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來自央廣的聲音——兩岸血脈親情切不斷

台商林盛章的父親是從福建省東山縣去臺灣的國民黨老兵。 30年前, 兩岸隔絕, 父親想往東山老家寄一封家書、一張照片, 都是奢求。

如今, 林盛章和27歲的兒子回到東山老家, 攜手創業, 兩岸血脈親情切不斷。

《系列訪談:親歷兩岸民間交流30年》:台商每年帶孩子回東山老家祭祖。 央廣記者穆亮龍採訪台商林盛章先生。

記者:林先生, 今年是兩岸1987年11月份開放去台人員30周年, 您的父親也是東山人, 也是跟著當時的國民黨軍隊去的臺灣, 1987年以前也沒有回來過?

林盛章:1987年之前都沒有回來過。

記者:您今年應該50歲有嗎?

林盛章:我55。

 記者:您出生是在?

林盛章:我1962年。

 記者:那時候其實到1987年已經是25年了, 1987年的時候25歲, 那時候對父親、對家鄉的一些感覺, 各方面那種思念可能都比較清楚了。

林盛章:非常清楚, 因為我小的時候, 從小像類似一個眷村長大, 周圍全部都是有一些東山人,

一些外省人都居住在一起, 那時候思想很重, 我們小時候都看, 我講我爺爺奶奶、祖父祖母, 沒有辦法聯繫, 他都通過新加坡的一些親戚帶著書信, 下去聯繫。 我印象中很深, 我爸爸為了寄一張照片, 我那時候差不多是七歲, 我弟弟是五歲, 還有一個三歲, 我家三兄弟, 照一張全家福的照片, 寄來東山。

記者:您那時候五歲?

林盛章:我那時候六歲, 差兩歲, 一個六歲, 一個四歲, 一個兩歲, 我弟弟, 我媽媽抱著一個光頭這樣。 為了那一張照片, 還托新加坡有人到臺灣去, 帶著這個書信到福建東山, 我聽我爸爸講說, 我奶奶看到那一張照片, 一直哭泣, 因為我爺爺很早就過世了, 我爸爸沒有幾歲, 我爺爺就去世了, 我爸爸很思念我奶奶,

只有她一個人在生活, 剩下侄子那邊在照顧我奶奶, 這種感情我們能體會出我爸爸很想念家, 很想念東山的奶奶, 寄了一張相片, 在她生前有看過, 那張照片我們家還保存著。

記者:當時您經常會看到您的父親對家鄉的那種思想, 有什麼表現能看出來嗎?

林盛章:跟我媽媽時常提起老家東山這邊的情況, 經常提起, 還有一些老鄉聚在一起, 都會講東山一些往事, 因為他在金門服役, 當了十年的兵, 到臺灣。

記者:是在臺北嗎?

林盛章:在臺北, 感覺沒有希望回來大陸了, 一直非常想念, 只好落地生根, 娶我媽媽。

記者:還沒請教您父親名諱是?

林盛章:林海南。

記者:現在還在世嗎?

林盛章:不在了。

記者:當時他走的時候, 離開大陸年齡是?

林盛章:19歲。

記者:那時候還沒成家吧?

林盛章:在這邊還沒成家。

記者:成家的時候在臺灣, 年齡得有40歲?

林盛章:我爸爸成家的時候30幾歲, 我是1962年生的。

記者:1987年前夕, 我們現在看到一些電視的畫面, 包括一些圖片能看到, 當時我記得是何老先生那個臺灣老兵說“我要回家”, 背後寫著字, 那種場景你當時見過嗎?走上街頭去申請。

林盛章:那是走上街頭了, 媒體報的不是很多。

記者:那個您見過嗎?

林盛章:有印象。

記者:在那個時間段, 您的父親有沒有一些情緒的變化?或者也參與這樣的行動?

林盛章:是有那個情緒, 當時臺灣那邊也是在戒嚴, 也不能講太多, 那一張照片都是我發的, 第一次來東山人家拍的, 你看那個情景, 那個眼神, 那是非常感動。

記者:你看後面門上的門楣, 寫的對聯上還特別應景, 春意盎然。

林盛章:這個是在梧龍村村部裡邊的, 這些老的很多都不在了。

記者:這是哪一年?

