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如何優雅的管理體重,很簡單,做到這4點就夠了!

本文來自釐米健身相關文章-------------------------------------------------------------

變胖如山倒, 減脂如抽絲。

每天都有那麼多美食和有待完成的工作, 變胖似乎是一種必然。 然而, 時代的審美卻又完全背道而馳。

面對這樣的壓力, 也有不少姑娘振臂高呼:“我憑本事長的脂肪, 為什麼要減?”當然, 我們很欣賞這種勇氣, 但正如生活中的其它很多事物, 擁有的都是負擔。

人類的身體經過了百萬年的進化, 艱難地進化出了一套完善的機制, 包括神經適應、內環境等在內的複雜調控機制, 調控食欲、身體成分、血糖濃度等等, 而我們卻沒有珍惜, 直到失去之後, 才高唱“你快回來, 我一個人承受不來”。

也罷, 縱然減脂這個詞讓人倍感壓力, 但無非也就是個管理問題, 實際上, 確實沒那麼複雜。

下面, 我們就來跟大家講講優雅管理體重的關鍵四步。

1、設定合理的體重目標和減脂週期

據說, 100斤是女性體重的生命線。 我們很好奇, 如果人類不是採用十進位, 那會怎麼樣?

毫無疑問, 這個100斤更多是一種信仰, 甚至是心理安慰, 而非科學真理。 而且, 實際上, 100斤說明不了什麼問題, 不同身高的人, 不同體脂率的人, 以同一個數位為標準顯然是不合理的。

我們還是來談一談科學。

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的健康的BMI範圍是18.5-24.9kg/㎡,

根據我們對中國女性的瞭解, 一個普通女生, BMI24.9的話, 至少不會讓人覺得“瘦”。 當然, BMI對於那些練得非常好的健身達人是不適用的。

每個人的審美有不同, 以我們的會員為例, 大家普遍會希望自己的BMI在20以下, 也就是一個165cm的女生, 體重54.5kg。 如果體脂率也能控制在20%左右, 那麼可能看起來也會非常有肌肉線條。

這些數字只是打個比方, 但我們建議大家至少是要維持在健康的18.5-24.9這個範圍內。 根據大家自己的意願, 設定一個體重目標, 如果目前的體重高於目標體重, 那麼需要減一減。

減脂不能急於求成, 同樣是美國運動醫學會推薦的, 每月的減重目標, 合理的應為體重的5%。 比如說, 你的目標體重是100近, 目前120斤,

合理的每個月減重量為6斤, 需要3~4個月完成減脂目標。

這3~4個月就是合理的減脂週期。

有很多的實驗研究表明, 那些在減脂初期, 減脂目標訂得過高的人, 減脂成功的幾率往往很低, 而且, 她們長期的體重水準也遠遠高於那些減脂目標較為合理的人。

欲速則不達, 反倒容易讓人放棄, 實在是不可取。 畢竟體重的管理是一件長期的事情, 咱就不急在這一時了, 優雅一點, 妥妥的。

2、養成記錄體重和腰圍的習慣

這個毫無疑問是優雅地進行體重管理的重要步驟。 很多時候, 變胖是不經意間的事情, 幾乎就是有一天早上起床, 洗漱的時候看著鏡子裡的自己, 突然發現這麼胖了這麼多, 或是換季買新衣服, 服務員看了你一眼, 拿了個XL號。

養成記錄的習慣, 就是避免生活裡不經意出現的這種驚嚇。 我們推薦至少每週要記錄一次, 不管是減脂期, 還是維持期。

應該記錄哪些資料呢, 如果家裡有好用的體脂稱, 或者有條件去健身房測, 那麼可以記錄體重、體脂率。 如果沒有這類設備, 也沒關係,一個最普通的體重秤和皮尺就能搞定最重要的資料。我們建議兩個指標是很重要的,即體重和腰圍。

有兩個小細節需要提醒大家。第一,體重和腰圍的測量最好是固定時間,比如每天早上起床,上完廁所之後。第二,腰圍的測量要在同一位置,我們一般推薦採用腰部最細的地方,如果本身偏胖,腰部實在找不出最細的地方,那麼可以採用肚臍的位置進行測量,重要的是在同一位置,以便前後對比。

