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慘烈的10個攻城戰戰役

中國延綿數千年歷史, 不斷有王朝更換, 每一次都伴隨著大大小小的各種戰爭, 其中規模較大的戰爭不勝枚舉, 還有一些特別令後人害怕的殘酷戰爭, 其中不少攻城圍城戰鬥非常慘烈。

1, 睢陽保衛戰一一張巡守睢陽堪稱歷史上最為出色、 最慘烈的一次守城戰役。 守軍只有幾千人, 而叛軍最多時達二十余萬, 其中包括安祿山最精銳的歸、檀及同羅、奚等塞外胡兵十三萬人。 睢陽軍民在外無援軍、內無糧草的情況下空守孤城10個月之久。 在長達十個月的保衛戰中, 睢陽軍民經歷大小血戰400餘次, 共殺敵12萬人,

殺敵將領300余人, 擒叛將領60余人。 最後因糧盡援絕, 被迫宰食馬匹, 掘鼠捕雀充饑, 但這些還遠遠不夠, 在大批士卒饑餓而死的危急關頭, 許遠殺了家奴, 張巡殺了愛妾給士卒充饑, 以誓死抵抗到底。 戰鬥到最後, 全城出現了人相食的慘景, 共有3萬多百姓被吃掉, 睢陽守軍也僅剩四百來個餓的已經爬不動的士兵, 城池最終陷落。 張巡阻擋了安史叛軍的南下, 使得富庶的江淮地區得以保全, 保住唐朝的稅賦重鎮;此外牽制了大量叛軍, 又為唐軍組織戰略反攻贏得了寶貴時間。 (安史叛軍多胡兵, 熱衷屠城, 城陷之後, 一般是男子或被殺或為奴, 子女金帛運回塞外本部落。 中原地區遭遇空前浩劫, 唐朝在籍人口銳減了2/3, 一直到唐亡,
全國人口再也沒有恢復到天寶十四年的水準)

2、襄樊保衛戰一一鹹淳三年(1267)年九月, 忽必烈派軍攻打襄陽、樊城, 襄樊軍民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開始了長達六年的關及南宋政權命運的襄樊保衛戰。 襄樊城下蒙古水陸兩師浩浩蕩蕩如烏雲蔽日,

但是南宋軍民並沒有被蒙古鐵蹄嚇倒, 一次又一次的頑強打退蒙古軍的進攻, 甚至還有百姓自發組織義軍前往救援。 義軍首領張順、張貴兄弟率3000民兵冒死突破元軍防線支援襄陽, 城中軍民見援軍到來, 踴躍歡喜, 勇氣倍增, 但卻不見了張順, 數日後見其屍體浮出, 身中四劍六箭, 仍手執弓矢, 原來張順已在作戰中壯烈犧牲, 張貴後來也死於對元軍的作戰。 張順, 張貴援襄事蹟悲壯動人, 鼓舞著南宋軍民的抗元鬥爭。 張氏兄弟失敗後, 襄樊與外界完全隔絕, 處境更加艱苦。 終於在鹹淳九年(1273年)正月, 樊城城破, 守將範天順力戰不屈, 城破自殺殉國。 統制官牛富率領百餘將士進行巷戰, 渴飲血水, 繼續戰鬥, 殺死不少元軍後, 牛富身負重傷投火自盡。
是年二月, 襄陽這座孤城再也堅持不下去了, 守將呂文煥為避免城破後百姓被屠, 決定向元軍投降。 至此, 長達六年可歌可泣的襄陽樊城保衛戰結束了。

18場扭轉世界歷史的經典戰役(全景戰場手繪模擬本) ¥51 購買

3、邯鄲之戰——趙軍剛剛長平大敗,

四十萬士兵慘遭坑殺, 趙國幾乎家家戴孝, 戶戶白衣。 懷著對秦兵刻骨的仇恨, 幾乎只剩老弱婦孺的趙軍硬是邊哭邊戰鬥守城, 寧死不降!趙國大將廉頗率趙國軍民十萬頑強抵抗, 趙相平原君趙勝亦散家財於士卒, 編妻妾入行伍, 鼓勵軍民共赴國難。 趙國軍民堅守2年有餘, 沒有柴火, 城中百姓就焚燒人骨;沒有吃的, 百姓就互相交換自己的孩子來吃。 在這樣頑強的堅守下, 前後共計40萬秦軍在邯鄲城下碰的頭破血流。 趙國軍民最後在10萬楚軍、8萬魏軍的支援下大敗秦軍, 收復大部國土。 秦軍死傷三十余萬, 逃回的秦軍廖廖無幾。 這一仗讓秦20餘年沒有力量對六國大規模進攻。

