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開著它像在飾演駭客帝國 試駕體驗WEY全系車型

從沒有一個汽車品牌像WEY一樣在設立之初就陷入如此巨大的爭議, 兩派觀點分歧之劇烈甚至堪比美國東西海岸的嘻哈文化。 一派認為長城WEY作為中國首個豪華SUV品牌, 無論是豪華性還是性價比都無以復加。 另一派又認為WEY旗下車型過於浮誇的造型和並不完善的車輛匹配有趕鴨子上架坑害消費者的嫌疑。 作為一名理性的汽車媒體工作者, 我既不引導你愛上WEY, 也不引導你討厭WEY, 而是將我體驗的WEY旗下車型的感受如實的告訴你, 告訴你它們目前的產品力是怎樣的存在, 那麼如題所示, 它們哥兩真的是開起來很酷的車型。

VV5配備的發動機相比VV7而言, 極限功率上要低了27kW, 不過這並不影響VV5的動力表現更好。 首先VV5比起VV7幾乎要輕了300kg的整備品質, 這可不是一星半點的優勢, 城市內起步, 包括高速的在加速能力, VV5都要比起好上不少。 加之VV5的4C20NT系列發動機增加的電子渦輪控制技術, 在1000rpm就能釋放200Nm的扭矩, 所以整體開下來, VV5的動力表現十分輕快。

相比於早期VV7不甚理想的變速箱調教, VV5進行了針對性的優化。 首先VV5的換擋速度相對比VV7要更加快速, 邏輯也要更加清晰。 例如, 在我地板油尋求動力輸出時, 這時候VV5並不會像VV7一樣隨著轉速的提升而升擋, 而是能夠明確的理解駕駛員的意圖繼續保持當前擋位元, 當速度持續穩定後, 再積極升擋。 整體的邏輯和燃油經濟性的表現都大有改觀。 駕駛模式選擇這項功能, 標準模式和Eco經濟模式的邏輯很像, 變速箱會在2000rpm前積極升擋, 油門也特別沉緩, 相對來說運動模式比較接近一般車輛普通模式的感覺。

無論在WEY品牌身上有太多的爭議,我都絲毫不掩飾對VV5在豪華行駛質感上的讚美,也許它不是一款開起來很有運動感的SUV,但它身上的行駛質感有中國品牌少有的高級感,對路面的大小震動過濾的十分到位,但並不是單純的依賴懸掛的柔軟,這就是長城近年來造車水準精進的例證。

由於WEY品牌這兩款車型都已經不屬於新車型了,我們早期就對它進行了實拍和試駕體驗,更多詳盡內容已在其中闡明,在此不做贅述。

如果說WEY VV5此前的動態表現褒貶不一的話還可以理解,但是內飾和外觀的豪華感上,這一點大家可是眾口一詞的好評。我們永遠不能脫離售價來討論車輛的產品特性,而環顧車市四周,想用最低15萬元的價格買到一台VV5這樣豪華感的車型,這種好事只在早晨和半夜的詐騙廣播中提到過,而VV5就已經付出了實踐,可以看到廠家將大筆的研發成本都投入在豪華氛圍的營造上。

VV7搭載的4C20A是長城目前旗下動力參數最棒的發動機,不過搭載在VV7上的動力表現也僅僅只能算得上夠用。畢竟近2000kg的整備品質可不是鬧著玩的。這倒給了VV7在動力感受上一個很好的豪華體驗,那就是對速度感的弱化。為什麼諸多豪華車,在動力輸出和普通品牌差不多的情況下,使用者不知不覺就開到了很高的時速了呢?沒錯,就算對速度的弱化。VV7s是我第一次在中國品牌車型上體會到這樣的感受。也許它加速確實不快,也沒有太多渦輪車型的爆發力。當我在以120km/h巡航時,周遭事物的感覺就是以往長城車型80km/h的既視感,此時體諒一下腳下的油門餘量我立刻心領神會,也許不疾不徐才是長城想給VV7所注入的DNA。

本次試駕的全部都是全新出廠的新車,通過和廠家證實目前已經更新了第二代的變速箱程式(TCU)。當我初上車起步就能明顯感覺到和老款邏輯標定的不同,曾經的那種遲疑、顧左右而言他的思考人生的現象完全不見了,雙離合變速箱低速蠕行無力的現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在高速部分的換擋邏輯上,廠家選擇了進一步追求平順性而放慢換擋速度的邏輯,這一點上在VV7這種更加偏向豪華定位的車型來說,是更加討巧的做法。

