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與諸葛亮一同受劉備白帝城托孤,後來被諸葛亮貶為平民

劉備白帝城托孤, 可不只托給諸葛亮一人, 其實這才是符合正常情況的。 權力總要有制約才行。 劉備托孤的另外一個人名叫李嚴。

下來寶哥給大家講一講這個人。

李嚴很有才幹, 本是劉璋的手下。 當劉備進入蜀地後, 李嚴率軍投降。 劉璋無能, 當時投降劉備的人挺多。

劉備佔領益州之後, 任命李嚴為犍為太守、興業將軍。 李嚴與諸葛亮、法正等人一起制定了《蜀科》, 也就是蜀國的憲法。 後來, 劉備又加封李嚴為輔漢將軍。

西元222年, 劉備夷陵之戰慘敗, 李嚴被召回白帝城永安宮, 擔任尚書令。 劉備臨終前, 李嚴與諸葛亮一起受詔輔佐劉禪。 李嚴任中都護, 統領內外軍事, 鎮守永安。

劉禪登基後不久, 李嚴為了巴結諸葛亮, 就慫恿諸葛亮接受九錫、進爵稱王。 結果諸葛亮很反感這一套, 對李嚴嚴加駁斥。 從此, 二人便產生了嫌隙, 開始貌合神離。

西元226年, 諸葛亮準備從漢中北伐曹魏,

讓李嚴離開江州, 到漢中來鎮守, 結果李嚴推脫不去, 還要求諸葛亮劃一個巴州區, 自己做巴州刺史。 諸葛亮非常生氣, 沒有答應。

西元230年, 曹魏大司馬曹真三路來襲, 諸葛亮再次要求李嚴率部來漢中。 李嚴這時又耍了個花招, 他放出謠言, 說司馬懿準備用高官厚祿來誘降他。 諸葛亮火眼金睛, 知道他是什麼意思。

但諸葛亮還是以大局為重, 升任李嚴為驃騎將軍, 又讓李嚴兒子李豐接替了他在江州的事務。 這樣李嚴才願意去到漢中。 到了漢中之後, 諸葛亮又讓李嚴管理丞相府的事務, 表現出絕對信任。

諸葛亮在前線帶兵打仗, 李嚴在後方督運糧草。 西元231年夏秋交替之際, 陰雨連綿, 李嚴督辦不利, 糧草沒能正常供給。

李嚴就派人給諸葛亮傳話, 讓諸葛亮撤兵。 蜀軍糧草將盡, 諸葛亮只好班師。

此時李嚴又故作驚訝, 逢人就說:“現在糧草充足, 運輸正常, 丞相為什麼要撤兵呢?”意在製造推卸責任的輿論。

這下諸葛亮徹底怒了, 上奏彈劾李嚴, 把李嚴老賬新賬全都搬了出來。 說李嚴在先帝駕崩之後, 從不考慮國家大事, 只想著自己那點私事, 先是要作巴郡刺史, 沒有得逞, 又製造謠言為自己謀取利益, 現在延誤軍機反而顛倒是非, 這種人時間長了肯定要給國家帶來禍患。

於是李嚴被廢為民。

被廢後的李嚴認為諸葛亮還會再起用他, 於是就巴巴地等著, 結果等了兩年之後, 諸葛亮病逝了。 李嚴覺得自己再也沒有出山的機會, 臭名也將被記載於歷史柱上,

於是心懷激憤, 發病而亡。

這正是:

受託重臣有李嚴, 不思國事愧先皇。

是非顛倒惹丞相, 被貶為民憤而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