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古代四大流放之地,看完你也會想被流放過去!

流放是將罪犯放逐到邊遠地區進行懲罰的一種刑罰。 它的主要功能是通過將已定刑的人押解到荒僻或遠離鄉土的地方, 以對案犯進行懲治, 並以此維護社會和統治秩序。 作為一種刑罰, 流放是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流放刑罰在我國起源很早, 並且沿用歷史悠久, 從遠古流放之刑出現, 到清末被廢除, 歷經了幾千年。

房縣

史稱“帝王流放之地”。 房縣系中國古代四大流放地(湖北房縣、黑龍江、海南、新疆), 且房縣是中國中心地帶, 流放等級最高, 從皇帝、皇親國戚、將相王侯。 秦始皇滅趙國後不殺趙王,

將趙王遷流放于房陵。 《史記》載:秦始皇仲父、相國呂不韋家族一萬戶、秦始皇太后幸郎嫪毐家族四千戶流放于房陵。 《資治通鑒》載:漢武帝因濟川王劉明、清河王劉年、漢景帝孫劉勃隋文帝太子楊勇等被貶房陵。 唐中宗李顯流放房縣十四年半後又回京城當皇帝。 唐高宗太子燕王李忠等歷代先後有20多位帝王流放房縣。

房縣古稱“房陵”, 以“縱橫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 房縣歷史悠久, 文化源遠流長。 遠古時期就有人類活動, 有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是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是全國著名的“木耳之鄉”、 “黃酒之鄉”。


房縣

海南島

被流放海南的謫吏遣臣中, 歷代以來無已計數, 其中宋代的蘇東坡怕是名氣最大的了。 這位寫下“大江東去, 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絕唱的大文豪, 是攜帶幼子蘇過來到海南島的, 當時他已是62歲的老人, “食無肉, 病無藥, 居無室, 出無友, 冬無炭, 夏無寒泉”, 但他面對困境, 眼望山海奇觀, 感悟到“豈知俯仰之間有方軌八達之路”,

退一步海闊天空, 很快從憂鬱苦悶中解脫出來。

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正式步入正軌。 作為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 中國在2020年把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島休閒度假旅遊勝地, 使之成為開放之島、綠色之島、

海南島

豐州

又遼上京之豐州, 位於內蒙古翁牛特旗 烏丹鎮,

系《國志》所載頭下 澄州, 改名後《 遼史》 失載。 考古發現其城址, 豐州在上京南三百五十裡正值今烏蘭阪古城。

古代地名“豐州”(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

唐豐州, 九原。 下府。 開元戶一千九百。 鄉五。 元和戶今置都 防禦使。 管州一, 軍一, 城二:豐州, 天德軍, 西受降城, 中受降城。 (二)縣二。 其都防禦使及天德軍使, 理在西城, 今移理舊天德軍城。 是中國古代四大流放地之一。

豐州

伊犁

古時伊犁地處偏僻, 路途遙遠, 且清政府平定準噶爾部及南疆之亂後, 設立伊犁將軍府, 駐紮重兵, 流放的一部分人是給披甲人做奴隸。

如今我們再想到伊犁, 雖然還是略感空氣乾燥、水資源匱乏, 但它不事雕琢的壯美景色卻深深的吸引著我們, 甚至有人說, “看過伊犁, 其他地方就會變成將就”。 同時因緊鄰歐亞國家哈薩克, 對外貿易也很發達。

伊犁

伊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