雖然中國市場是全世界最大豪華品牌消費地,但是中國人對豪華車的理解卻是幾乎於零。幾乎只認知幾個德國佬車型而當作是豪華品牌的全部顯得過於幼稚,VV7給我的感覺的豪華路線是更加接近傳統美式豪華的印象。通過龐大的車身和較大的自重,來對抗路面的坑洞。而在較好鋪裝路面上,這種重力作用又可以帶來天然的更好的貼地性,你可以不認這種質感叫做豪華,但我的責任在於告訴你,VV7就是這樣的車型。

經過一天對兩款車型的體驗,我更加清醒的認識到一個不變的真理,車這個東西一定要開了以後才知道。以前在沒有試駕之前對WEY的種種預設立場被逐一打破。也許WEY品牌無法讓每個人都愛上它,但如果你手頭預算有限,同時傾慕於豪華質感和氛圍的話,WEY VV5/VV7是你同價位不二的選擇。

無論在WEY品牌身上有太多的爭議,我都絲毫不掩飾對VV5在豪華行駛質感上的讚美,也許它不是一款開起來很有運動感的SUV,但它身上的行駛質感有中國品牌少有的高級感,對路面的大小震動過濾的十分到位,但並不是單純的依賴懸掛的柔軟,這就是長城近年來造車水準精進的例證。

由於WEY品牌這兩款車型都已經不屬於新車型了,我們早期就對它進行了實拍和試駕體驗,更多詳盡內容已在其中闡明,在此不做贅述。

如果說WEY VV5此前的動態表現褒貶不一的話還可以理解,但是內飾和外觀的豪華感上,這一點大家可是眾口一詞的好評。我們永遠不能脫離售價來討論車輛的產品特性,而環顧車市四周,想用最低15萬元的價格買到一台VV5這樣豪華感的車型,這種好事只在早晨和半夜的詐騙廣播中提到過,而VV5就已經付出了實踐,可以看到廠家將大筆的研發成本都投入在豪華氛圍的營造上。

VV7搭載的4C20A是長城目前旗下動力參數最棒的發動機,不過搭載在VV7上的動力表現也僅僅只能算得上夠用。畢竟近2000kg的整備品質可不是鬧著玩的。這倒給了VV7在動力感受上一個很好的豪華體驗,那就是對速度感的弱化。為什麼諸多豪華車,在動力輸出和普通品牌差不多的情況下,使用者不知不覺就開到了很高的時速了呢?沒錯,就算對速度的弱化。VV7s是我第一次在中國品牌車型上體會到這樣的感受。也許它加速確實不快,也沒有太多渦輪車型的爆發力。當我在以120km/h巡航時,周遭事物的感覺就是以往長城車型80km/h的既視感,此時體諒一下腳下的油門餘量我立刻心領神會,也許不疾不徐才是長城想給VV7所注入的DNA。

本次試駕的全部都是全新出廠的新車,通過和廠家證實目前已經更新了第二代的變速箱程式(TCU)。當我初上車起步就能明顯感覺到和老款邏輯標定的不同,曾經的那種遲疑、顧左右而言他的思考人生的現象完全不見了,雙離合變速箱低速蠕行無力的現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在高速部分的換擋邏輯上,廠家選擇了進一步追求平順性而放慢換擋速度的邏輯,這一點上在VV7這種更加偏向豪華定位的車型來說,是更加討巧的做法。

雖然中國市場是全世界最大豪華品牌消費地,但是中國人對豪華車的理解卻是幾乎於零。幾乎只認知幾個德國佬車型而當作是豪華品牌的全部顯得過於幼稚,VV7給我的感覺的豪華路線是更加接近傳統美式豪華的印象。通過龐大的車身和較大的自重,來對抗路面的坑洞。而在較好鋪裝路面上,這種重力作用又可以帶來天然的更好的貼地性,你可以不認這種質感叫做豪華,但我的責任在於告訴你,VV7就是這樣的車型。

經過一天對兩款車型的體驗,我更加清醒的認識到一個不變的真理,車這個東西一定要開了以後才知道。以前在沒有試駕之前對WEY的種種預設立場被逐一打破。也許WEY品牌無法讓每個人都愛上它,但如果你手頭預算有限,同時傾慕於豪華質感和氛圍的話,WEY VV5/VV7是你同價位不二的選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