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最珍貴的歷史文獻,卻因財政困難,當做廢紙論斤賣掉

大家在影視劇中應該都看過諸如藏經閣之類的收集寶藏的地方, 就拿藏經閣來說, 天下之武林絕學皆收錄於此, 派武功高強著保守, 閒雜人等一律不能靠近, 冒然闖進者大多不會活著出來。 這便足以看出藏經閣的重要程度。 影視劇歸影視劇, 不過在現實中還真有一個地方, 其保存的東西重要程度絕不下於武林絕學, 那就是明清內閣大庫。

明清內閣大庫檔案到底有多重要, 這樣來說, 其重要程度絕不亞于甲骨文和敦煌遺書。 歷史對於時代的發展當然是至關重要的, 一個民族, 絕對不可以沒有歷史, 歷史文獻更是一個民族的記憶, 後人去瞭解歷史這些歷史文獻作為第一手資料發揮了很大作用。

然而, 在以前人們並沒有充分瞭解到這些文獻的重要性, 常常是將其拿廢紙來對待, 其結果導致了大量歷史文獻的流失。 武林絕學遺傳於世而眾人皆不知,

此可謂大悲也。

明清內閣建立之初, 其地位是相當高的, 從其建築的特點便可看出。 內閣採用磚石結構, 窗子上的柱子均是鐵柱子, 同時還加上了大量的鐵板窗, 說白了和影視劇中藏經閣的裝扮規格大致等同, 這裡到底重要在哪兒?

這裡的東西除了皇帝本人和掌管內閣的官員外,

其他人均無權翻閱。 因為放在這裡的是自明朝以來的機密檔案, 什麼實錄, 居注, 奏摺等數不勝數。 這裡面的好多檔都涉及到歷史的機密, 裡面的古典文獻, 若能翻閱少量, 便也都能博古通今, 因此絕不允許外人翻閱, 而且看管極嚴。

就是這樣一個如此重要和值得保護的地方, 誰也沒想到由於部分官員的愚昧, 無能, 迎來了落寞期。 到清朝末年後, 朝廷對於內閣大庫的重視程度越來越低。 隨著文獻的不斷增多, 再加上建築的年久失修。 這個地方已經放不下檔, 並且部分檔開始有所破壞。 對於如此重要的歷史文件理應儘快修復, 加大保護, 可沒想到愚昧的清朝官員卻將上完冊文獻資料翻出決定焚燒。

就在準備焚燒之時, 這些文獻受到了考古學家羅振玉的賞識, 羅振玉一看這些檔, 頓時大驚, 這可都是極其寶貴的資料, 聖旨, 奏摺數不勝數, 不能燒。 於是這批文件在羅振玉的支持下移交給了當時的國子監。 據說, 當時這些檔足足裝了八千麻袋。

就這樣, 這些文物算是暫時逃過了一劫。 這八千麻袋的文獻著實是一個大數目, 若能都建立一個博物館將其保存起來是相當不錯的。 北洋政府當時確實有此打算。 可沒想到就在建館之初, 北洋政府的教育部門出現了大問題, 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北洋政府隨機決定賣出這些文物,賣出的方式很簡單,當做廢紙論斤稱。

當時紙店的老闆也是喜出望外啊,倘若能從中搜到宋朝文物,在當時一頁紙可是能值一兩黃金的,假如沒有重新造紙自己也不虧。當然,書店主人也並不知道,相當一部分被當做廢紙處理。

這一消息再次傳到了羅振玉耳朵裡,羅振玉馬上用高出三倍的價格將這些文物贖了回來,但是被當做廢紙的八千袋文物自然已經損失嚴重,當時收回來時已經少了十余萬件。後來又經過幾番挫折,幾次倒賣這些文物最終被國家收回,不過收回時已經是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了,八千麻袋的寶藏坎坷的命運同時也是在告誡我們後人,保護文物,義不容辭。

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北洋政府隨機決定賣出這些文物,賣出的方式很簡單,當做廢紙論斤稱。

當時紙店的老闆也是喜出望外啊,倘若能從中搜到宋朝文物,在當時一頁紙可是能值一兩黃金的,假如沒有重新造紙自己也不虧。當然,書店主人也並不知道,相當一部分被當做廢紙處理。

這一消息再次傳到了羅振玉耳朵裡,羅振玉馬上用高出三倍的價格將這些文物贖了回來,但是被當做廢紙的八千袋文物自然已經損失嚴重,當時收回來時已經少了十余萬件。後來又經過幾番挫折,幾次倒賣這些文物最終被國家收回,不過收回時已經是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了,八千麻袋的寶藏坎坷的命運同時也是在告誡我們後人,保護文物,義不容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