不錯,解析力不差,就是音染略顯明顯,有些偏冷,飽滿度還差那麼一點點,聽李宗盛可以感受他的醇厚、深情,換氣、咬字的細節也足夠好,但缺一種成熟的味道,通俗的講就是太乾淨了,聽比李宗盛音色剛細那麼一點點的逼哥就很不錯,女聲當然更沒問題。

凱音N5二代的高頻給了我不少驚喜,有不錯的延伸感和亮度,在逼哥的《你離開了南京,在沒有人和我說話》裡鋼琴的顆粒感很明顯,清澈的音色中和了小提琴的沙啞,雖然有所失真,但是聽起來別有風味。除此之外,聲場的層次感更加明顯了,唯獨讓我遺憾的是動態不夠出色,讓我覺得是後期調音太多,有意而為之。

學林IHIFI1969+阿思翠Lyra Collection

學林IHIFI1969和上述兩款播放機不同,它是難得一見的純甲類電晶體播放機,在配置上擁有極為珍貴的AKM解碼晶片和IME運放晶片,而且其推力也是這三款播放機裡最大的。

低頻方面我開始聽的也是槍花的《14 Years》,很不錯的下潛深度和速度很容易給人強勁的感覺,而且凝聚力也比較好,彈性則沒前面兩款播放機那樣凸出,好在不錯的器樂分離度讓我對阿思翠Lyra Collection低頻有些好感。即使聽尼爾楊的民謠搖滾,寬鬆的低頻依然得到不錯的展現。

人聲方面阿思翠Lyra Collection有一套,位置可以在三款播放機上保持不變,在學林1969上的結象更為清晰,細節上三款播放機表現的半斤八兩,稱不上極致,可以說是節制,依舊是李宗盛的《山丘》,偏冷的跡象少了那麼幾絲,變聲、換氣、咬字都聽的出來,但這不算什麼,我覺得好的是線條感,隨著副歌轉主歌,李宗盛的聲音有著明顯的循序漸進的變化,那感覺沒有現場的震撼,卻很養耳。

鑒於學林IHIFI1969的特殊性,我特地挑了萬青的《殺死那個石家莊人》這種樂器比較多的來聽高頻。在主歌部分各種樂器一起上的時候,它的高頻還是會糊,但是它的延展性和動態表現更好了,亮度沒明顯的區別,不過小號製造出的高音毛刺控制的可以,而且整體的通透感可以保證,我甚至覺得隨著煲機的深入,Lyra Collection的三頻可以更加均衡。

聲場方面,作為平頭塞Lyra Collection在廣度上確實難有作為,不過搭配學林IHIFI1969時可以感受到橫向和縱向的聲場,缺陷還是我在第一次聽學林IHIFI1969時的感覺,聲場不夠厚,可即使在複雜的樂器表現裡,阿思翠Lyra Collection還是表現出很出色的器樂分離感,這一點足以讓它在民謠啊流行樂裡大展身手。

五、整體總結

鑒於時間有限,並沒有給Lyra Collection充分的煲機,在試聽過程中也感受到聲音上細微的變化,這個可作為各位參考我個人聽感的一個因素。

這兩年HIFI圈內的平頭塞很少有作為主角的,不過從我關注這款阿思翠Lyra Collection上市來的情況,加上它對粉絲的精心培育,Lyra Collection還有著不錯的口碑,在我試聽以後,它是不是主角並不重要,重要的是1998元的擁有不錯的性價比。

個人總結如下:

1、做工中上乘,設計感一般,僅有一種的藍色有些保守,估計是為了確定珍藏版的地位,不過線材美觀度有限,還達不到我心目中的珍藏版的標準;

2、佩戴感很好,三種佩戴感都很不錯,比各種入耳式好太多;

3、聲音素質對得起1998元的售價,有點難推,要煲機,低頻在三頻裡略弱,人聲有音染,但調音不錯,偏流行味,但也耐聽,沒有明顯的媚俗;高頻有潛力、節制,反正不用聽大編制。

4、配件方面, 收納盒雖然做工很不錯,但是顏色太不上檔次,建議還是換個皮質的更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