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被稱為“地獄之門”的死亡鐵路馬拉松

如果人間真的存在地獄的話, 二戰期間的泰國北碧府(Kanchanaburi)應該就是其中的一個。

這地獄之門, 在1942年建造「死亡鐵路」的一刻被打開……

白骨鋪就的地獄, 每根枕木下面便是38條人命!

自二次大戰時日軍入侵泰國和緬甸後, 日軍決定建造一條鐵路作為戰線補給之用。 當中的主要工人來自盟軍、泰國以及緬甸等幾十萬戰俘。 因為地勢險峻, 天氣酷熱, 環境惡劣等種種因素, 當時的北碧是個人跡罕至的地方。 加上不可能的工程時間表, 不難想像日軍用什麼手段來奴役戰俘。

隨著工程進度的延誤, 戰俘每天被迫工作16小時。 睡眠, 休息, 食物, 衣服, 鞋子, 藥物等一切生活用品都變成了奢侈品, 每日陪伴著他們的只有絕望和一個個倒下的屍體。

這20個月的施工期一共喪生了九萬條人命。 估算下來每日都有大約130人死於意外, 虛脫, 饑餓或酷刑之下, 「死亡鐵路」也因此得名。

戰俘們都知道日本得到這鐵路之後, 將會擴大日軍的勢力, 令更多的人死於戰火之下。 另一方面矛盾的是, 他們知道要離開這個人間地獄的唯一方法就是儘快完成這條鐵路, 不然下場只有一個, 那就是死在這個無邊的地獄之中。

戰俘們每天都在國家大義和生死間的兩難困境中掙扎。

非同尋常的死亡鐵路中桂河橋半馬

鐵路上最著名的地點是桂河橋, 1957年奪得7項奧斯卡大獎的經典電影「桂河橋」(The Bridge over the River Kwai) 便是以此作為背景拍攝的, 桂河橋也因此部電影被大眾所知。

奔跑在桂河大橋的橋上, 看著美麗的桂河,

使人難以想像這裡發生過的悲慘故事, 只有安放在橋頭的美軍投下未爆炸的炸彈提示著我們當年那場慘烈的戰爭。 眼前桂河大橋在河面投下清晰的倒影, 寧靜而安詳。

有了這番歷史背景鋪墊下, 跑一趟桂河橋半馬真的是非同尋常的感受。

跟大部分的東南亞中小型賽事一樣, 這場賽事天未亮就開始起跑, 沿途大多是鄉嶺路段。 在這裡跑步不要奢望像歐美街頭的歡呼和民間的支援。 這裡幾乎沒有人煙, 偶爾路過的只不過一兩個僧人而已。

整個賽事的終點當然是跑過桂河橋。 大會工作人員會在路軌上鋪上地板, 讓數千人跑過整個臨時做成的賽道。這一段短短三百米的路程,幾乎每一個人都會拿出手機來拍照緬懷。

比賽最後兩公里是半馬/10K/6.5K的大匯合,就算是三車道的路面也出現左穿右插的場面,情況有點兒混亂,但還不至失去控制。

總的來說,如果你是快閃來跑這個比賽的話,不建議你來,反正東南亞有不少更好的選擇。但如果你是想尋找二戰的足跡,或者想來看一下這條死亡鐵路的話,旅遊之餘順道兒來跑這個賽事,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

注:原本的桂河橋已經於1945年被盟軍炸毀,現的桂河橋是于戰後重建的。

- END -

與你分享最新跑步資訊,

帶你感受跑步的無窮樂趣!

更多精彩,盡在【賽事追蹤】

讓數千人跑過整個臨時做成的賽道。這一段短短三百米的路程,幾乎每一個人都會拿出手機來拍照緬懷。

比賽最後兩公里是半馬/10K/6.5K的大匯合,就算是三車道的路面也出現左穿右插的場面,情況有點兒混亂,但還不至失去控制。

總的來說,如果你是快閃來跑這個比賽的話,不建議你來,反正東南亞有不少更好的選擇。但如果你是想尋找二戰的足跡,或者想來看一下這條死亡鐵路的話,旅遊之餘順道兒來跑這個賽事,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

注:原本的桂河橋已經於1945年被盟軍炸毀,現的桂河橋是于戰後重建的。

- END -

與你分享最新跑步資訊,

帶你感受跑步的無窮樂趣!

更多精彩,盡在【賽事追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