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生哲學:該如何緩解你的憤怒?

文字:金正浩

1、

歲月似無邊無涯的急流, 人生就如其中漂泊的一條小船, 難免磕磕碰碰, 憤怒就像是其中的暗礁, 無法回避。 當我們憤怒時,

坦然面對, 不要馬上回應, 這樣才是避免憤怒的佳徑。

暫時走開可以使生氣的人平靜下來, 但具有很強的侵略性和好鬥個性的人傾向於對任何刺激都作出對抗性反應, 而不是擺脫和走開, 他們這樣的性格必將導致最終的失敗。

人們一般不會因為水龍頭漏水、汽車發動不起來而發火, 但卻總是和人生氣。 大多數憤怒都是發生在人與人之間, 一個人首先發怒之後就會形成一種情感刺激並引起爭執。 關鍵是:誰先停下來?讓誰說最後一句話?

當你生氣時, 何不作出這樣的決定:讓對方說最後一句話, 而且越早越好。 這樣, 原本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就會終止了。

人們在發生爭執時, 都想讓自己說的話成為最後一句,

卻看不到事情正變得不可收拾。 要管理憤怒首先是對生氣的過程進行控制, 而不是怎樣處理憤怒失控造成的嚴重後果。 如果你能做到讓對方說最後一句話, 這樣就會緩和爭執, 不至於產生更糟的結果。

如果你無法控制自己一定要說最後一句, 那麼說話時儘量不含敵意。 在這種場合, 我們不妨說:“你愛怎麼想就怎麼想。 ”或者“你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吧。 ”然後就起身離開, 這樣, 爭執就會停止了。 所以, 面對憤怒, 選擇冷處理是有利於問題的解決的。

2、

大多數人在受到激惹後都會不假思索地作出憤怒的反應, 這種反應是一種本能, 而且其表現方式往往都是一樣的——面露不悅, 大聲叫嚷, 奚落對方, 揮手打人或砸東西, 或者跺著腳生氣地走開。

如果你產生了這種情緒, 那麼你就失去冷靜了。

失去冷靜是很容易的, 但時時刻刻都能保持冷靜卻是很難的。 從根本上說, 保持冷靜就是在憤怒控制住你之前你要控制住憤怒, 也就是有意識地控制情感進而不是讓其隨心所欲地發展。

採取冷處理, 意味著要控制憤怒的強度和持續的時間。 如果你總想對付那些引發你憤怒的人或者事物, 那你就無法管理好自己的憤怒。 只有採取自我控制, 放棄不滿和委屈, 這樣才能做到冷處理, 從而管理好憤怒。

埃迪是一名普通的公司員工, 但他經常愛發脾氣。 他的老闆明確地告訴他, 如果埃迪再發脾氣他就將被解雇。 同時, 老闆還讓埃迪找專家進行憤怒管理的輔導。

埃迪很擔心被解雇, 因而找了一位憤怒管理的專家。

其實, 埃迪基本不信憤怒管理的效果, 但他還是願意試一試。 專家推薦的策略是面對憤怒作冷處理, 不要立即回應。 一個星期後, 他又來到了專家的診所, 一見到專家就興奮地說:“夥計, 你留住了我的工作!今天早晨我的老闆沖我發火, 我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馬上進行還擊, 但我想起你說過該怎樣應對憤怒——我的憤怒和他的憤怒, 然後我就用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方式處理了這件事。 等老闆也冷靜了下來時, 向我道歉並決定不解雇我了。 ”

生氣時產生衝動的反應可能是你從小到大的習慣, 雖然很難改掉這個毛病, 但也不要灰心。 這種困難可能是由於過去的反復發生的情況而在你身上形成了一種反射,

使你成為一個愛衝動的人, 也可能是你生來就有的衝動個性的體現。 不管怎樣, 只有改正愛衝動的性格, 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3、

科姆斯在10多歲的時候為了讓那些愛欺侮人的中學生不要招惹自己, 他開始變得像定時炸彈一樣, 只要一發怒就爆炸。 當時他們家剛搬到了一個新的社區, 這使他成了一個外來人。 “他們總是挑我來欺負, 為了得到我想要的東西或者為了做我想做的事情, 我就只能以暴制暴地和他們對抗。 ”科姆斯解釋說。 但是, 在此後的生活中他一直保持了這種好鬥的習慣, 並會將自己憤怒的情緒發洩在妻子、孩子、鄰居和同事身上。

現代社會, 不會冷靜處理憤怒而導致失敗的人比比皆是, 而那些站在事業頂峰的人總是能夠冷靜地處理憤怒。因為善於冷處理的人本身就是極為冷靜和有成府的人,這種人很大程度上也是善於思考和目光長遠的人。他們不會因一時之憤怒而影響全域,不會為了把情緒發洩出來而破壞關係。所以,努力養成冷處理憤怒的好習慣,開始做一個冷靜思考的人,這必將使你一生受益。

作者:金正浩,作家、自媒體人。22歲大學畢業,從不知名的小公司做起,30歲時開辦了自己的公司。代表作品《你焦慮,不代表你努力》,激勵了無數年輕讀者的內心。

青春勵志會(ID:hsread88),更多好文等你來讀!

而那些站在事業頂峰的人總是能夠冷靜地處理憤怒。因為善於冷處理的人本身就是極為冷靜和有成府的人,這種人很大程度上也是善於思考和目光長遠的人。他們不會因一時之憤怒而影響全域,不會為了把情緒發洩出來而破壞關係。所以,努力養成冷處理憤怒的好習慣,開始做一個冷靜思考的人,這必將使你一生受益。

作者:金正浩,作家、自媒體人。22歲大學畢業,從不知名的小公司做起,30歲時開辦了自己的公司。代表作品《你焦慮,不代表你努力》,激勵了無數年輕讀者的內心。

青春勵志會(ID:hsread88),更多好文等你來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