當然,如果你不怕麻煩,那麼再把臀圍、大臀圍、臂圍、胸圍也都測量記錄下來,毫無疑問是非常棒的一件事情,能夠對自己的身體有更全面的瞭解。

3、牢記飲食三原則

① 關注食物種類

《中國膳食指南》中推薦每日食物攝入種類不低於20種,這裡說的種是指小的類別,青菜和白菜就屬於兩種食物。大類上我們也要均衡地攝入,包括穀物、肉蛋奶、蔬菜水果、堅果、豆類、乳製品等,每項都要吃,但都不宜過多。

每天攝入足夠多種類的食物,仔細去品嘗它們的味道,讓自己的味蕾充滿活力,你會發現飲食管理其實很簡單。

② 嚴控垃圾食物攝入

看到這裡,可能有姑娘會問,什麼是垃圾食品?在我們看來,那些營養素過於單一的食物(比如甜品)和含有不良物質的食物(比如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餅乾、油炸食品等)都屬於垃圾食物。儘量不要讓這些食物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給自己的胃留點空間,還有那麼多健康又美味的食物在等著我們。

③ 讓食物成為食物

在我們接觸到的很多超重和肥胖會員中,有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對食物的情感依賴,非常多人都表示吃某種事物會讓她感到快樂和放鬆。賦予食物更多的意義的同時,也賦予了自己更多的體重。

其實道理也很簡單,當吃東西的時候,你的心思在別處,或者寄希望於食物來獲得心理慰藉,那麼你很可能會忽視身體發出的我已經吃飽了的信號,久而久之,正常的生理調節機制可能就失靈了。這並非危言聳聽,有過健康減脂經歷的夥伴,可能會在開始減脂後不久驚訝地發現自己的胃好像變小了。這就說明,你的身體在適應新的能量攝入,胃部的張力感受器和中樞神經的溝通也進入了新的模式。

食物只是食物,提供能量和營養素,提供味道,僅此而已。

4、掌握最佳運動法則

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每週至少有5天從事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每週至少3天從事至少2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規律的運動不僅能夠幫我們維持體重,還能提升全方位的健康水準。

但是,應該怎麼運動呢?

太詳細周密的計畫往往無法真正實施,我們想偷偷告訴大家關於運動的最佳法則,就是一個字:多。

其一,訓練次數多。

大家先來猜一下,如果每週總的運動時間是2個小時,那麼怎麼分配這兩個小時效果更好呢?是集中地訓練2個小時,還是分成4個半小時呢?

答案是後者。

但是很多人在運動上的安排是前者,我們也有一些會員,平時工作忙,只能週末找一天時間來訓練,一來就連著上三節課。實際上,這種做法不僅效果不佳,也容易產生疲勞和損傷。

每天半小時的時間並不是那麼奢侈,大家之所以覺得難以堅持,還是沒有形成正確的認知。

其二,訓練種類多。

我們發現,大家都習慣於做自己擅長的運動。柔韌性差的人特別討厭拉伸,上肢力量不足的特別不喜歡做俯臥撐,心肺耐力不佳的特別厭惡有氧訓練。這是人之常情,同時也是我們需要去克服的。

人的身體比我們想像地複雜,只有通過多元化的訓練方式才能達到最佳狀態。

我們推薦每週進行5種訓練,包括有氧訓練、間歇訓練、抗阻訓練、核心穩定訓練和放鬆拉伸訓練。

其三,訓練感受多。

關注自己在訓練時的自我感受,不管是感受運動強度,還是感受在做動作時,關節和肌肉的位置和狀態。把每次訓練當做和自己的身體進行對話的過程,更深入地瞭解它,瞭解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超負荷運轉的它。

運動是日常生活的強化,其實是營造了一個場景,讓我們打開各種感官,去接納、整合關於我們自身的資訊。

而且,這種整合有利於我們達到最佳的運動狀態。

優雅地管理自己的體重,所謂優雅,就是不慌張、不匆忙,從容不迫、遊刃有餘。體重管理是一件需要長期進行的任務,但把這件事情做好了,你的收穫將會是巨大的。

也沒關係,一個最普通的體重秤和皮尺就能搞定最重要的資料。我們建議兩個指標是很重要的,即體重和腰圍。

有兩個小細節需要提醒大家。第一,體重和腰圍的測量最好是固定時間,比如每天早上起床,上完廁所之後。第二,腰圍的測量要在同一位置,我們一般推薦採用腰部最細的地方,如果本身偏胖,腰部實在找不出最細的地方,那麼可以採用肚臍的位置進行測量,重要的是在同一位置,以便前後對比。

