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除了魏征,這個人也敢當面頂撞李世民,並救了兩條人命

“貞觀之治”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的頂峰, 其繁華程度一直為後世所傳頌。 這與掌舵人李世民的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是分不開的。

說到從諫如流, 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魏征。 據不完全統計, 在貞觀年間, 魏征上諫200餘次, 數十萬言, 皆直陳其過。

魏征死後, 太宗傷心地說:“夫以銅為鏡, 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 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 可以明得失。 魏征逝, 朕亡一鏡矣。 ”

當然, 也有人說, 唐太宗逢諫必納,

其實是搞形式主義。 因為他雖然接受了你的建議, 但在整改上卻幾乎沒有動作, 該吃吃該喝喝, 該修宮殿修宮殿。

但是, 大鵬下面說的這人這事可是實實在在執行了的, 要不就出人命了。 第一件事是這樣的:

有一天, 李世民下旨召見長孫無忌。 因為走得急, 長孫無忌沒有解下佩刀就進了東上合。

事情曝光後, 尚書右僕射封德彝認為監門校尉沒有發覺長孫無忌帶刀, 這是嚴重的失職, 應當處死;長孫無忌帶刀覲見, 可以掏錢贖罪。

這個判決建議送達到大理寺(也就是唐朝的最高檢)那裡後, 大理寺二當家的戴胄說:校尉與長孫無忌的罪相同, 咱們的法律條文上寫的明白啊!供奉皇帝的湯劑、飲食、舟船, 即使屬於失誤都是死罪。

如果皇上您念及長孫無忌的功勞, 想原諒您小舅子也是可以的。 但是, 在同一個案子裡一碗水得端平, 不能一邊從輕處罰長孫無忌, 一邊又要處死校尉, 這叫什麼事!

李世民一聽, 鬧事的來了, 但是咱得表示大度啊, 咱得從諫如流啊!於是就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朕怎麼能偏袒親戚!”於是, 下詔重新議罪。

封德彝堅持自己原來的看法, 李世民準備依從。 戴胄說:“不行, 校尉是因為長孫無忌的失誤而失誤, 依法應當從輕處理;倆人都是失誤, 不應該處死他一個人。 ”

在戴胄的堅持下, 最後長孫無忌與校尉都被免死。

除了這個校尉, 戴胄通過進諫還救過一個人。

貞觀元年正月, 朝廷大力選拔年輕幹部。 一些人趁機對自己的“三齡兩曆一身份”造假, 李世民知道後, 就下令他們自首, 主動交代問題, 要是被查出來就判死刑。

人嘛, 都有點僥倖心理, 誰都覺得自己能蒙混過關, 所以沒人願意自首。 後來, 在審核檔案的時候, 發現有人真的塗改檔案, 於是就判了死刑。

判決結果送到大理寺的以後,戴胄認為依法應當流放。李世民一聽就不高興了,說:“朕說不自首的人處以死刑,你現在卻說應當流放,這不是當著天下人的面,打我的臉嗎?”

戴胄據理力爭道:“陛下當時就下令殺死他,臣鞭長莫及。但是現在,案子是按正規流程走的,既然交到我們大理寺了,臣怎麼敢知法犯法呢?”

李世民說:“你只管自己守法,而讓我失信於天下,這怎麼行?”

戴胄說:“法律是向人宣揚的是大信,陛下因一時氣憤而要殺他是小信。陛下舍小信而存大信,正好取信於民啊!”

李世民一聽,有道理,於是就聽從了他戴胄的話,沒有處死那個偽造檔案的官員。

除了這兩件事,戴胄還多次冒犯聖上據理力爭,嚴格依照法律處理案件,受到了朝野內外的一致好評,後來還當上了宰相。

大鵬覺得,就是因為有這麼賢明的君主,這麼正直的諫臣,才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吧!

判決結果送到大理寺的以後,戴胄認為依法應當流放。李世民一聽就不高興了,說:“朕說不自首的人處以死刑,你現在卻說應當流放,這不是當著天下人的面,打我的臉嗎?”

戴胄據理力爭道:“陛下當時就下令殺死他,臣鞭長莫及。但是現在,案子是按正規流程走的,既然交到我們大理寺了,臣怎麼敢知法犯法呢?”

李世民說:“你只管自己守法,而讓我失信於天下,這怎麼行?”

戴胄說:“法律是向人宣揚的是大信,陛下因一時氣憤而要殺他是小信。陛下舍小信而存大信,正好取信於民啊!”

李世民一聽,有道理,於是就聽從了他戴胄的話,沒有處死那個偽造檔案的官員。

除了這兩件事,戴胄還多次冒犯聖上據理力爭,嚴格依照法律處理案件,受到了朝野內外的一致好評,後來還當上了宰相。

大鵬覺得,就是因為有這麼賢明的君主,這麼正直的諫臣,才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