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望草舍印痕」百人百事廉政篇(六)隱之飲泉(文/牛家強)

 【原文】

隱之孝廉, 可風百世。 試飲貪泉, 清操愈勵。 典出《晉書·良吏傳·吳隱之》晉吳隱之, 文行兼優, 為廣州刺史。 未至州二十裡, 地名石門,

有水名貪泉。 飲者輒懷無厭之欲。 隱之乃至泉所, 酌而飲之。 因賦曰, 古人雲此水, 一歠懷千金。 試使夷齊飲, 終當不易心。 及在州, 清操愈勵。 下詔褒美。 隱之日晏歠菽, 不饗非其粟。 儋石無儲, 不取非其道。 官至太常, 以竹篷為屏風, 坐無氈席。 嫁女令婢牽犬賣之。 此外蕭然無辦。 至自番禺。 其妻齎沉香一片。 隱之投於湖亭之水。 其廉德不可勝數也。

【釋義】

晉朝時候, 有個吳隱之, 他的文學品行都很好, 到廣州地方去做刺史官。 在沒有到廣州二十裡路的地方, 地名叫石門的, 內中有一條水, 名叫貪泉。 因為喝了這泉裡水的人, 都有了無饜的欲望, 所以叫做貪泉。 吳隱之就到了貪泉那個所在, 用一隻杓盛了些水喝了。 就做了一首詩。 詩裡面說, 古時節的人,

都說這個水, 喝了一些兒, 就有想得千金的貪念。 但是倘然叫伯夷叔齊來喝了這個水, 我曉得他到底不會得改變心腸的。 後來吳隱之到了廣州, 在任上的操行愈加清潔了。 皇帝下了詔書去褒獎他, 稱美他。

【朱跡】

牛家強篆刻:《隱之飲泉 》 材質:巴林石,

規格:3cm*3cm*12cm

【墨痕】

牛家強篆刻邊款拓

牛家強詩並書法《隱之飲泉》

隱之飲泉

詩:牛家強

清泓不應有斯名, 臧否由之在欲生。

須見蓮香泥淖出, 飲泉存鑒照誠英。

【簡評】

本篇原文出自《晉書·良吏傳·吳隱之》。 原文說的是晉代廣州刺史吳隱之清正、賢良, 久負盛名的故事。 人之事在心、在品;泉之美在清, 在醇。 正是基於這一點, 本印採用周秦璽印的風格, 全印古樸、靈活, 較好的出理了印文與邊欄的關係, 尤其是“隱”字的左上偏旁與左下角的“泉”字的斜勢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加之“隱”下之“心”與“飲”下圓筆與“泉”的上部圓形結構形成了有機、完整的統一體,

使得全印舒朗、流暢又阿娜多姿。

(評鑒:孫克攀)

牛家強先生

【作者簡介】

牛家強, 男, 1960年生, 字呈心, 號望草舍主人, 書法初學柳公權, 學習篆刻後, 轉學鄧石如、吳讓之、吳昌碩諸家及金石、甲骨文字, 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書法以大小篆為主兼工行草, 風格追求凝重、流暢、灑脫;篆刻從秦漢印入手,從平正規矩中追求恬淡、高古的藝術效果。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淮北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作品先後入選“全國首屆篆刻作品展覽”、“甲骨文書法展”、“安徽省第一、二、三屆篆刻作品展覽”等數十次大小展覽並獲獎,2014年評為“書畫界最具貢獻人物”,多家媒體都作了專題報導。創作有《三十六計印譜》、《百人百事印譜》、《望草舍書畫作品集》;書法作品收藏于劉開渠紀念館、賴少其藝術館等,並被作為政府禮品贈送國際友人,在人民網、中國網、中國新聞網、等國家級主流媒體、相關報刊、雜誌上發表事蹟、論文數十篇。

http://www.zgguofeng.com/baijia/sjbt/237899.html

責任編輯:孫克攀

風格追求凝重、流暢、灑脫;篆刻從秦漢印入手,從平正規矩中追求恬淡、高古的藝術效果。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淮北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作品先後入選“全國首屆篆刻作品展覽”、“甲骨文書法展”、“安徽省第一、二、三屆篆刻作品展覽”等數十次大小展覽並獲獎,2014年評為“書畫界最具貢獻人物”,多家媒體都作了專題報導。創作有《三十六計印譜》、《百人百事印譜》、《望草舍書畫作品集》;書法作品收藏于劉開渠紀念館、賴少其藝術館等,並被作為政府禮品贈送國際友人,在人民網、中國網、中國新聞網、等國家級主流媒體、相關報刊、雜誌上發表事蹟、論文數十篇。

http://www.zgguofeng.com/baijia/sjbt/237899.html

責任編輯:孫克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