4、虎牢關之戰一一西元422年12月,魏軍兵逼南朝宋的虎牢關。虎牢關守將毛德祖僅有不到五千的兵力,他佈置防守,北魏軍幾次攻關,全給揍回去了。魏軍統帥奚斤等人一看硬攻不奏效,便渡過黃河,繞過虎牢關,直撲洛陽,洛陽失守。虎牢關被南朝宋拋棄,成為了孤島,之後就再也不可能有援軍到來了。 奚斤、 公孫表二將掉過頭來猛攻虎牢關不止,卻連日不下,北魏主拓跋嗣著急,又派鄴城人馬入河南相助,攻城愈發慘烈。毛德祖急了,開始挖地道。 他先讓人將地面掘開,一口氣挖了有七丈之深,然後往城外掘,共掘了六條地道,命壯士四百人鑽入敵後,突然發難,連殺魏軍數百,燒毀工程用具,而後又潛回城內。 後毛德祖用計離間奚斤和公孫表, 奚斤以為公孫表通敵,便殺了公孫表。魏主拓跋嗣聞訊親率大軍趕到了虎牢關附近,將虎牢關的水源大部分掐斷。毛德祖本以為殺了公孫表,敵軍的壓力會減輕,誰知反倒更重,此時他漸漸明白,這早已不是局域性戰爭,他正在以一己之力對抗大半個北魏的兵力!但他毅然下定決心血戰到底!虎牢關缺水,戰士大窘。拓跋嗣命人猛攻了三天,結果除了又死一大批軍士之外,虎牢關巍然不動。雖然打退了許多次魏軍進攻,但城中守軍日子卻越來越難過了。水,越來越少;兵員,沒有補充;傷患,只能看著死去;敵人,卻越來越多。事到如今,毛德祖只能憑一個信念支撐下去:多殺幾個。他命人在虎牢關內,又築了三層圍牆,以作內城,魏軍攻破外城,德祖領兵入內城,三層內城被攻破兩層,德祖督守最後一層,寧死不降。 毛德祖強忍饑渴,領兵惡戰,戰鬥過後,南朝軍口渴如燒,竟無一滴水入喉!乾渴到什麼程度? 受傷的士卒,居然不流血! 幾日後,又是一輪猛攻,關隘終於陷落。毛德祖被俘,寧死不屈,被殺。此公之善戰,之壯烈不下於歷代任何一個忠貞之士,可歎史書中竟未給其專門列傳。

5.釣魚城之戰——于介、張鈺、王堅率2萬士兵堅守釣魚城20餘年,擊斃蒙古大汗蒙哥,讓遠征歐洲的蒙古大軍回撤,而原本打算率主力進攻伊斯蘭世界最後一個強權埃及的旭烈兀也率主力(留下的一隻偏師被馬木魯克擊敗)回撤蒙古本部助忽必烈爭奪汗位,蒙古貴族集團隨即開始了長期的內部爭戰,再也不復之前的擴張力。釣魚城之戰永遠的改變了世界歷史,歐洲人稱合川釣魚城為“上帝折鞭處”,阿拉伯人則把釣魚城視為拯救了伊斯蘭教世界的聖城,稱其為“東方的麥加”。釣魚城軍民三年不通王命,仍捨生忘死的保衛川東,南宋都已經滅亡了,釣魚城頭宋軍旗卻還在高高飄揚!這份對民族對國家的忠貞與執著,讓世人刮目相看。

