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幹活最多但把同事都得罪了,缺陷很明顯,不改變幹再多活都沒用

你有沒有遇到這種令人惱火的情況?

你單位裡有個非常滑頭的同事, 老油條, 遇到活就推給你。 活本來是領導分配給他的, 他想著法子的推諉給你。

而且, 他也不是你上級, 就是你普通同事。 至多是資歷比你老點而已。

這還不說, 一般的活也就算了。 你慢慢發現, 只要是他推諉給你的活, 都是有風險的, 需要承擔責任的。 說實話, 他這麼做, 已經不是耍滑偷懶的事了, 簡直有點那個了!

而且, 他看你稍微有點拒絕, 他居然就到領導面前說你不是, 而且拉著領導的大旗, 用領導的名義壓著你必須把他的活接下來。

遇到這樣的油條, 可真夠鬧心。

再小的單位, 也是一個複雜的社會。 再少的同事, 你也會見識大千世界。

你一定要不緊不慢。 是你本職的活, 當然要抓緊幹, 因為這是職業道德, 是你的份內職責。 那些推諉過來的, 不能著急, 不緊不慢。

首先不能急性子。 在單位裡最忌諱急性子。 比如, 看到這不是自己的活, 看到老油條又打你主意, 想把活推諉給你了, 這個時候有的人會非常氣憤、著急。 一著急, 就會說傷和氣的話。 這個是沒必要的。

工作是工作, 和氣是和氣。 不能活沒幹, 先傷了和氣。

有些人太喜歡分工明確,

把話說清楚。 遇到別人讓他幹活, 一下子就急了, 跳起來了, 就一定要話說清楚, 爭辯這不是自己的活。 這也沒必要。 是不是自己的活, 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

自己有自己的分工, 所以自己手頭事情忙著呢, 可以告訴對方, 現在手頭很忙, 一直要忙到月底, 等空下來會通知他去幫忙的, 如果他確實等得起的話。 這不是說假話, 如果果真自己閑下來, 可以幫忙搭個手。 如果自己分工的事情還忙不過來呢, 那就另說了。

但是, 同事之間, 不用說著急的話、傷和氣的話。

太多的人, 只顧埋頭幹活, 忽略和領導的彙報、交流。

你不去向領導彙報交流, 別人就向領導彙報交流, 反正領導的時間就那麼多, 你不去, 他去。

通過和領導適當的回彙報、交流, 讓領導瞭解你的工作, 瞭解你的工作狀態和節奏, 瞭解你的工作成果, 這樣對你開展工作會創造更好的條件與環境。 至少, 不會出現, 讓別人拉著領導的大旗和名氣, 把活推給你的被動。

領導和下屬之間, 也會出現資訊不對稱。 你在辦公室整天吭哧吭哧加班,

累得像頭驢一樣, 有的時候領導未必完全瞭解到。 適當的彙報、交流可以減少資訊不對稱。

年輕人, 往往急於出工作成績, 表現自己, 這個可以理解。 年輕人積極、追求上進, 值得鼓勵。 但在一個單位, 如果大家都能感覺到一個人太渴望領導肯定和希望出人頭地了, 那別人可能就會都把活推給他。

反正他不是要著急表現嗎?把活給他好了。有些人會這麼想。

人幹工作的最佳狀態當然是有激情,但也要心平氣和。尤其,不能把職場當成戰場、賽場,給同事過大的競爭壓力。

最近,我通常利用午後時光在冬日溫暖的陽光下閱讀一會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方面的書,包括王陽明先生的一些書,我發現“中庸”這個概念比西方經濟學、自然科學裡的“均衡”更有文化味道。

人的工作能力、幹工作是一回事,理解和處理人際與社會關係,是另外一回事。

那別人可能就會都把活推給他。

反正他不是要著急表現嗎?把活給他好了。有些人會這麼想。

人幹工作的最佳狀態當然是有激情,但也要心平氣和。尤其,不能把職場當成戰場、賽場,給同事過大的競爭壓力。

最近,我通常利用午後時光在冬日溫暖的陽光下閱讀一會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方面的書,包括王陽明先生的一些書,我發現“中庸”這個概念比西方經濟學、自然科學裡的“均衡”更有文化味道。

人的工作能力、幹工作是一回事,理解和處理人際與社會關係,是另外一回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