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投資型領導該怎麼帶隊伍?

文/初才富

領導分哪兩種?

行政權力型領導 vs 投資型領導

領導按含義有兩種:一種是名詞性的領導, 指行政職務其實質是權力性領導;另一種是動詞性的領導, 指率領並引導一個團隊, 完成投資回報並負責價值增值的人, 這樣的領導也稱投資型領導。 本書不研究行政權力型領導, 僅研究投資型領導。

雇員型領導 vs 投資型領導

領導按身份也有兩種:一種是雇員型領導, 另一種是投資型領導。 雇員型領導不是直接投資人, 而是靠智力管理企業的人, 即所謂的職業經理人。 這些人受雇於投資人, 為投資人打工,

代替投資人管理企業。 從利益的角度上說, 一般的非投資型職業經理人, 很難真正站在投資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 這個與人品無關, 與經歷有關。 這就好比讓一個根本沒炒過股票的人去管理怎麼炒股一樣, 因為沒有那種賠了心疼的概念, 實際上在現實中很難從投資人的心理出發, 真正替投資人管好企業。

作為非投資型的職業經理人, 必須完成從打工者向投資者轉變的過程。 實際上非常簡單, 企業根本不需要向雇員型領導畫餅許願, 拿幹好了給多少股份說事兒, 畢竟那些看不見也摸不著。 要檢驗職業經理人是不是真的對企業有信心、對自己有信心, 讓這個職業經理人多少投點資就行。 不在於投多少錢,

對企業有沒有信心, 對老闆怎麼看, 對自己的工作有沒有必勝的決心, 有沒有確保投資安全並實現投資回報的具體思路, 盡在點滴投資之中。

何為投資型領導?

舉個筆者本人培訓的案例, 供各位讀者品味什麼是投資型領導。 領導力不是講出來的, 是給個團隊實際幹出來的。 為此, 我在領導力的培訓時, 往往採取分組對抗的形式。 在對抗中, 讓學員親身感受什麼是領導力。 而每次在實際對抗之前, 我都會問一個問題, 誰有必勝的信心, 幾乎每個組都會吵吵自己能贏。 於是, 我跟著來一句, 對自己團隊有信心的, 全組每人掏錢, 不在多少, 但所在的團隊不能由一個人包辦, 必須人人出一樣的錢。 到了這會兒, 說話的就少了。

如果繼續追問, 很多人會問幹嗎非要交錢, 是不是賭博?在此, 我們一起分析一下, 從團隊的角度上說, 為什麼不敢交錢, 因為怕輸。 問題是一個從來就不想怎麼贏的團隊, 又怎麼可能贏!從另一個角度上說, 不敢交錢也從一個側面說明, 團隊成員彼此之間不信任;再換一個角度, 從組長的角度我問組長, 當大家把錢交到你的手上時, 說明了大家對你的信任, 作為組長你如何能對得起這份信任, 怎樣擔當這份信任, 你準備怎樣才能贏呢?多半是沒有回答的沉默, 或者是盲目的口號式假自信、真心虛。 希望這個在領導力培訓中, 筆者經常使用的技巧, 能夠幫助讀者體會什麼叫投資型領導及投資型領導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投資從某種角度是一種“賭博”,

但“賭”的是必勝的信念;“賭”的是贏的清晰思路和明確的贏的方法;“賭”的是帶隊伍的技巧;“賭”的是明知有人不認同, 但必須要做好這件事的領導帶隊的藝術;“賭”的是一種團隊的心態, “賭”的是團隊的士氣, “賭”的是智慧……兩軍對陣勇者勝, 兩強相爭智者贏, 沒有破釜沉舟、上屋抽梯、過河拆橋、背水一戰的勇氣, 是註定難以做好投資型領導的, 這也是投資型領導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

成為投資型領導的必備素質

本書主要研究投資型領導。 投資型領導最大的壓力是實現投資回報和價值增值。 從這個意義上說, 投資型領導需要依次解決:眼光、觀念、角色定位、責任和權力、工作思路、工作方法、領導藝術七個問題。

眼光和觀念是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 角色與責任、權力緊密相連, 沒有思路就沒有出路, 但只有思路沒有方法, 不能解決責任落地, 不會開展工作還是空話;工作方法和領導藝術緊密相關, 領導藝術嚴重影響、制約工作方法的開展。 我們將上述七個問題簡單地稱為領導素質, 這七個基本方面也是作為投資型領導的基本任職要求。

本文摘自企業管理出版社的熱門書籍——《企業就得這麼辦》,標題及小標題為編輯所加。

本文摘自企業管理出版社的熱門書籍——《企業就得這麼辦》,標題及小標題為編輯所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