領域軍民協同研究 政治/軍事 書籍 ¥66.6 購買

6.江陰八十一日——屍山白骨滿疆場,萬死孤城未肯降!寄語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江陰,與揚州、嘉定這些重鎮比,不過是一座小小的縣城,全城僅九萬多人。被百姓們推舉為守城統帥的閻應元既無一品大學士史可法的十萬大軍,又無三品通政使侯峒曾的地位顯赫,但他居然應全城百姓重托,于二十四萬清兵的大炮、強弩之下,擔當起了九萬平民百姓的指揮官,韃子勸降,他應之曰:大明有投降的將軍,沒有投降的典史(典史只是九品小官)!此戰的悲壯實在是可歌可泣(開頭的那幾句絕命詩是城破後一位女子臨死前寫下的),在八十一天的血戰中,閻應元與全城百姓同仇敵愾,擊斃清軍七萬五千餘人,其中包括三位王爺、十八位元大將(嚴重懷疑資料真偽)。破城之日,閻應元身中數箭投水自盡,被清兵拉出水面後刺斷脛骨呵斥其下跪,他倒地後膝蓋不彎直至氣絕。江陰縣衙,男女大小共四十三人舉火自焚,典吏陳明遇自己持刀與清兵血戰,身負重創,握刀僵立,死時,身子倚在牆邊,屹立不倒。訓導馮厚敦自縊於明倫堂,妻與姊投井死。中書戚勳、諸生許用舉家自焚而死。諸如此類的例子實在太多,就不一一例舉了。江陰小城,城內被屠者九萬七千餘人,城外被殺者七萬五千餘眾,無一降者。戰後清點,全城僅餘老幼53口。

7,看圖片吧

8、庚寅之劫——西元1649年,清順治六年,南明永曆三年,尚可喜被冊封為平南王,率兵南征,次年二月,清軍攻至廣州城下,開始了長達九個月的圍城攻堅。城中百姓攖城自守,男丁上城,女子送飯。守將杜永和督守勤等人多次背城出戰,取得局部勝利,清軍損失慘重,清將尚可福等被擊斃,清軍屍體在攻城地點下堆得幾乎和城牆一樣高。當年十一月,清朝平南王尚可喜與靖南王耿繼茂指揮的清軍在圍城近十個月後,靠收買叛徒范承恩打開缺口,終於攻破了廣州城,惱羞成怒的清軍隨後對據城死守的廣州居民進行了長達十二天的大屠殺。城中頓成人間地獄,屍骨堆積的像山丘和寶塔一樣高,婦女、兒童和老人哭聲震天。有母親被殺之後,所棄嬰兒匍匐屍旁,猶吮其乳,過者無不淚下。十二日後清軍封刀,把剩餘百姓集中起來宣佈赦免,這個地方叫“謝恩裡”,至今猶存。清軍文書的陳殿桂後來寫咗《雄州店家歌》回憶:“家家燕子巢空林,伏屍如山莽充斥。死者無頭生被擄,有頭還與無頭伍。血泚焦土掩紅顏,孤孩尚探娘懷乳。”。戰後收屍,成堆焚化的死難者殘骸堆積得如同山丘,行人在二三裡外望去,如同積雪,最後形成了令後人無比悲痛的大墓——“共塚”。廣州之屠,死難者俞七十萬人。

9、洪都保衛戰一一西元1363年,陳友諒統率60萬水軍,巨艦數百艘,征伐朱元璋。此時朱元璋忙於與東吳的張士誠作戰,無暇西顧。朱元璋給洪都的最高長官朱文正下達了命令:誓死保衛洪都,等待大軍來援! 接到這道命ling後,朱文正一改平裡花天酒地,不務正業的作風,迅速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分配兵力防守各個城門,接下來朱文正和2萬南昌守軍們將要面對的是60萬大軍——當時堪稱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軍隊之一! 為了鼓舞將士,朱文正親自統率自己的親兵,登上城樓作戰。由於洪都將士奮戰死守,陳友諒60萬大軍圍攻85天,長達三個月,都未能攻破洪都城。 之後朱元璋才空出手來,在鄱陽湖大戰中徹底擊敗陳友諒。 正是因為這場長達三個月的洪都保衛戰,朱文正充分發揮了不遜於同時代任何名將的軍事天賦和指揮才能。造就了朱文正人生的巔峰,將他推上了元末明初諸將星的神話舞臺上。

10,看圖片吧

其實還有一個戰役未收入,不收入是因為這場戰役嚴格意義上來講算不上守城戰,除了攻打鐘離,魏軍還在鐘離及其周邊城市同南梁軍進行了規模宏大的會戰),那就是被稱為中國冷兵器史上的最大規模會戰——鐘離之戰,此戰雙方皆號稱百萬。鐘離之戰以南梁大勝北魏而告終,斬俘北魏軍達三十余萬,被北魏視為“百數十年所未之有”。鐘離之戰是北朝對南朝所有軍事行動中挫敗最大,也是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損害北魏國力甚巨。此後國內突發巨變,王朝內部更加衰敗。