當然,如果你不怕麻煩,那麼再把臀圍、大臀圍、臂圍、胸圍也都測量記錄下來,毫無疑問是非常棒的一件事情,能夠對自己的身體有更全面的瞭解。

3、牢記飲食三原則

① 關注食物種類

《中國膳食指南》中推薦每日食物攝入種類不低於20種,這裡說的種是指小的類別,青菜和白菜就屬於兩種食物。大類上我們也要均衡地攝入,包括穀物、肉蛋奶、蔬菜水果、堅果、豆類、乳製品等,每項都要吃,但都不宜過多。

每天攝入足夠多種類的食物,仔細去品嘗它們的味道,讓自己的味蕾充滿活力,你會發現飲食管理其實很簡單。

② 嚴控垃圾食物攝入

看到這裡,可能有姑娘會問,什麼是垃圾食品?在我們看來,那些營養素過於單一的食物(比如甜品)和含有不良物質的食物(比如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餅乾、油炸食品等)都屬於垃圾食物。儘量不要讓這些食物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給自己的胃留點空間,還有那麼多健康又美味的食物在等著我們。

③ 讓食物成為食物

在我們接觸到的很多超重和肥胖會員中,有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對食物的情感依賴,非常多人都表示吃某種事物會讓她感到快樂和放鬆。賦予食物更多的意義的同時,也賦予了自己更多的體重。

其實道理也很簡單,當吃東西的時候,你的心思在別處,或者寄希望於食物來獲得心理慰藉,那麼你很可能會忽視身體發出的我已經吃飽了的信號,久而久之,正常的生理調節機制可能就失靈了。這並非危言聳聽,有過健康減脂經歷的夥伴,可能會在開始減脂後不久驚訝地發現自己的胃好像變小了。這就說明,你的身體在適應新的能量攝入,胃部的張力感受器和中樞神經的溝通也進入了新的模式。

食物只是食物,提供能量和營養素,提供味道,僅此而已。

4、掌握最佳運動法則

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每週至少有5天從事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每週至少3天從事至少2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規律的運動不僅能夠幫我們維持體重,還能提升全方位的健康水準。

但是,應該怎麼運動呢?

太詳細周密的計畫往往無法真正實施,我們想偷偷告訴大家關於運動的最佳法則,就是一個字:多。

其一,訓練次數多。

大家先來猜一下,如果每週總的運動時間是2個小時,那麼怎麼分配這兩個小時效果更好呢?是集中地訓練2個小時,還是分成4個半小時呢?

答案是後者。

但是很多人在運動上的安排是前者,我們也有一些會員,平時工作忙,只能週末找一天時間來訓練,一來就連著上三節課。實際上,這種做法不僅效果不佳,也容易產生疲勞和損傷。

每天半小時的時間並不是那麼奢侈,大家之所以覺得難以堅持,還是沒有形成正確的認知。

其二,訓練種類多。

我們發現,大家都習慣於做自己擅長的運動。柔韌性差的人特別討厭拉伸,上肢力量不足的特別不喜歡做俯臥撐,心肺耐力不佳的特別厭惡有氧訓練。這是人之常情,同時也是我們需要去克服的。

人的身體比我們想像地複雜,只有通過多元化的訓練方式才能達到最佳狀態。

我們推薦每週進行5種訓練,包括有氧訓練、間歇訓練、抗阻訓練、核心穩定訓練和放鬆拉伸訓練。

其三,訓練感受多。

關注自己在訓練時的自我感受,不管是感受運動強度,還是感受在做動作時,關節和肌肉的位置和狀態。把每次訓練當做和自己的身體進行對話的過程,更深入地瞭解它,瞭解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超負荷運轉的它。

運動是日常生活的強化,其實是營造了一個場景,讓我們打開各種感官,去接納、整合關於我們自身的資訊。

而且,這種整合有利於我們達到最佳的運動狀態。

優雅地管理自己的體重,所謂優雅,就是不慌張、不匆忙,從容不迫、遊刃有餘。體重管理是一件需要長期進行的任務,但把這件事情做好了,你的收穫將會是巨大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