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太平天國中的一個節日,為紀念東王楊秀清被殺而設 從此人心渙散

太平天國時期設有六個節日, 其中都和宗教有關係, 這六個節日分別是正月十三的天兄升天節、二月初二的報爺(上帝)節、二月二十一的登基節、三月初三的爺降節、七月二十七的東王升天節、九月初九的哥降節。 當然, 這些節日都是洪秀全編出來的, 前三個節日非常好理解, 重點是後三個節日的意義重大。

在太平天國初期, 洪秀全為了忽悠沒有文化的底層人民, 用了很多裝神弄鬼的手段。 比如當時楊秀清就會經常表演口吐白沫、倒地不起的把戲, 然後就自稱“天父下凡”了, 三月初三的爺降節就是幾年楊秀清第一次表演“天父下凡”。 九月初九的哥降節也是這個意思, 為了紀念蕭朝貴第一次自稱“天兄下凡”。

其中七月二十七的東王升天節來歷最為恐怖。 在洪秀全稱天王的時候, 還同時冊封了其他五個王, 在常年征戰中戰死了兩個王。 而東王楊秀清在戰爭中的功勞明顯大於洪秀全, 尤其是在太平天國攻下南京城後, 楊秀全的權勢達到了巔峰。 洪秀全看不下去了, 便秘密聯合韋昌輝、秦日綱等人對付楊秀清, 並最終爆發血腥的天京事變。

1856年七月二十七, 韋昌輝斬殺東王楊秀清。 之後洪秀全為了繼續忽悠廣大民眾, 便設了這個東王升天節, 稱東王是得道升天了, 這個紀念日倒也成了太平天國時的正統節日。 之後就是洪秀全殺韋昌輝、石達開殺秦日綱後帶10萬精兵出走的事了, 從此太平天國內人心開始渙散, 再也恢復不到剛開始時的強大凝聚力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