4、虎牢關之戰一一西元422年12月,魏軍兵逼南朝宋的虎牢關。虎牢關守將毛德祖僅有不到五千的兵力,他佈置防守,北魏軍幾次攻關,全給揍回去了。魏軍統帥奚斤等人一看硬攻不奏效,便渡過黃河,繞過虎牢關,直撲洛陽,洛陽失守。虎牢關被南朝宋拋棄,成為了孤島,之後就再也不可能有援軍到來了。 奚斤、 公孫表二將掉過頭來猛攻虎牢關不止,卻連日不下,北魏主拓跋嗣著急,又派鄴城人馬入河南相助,攻城愈發慘烈。毛德祖急了,開始挖地道。 他先讓人將地面掘開,一口氣挖了有七丈之深,然後往城外掘,共掘了六條地道,命壯士四百人鑽入敵後,突然發難,連殺魏軍數百,燒毀工程用具,而後又潛回城內。 後毛德祖用計離間奚斤和公孫表, 奚斤以為公孫表通敵,便殺了公孫表。魏主拓跋嗣聞訊親率大軍趕到了虎牢關附近,將虎牢關的水源大部分掐斷。毛德祖本以為殺了公孫表,敵軍的壓力會減輕,誰知反倒更重,此時他漸漸明白,這早已不是局域性戰爭,他正在以一己之力對抗大半個北魏的兵力!但他毅然下定決心血戰到底!虎牢關缺水,戰士大窘。拓跋嗣命人猛攻了三天,結果除了又死一大批軍士之外,虎牢關巍然不動。雖然打退了許多次魏軍進攻,但城中守軍日子卻越來越難過了。水,越來越少;兵員,沒有補充;傷患,只能看著死去;敵人,卻越來越多。事到如今,毛德祖只能憑一個信念支撐下去:多殺幾個。他命人在虎牢關內,又築了三層圍牆,以作內城,魏軍攻破外城,德祖領兵入內城,三層內城被攻破兩層,德祖督守最後一層,寧死不降。 毛德祖強忍饑渴,領兵惡戰,戰鬥過後,南朝軍口渴如燒,竟無一滴水入喉!乾渴到什麼程度? 受傷的士卒,居然不流血! 幾日後,又是一輪猛攻,關隘終於陷落。毛德祖被俘,寧死不屈,被殺。此公之善戰,之壯烈不下於歷代任何一個忠貞之士,可歎史書中竟未給其專門列傳。

5.釣魚城之戰——于介、張鈺、王堅率2萬士兵堅守釣魚城20餘年,擊斃蒙古大汗蒙哥,讓遠征歐洲的蒙古大軍回撤,而原本打算率主力進攻伊斯蘭世界最後一個強權埃及的旭烈兀也率主力(留下的一隻偏師被馬木魯克擊敗)回撤蒙古本部助忽必烈爭奪汗位,蒙古貴族集團隨即開始了長期的內部爭戰,再也不復之前的擴張力。釣魚城之戰永遠的改變了世界歷史,歐洲人稱合川釣魚城為“上帝折鞭處”,阿拉伯人則把釣魚城視為拯救了伊斯蘭教世界的聖城,稱其為“東方的麥加”。釣魚城軍民三年不通王命,仍捨生忘死的保衛川東,南宋都已經滅亡了,釣魚城頭宋軍旗卻還在高高飄揚!這份對民族對國家的忠貞與執著,讓世人刮目相看。

