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入此門深似海 解密明朝時期的官方妓院——教坊司

唐朝時候, 李世民設立了一個部門名叫教坊, 專門管理宮廷俗樂的教習和演出事宜。 此部門由宦官做部門長官, 從業人員都是宮女, 這些宮女都是些有音樂才能或天賦的人。 教坊負責對她們進行培訓。 朝廷有什麼祭祀活動或者大型宴會, 就會召來這些宮女表演一下才藝, 烘托一下氣氛。

就這樣, 這個機構一直流傳到明朝。 但是到了明朝, 這一部門就改了名稱, 叫做教坊司。 不但名字改了, 部門的性質也發生了變化。 看過電視劇《繡春刀》的朋友, 對此會有一些感性的認識。 可以說, 一旦入了這個行當, 就等於落入人間地獄, 生活品質沒有了任何保障。 這個行當的人員, 除了一部分是招來的以外, 還有兩個重要來源, 一是戰爭抓獲的俘虜人員的妻子和女兒, 二是戰爭搶來的民女。

還有一種情況, 應該屬於特例, 前面不是說, 冤獄遍地嗎, 那些被治罪的官員, 他們的女兒, 也會被逼幹這種行當。 而且這類人特別受教坊司的歡迎, 因為這些大戶人家的小姐都受過良好的教育, 學起音樂來那真是水到渠成。 當然一入此行, 永無出頭之日, 一生只能幹這行, 處於社會的最下層。

這些藝伎中才貌俱佳者, 往往會被官家甚或皇室成員看上, 她們就會成為這些人的娛樂品, 教坊司雖然屬於政府機構, 但是人們都心知肚明, 它不過是一個政府版的妓院而已。 和其他的妓院不同, 教坊司是官辦的, 它隸屬於朝廷戶部, 在一些大城市, 比如京城這樣的地方, 教坊司的老鴇和掌櫃的都有“吏”的身份。

此外, 教坊司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去消費的, 最高級別的教坊司設在皇宮裡, 只做宮廷表演, 其他地方的教坊司, 原則上只接待官員, 有些小地方兒, 比如說縣城的教坊司, 對客人的標準可以降低一些, 但是秀才功名也是必須的了, 否則教坊司有權拒絕為客人提供服務。 教坊司既然是政府部門, 當然要受朝廷庇護。 很多從業者不堪忍受這種生活, 試圖反抗, 但是她們的命運往往會更慘, 而會被直接賣到妓院, 或者賣給大戶土豪當僕人。

所以在當時, 女性一旦入了這一行, 就開始了非人的生活。 她們有一個很流行的名號——藝伎。

(全文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