領域軍民協同研究 政治/軍事 書籍 ¥66.6 購買

6.江陰八十一日——屍山白骨滿疆場,萬死孤城未肯降!寄語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江陰,與揚州、嘉定這些重鎮比,不過是一座小小的縣城,全城僅九萬多人。被百姓們推舉為守城統帥的閻應元既無一品大學士史可法的十萬大軍,又無三品通政使侯峒曾的地位顯赫,但他居然應全城百姓重托,于二十四萬清兵的大炮、強弩之下,擔當起了九萬平民百姓的指揮官,韃子勸降,他應之曰:大明有投降的將軍,沒有投降的典史(典史只是九品小官)!此戰的悲壯實在是可歌可泣(開頭的那幾句絕命詩是城破後一位女子臨死前寫下的),在八十一天的血戰中,閻應元與全城百姓同仇敵愾,擊斃清軍七萬五千餘人,其中包括三位王爺、十八位元大將(嚴重懷疑資料真偽)。破城之日,閻應元身中數箭投水自盡,被清兵拉出水面後刺斷脛骨呵斥其下跪,他倒地後膝蓋不彎直至氣絕。江陰縣衙,男女大小共四十三人舉火自焚,典吏陳明遇自己持刀與清兵血戰,身負重創,握刀僵立,死時,身子倚在牆邊,屹立不倒。訓導馮厚敦自縊於明倫堂,妻與姊投井死。中書戚勳、諸生許用舉家自焚而死。諸如此類的例子實在太多,就不一一例舉了。江陰小城,城內被屠者九萬七千餘人,城外被殺者七萬五千餘眾,無一降者。戰後清點,全城僅餘老幼53口。

7,看圖片吧

8、庚寅之劫——西元1649年,清順治六年,南明永曆三年,尚可喜被冊封為平南王,率兵南征,次年二月,清軍攻至廣州城下,開始了長達九個月的圍城攻堅。城中百姓攖城自守,男丁上城,女子送飯。守將杜永和督守勤等人多次背城出戰,取得局部勝利,清軍損失慘重,清將尚可福等被擊斃,清軍屍體在攻城地點下堆得幾乎和城牆一樣高。當年十一月,清朝平南王尚可喜與靖南王耿繼茂指揮的清軍在圍城近十個月後,靠收買叛徒范承恩打開缺口,終於攻破了廣州城,惱羞成怒的清軍隨後對據城死守的廣州居民進行了長達十二天的大屠殺。城中頓成人間地獄,屍骨堆積的像山丘和寶塔一樣高,婦女、兒童和老人哭聲震天。有母親被殺之後,所棄嬰兒匍匐屍旁,猶吮其乳,過者無不淚下。十二日後清軍封刀,把剩餘百姓集中起來宣佈赦免,這個地方叫“謝恩裡”,至今猶存。清軍文書的陳殿桂後來寫咗《雄州店家歌》回憶:“家家燕子巢空林,伏屍如山莽充斥。死者無頭生被擄,有頭還與無頭伍。血泚焦土掩紅顏,孤孩尚探娘懷乳。”。戰後收屍,成堆焚化的死難者殘骸堆積得如同山丘,行人在二三裡外望去,如同積雪,最後形成了令後人無比悲痛的大墓——“共塚”。廣州之屠,死難者俞七十萬人。

9、洪都保衛戰一一西元1363年,陳友諒統率60萬水軍,巨艦數百艘,征伐朱元璋。此時朱元璋忙於與東吳的張士誠作戰,無暇西顧。朱元璋給洪都的最高長官朱文正下達了命令:誓死保衛洪都,等待大軍來援! 接到這道命ling後,朱文正一改平裡花天酒地,不務正業的作風,迅速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分配兵力防守各個城門,接下來朱文正和2萬南昌守軍們將要面對的是60萬大軍——當時堪稱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軍隊之一! 為了鼓舞將士,朱文正親自統率自己的親兵,登上城樓作戰。由於洪都將士奮戰死守,陳友諒60萬大軍圍攻85天,長達三個月,都未能攻破洪都城。 之後朱元璋才空出手來,在鄱陽湖大戰中徹底擊敗陳友諒。 正是因為這場長達三個月的洪都保衛戰,朱文正充分發揮了不遜於同時代任何名將的軍事天賦和指揮才能。造就了朱文正人生的巔峰,將他推上了元末明初諸將星的神話舞臺上。

10,看圖片吧

其實還有一個戰役未收入,不收入是因為這場戰役嚴格意義上來講算不上守城戰,除了攻打鐘離,魏軍還在鐘離及其周邊城市同南梁軍進行了規模宏大的會戰),那就是被稱為中國冷兵器史上的最大規模會戰——鐘離之戰,此戰雙方皆號稱百萬。鐘離之戰以南梁大勝北魏而告終,斬俘北魏軍達三十余萬,被北魏視為“百數十年所未之有”。鐘離之戰是北朝對南朝所有軍事行動中挫敗最大,也是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損害北魏國力甚巨。此後國內突發巨變,王朝內部更加衰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