林盛章:1988年過來。

記者:當時他在準備來的時候, 做的準備工作你還記得嗎?

林盛章:有, 他非常興奮, 當時因為可以領台幣20萬, 非常興奮, 準備要買金子, 帶一些東西, 都有充分的準備。 我們有成立一個同鄉會, 隨時都在同鄉會裡面討論, 各家有人先回去, 有什麼親戚。

記者:最後真正成形的時候, 是他一個人回來的?

林盛章:第一次他, 還有一些鄉親, 因為東山很多鄉親。

記者:都在一起回來, 家裡人第一次還沒有跟他一塊過來?

林盛章:我媽媽好像第二次跟他一起來, 隔年又來了, 來了很多次。

記者:第一次來了又回去之後,跟你們怎麼講的呢?

林盛章:跟我們不會講,因為我們從小時候,爸爸都跟你交代說,你是福建東山梧龍村,你的祖籍在那邊,我們小時候都這麼跟你講,即使我沒辦法帶你回去,你也要認得老家,我印象都很深。

記者:當時您的父親寄一張全家福到大陸來,大陸的家人有沒有也寄一些照片到臺灣去?

林盛章:沒有,那時候都沒辦法,因為我現在要找尋我奶奶的照片也找不到。

記者:當時您父親回來探親的時候,您的奶奶還在世嗎?

林盛章:不在,因為接到照片以後,好像隔年以後亡身了。

記者:他回到東山來探親的時候,家裡還有些什麼人呢?

林盛章:家裡一些侄兒。

記者:他的兄弟還在嗎?

林盛章:兄弟都不在了。

 記者:也不在了,也很遺憾,都沒見上。

林盛章:有一些老輩的,還是有見一些人,1988年的時候還有見一些人。

記者:有沒有也帶著你們這些,對您父親來說一些晚輩,到爺爺奶奶的墳前去祭掃一下有沒有?

林盛章:因為我現在住在東山,連續兩年、三年清明的時候,我都祭拜。

記者:當然您的父親跟東山這邊的家人,侄子,親戚,肯定感情是比較深的,我們從這個照片也能夠看出來,像您這一代,包括您的後代,你現在應該也成家,有孩子了。

林盛章:有,我小孩都很大了。

記者:年輕的這一代,他們後代之間這種親情還有嗎?是不是淡了還是濃了?

林盛章:我的感覺沒那麼濃,因為我們這一代還有感覺,我感覺我兒子對祖籍這邊,我現在帶一個小兒子過來這邊。

記者:有多大了?

林盛章:27歲。

記者:工作了。

林盛章:現在跟我一起工作。我會帶他去祭祖,帶他去老家走走看看。

記者:也是想讓他把這個心情血脈能傳承下去。

林盛章:這個血脈肯定要傳的,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還有血統都是存在的,那改變不了的,那個切不斷,這個血緣怎麼去切,我們的祖先是在這邊,幾千年的,這種血脈傳承下來,切不斷,真的是切不斷。

記者:他願意到大陸來工作嗎?

林盛章:因為這個平臺比較小,大陸市場很大,結果他的思維說這邊要做的比較單調一點,他想再拓展一些,因為現在東山縣的經濟發展不像大城市那麼發達。

記者:第一次來了又回去之後,跟你們怎麼講的呢?

林盛章:跟我們不會講,因為我們從小時候,爸爸都跟你交代說,你是福建東山梧龍村,你的祖籍在那邊,我們小時候都這麼跟你講,即使我沒辦法帶你回去,你也要認得老家,我印象都很深。

記者:當時您的父親寄一張全家福到大陸來,大陸的家人有沒有也寄一些照片到臺灣去?

林盛章:沒有,那時候都沒辦法,因為我現在要找尋我奶奶的照片也找不到。

記者:當時您父親回來探親的時候,您的奶奶還在世嗎?

林盛章:不在,因為接到照片以後,好像隔年以後亡身了。

記者:他回到東山來探親的時候,家裡還有些什麼人呢?

林盛章:家裡一些侄兒。

記者:他的兄弟還在嗎?

林盛章:兄弟都不在了。

 記者:也不在了,也很遺憾,都沒見上。

林盛章:有一些老輩的,還是有見一些人,1988年的時候還有見一些人。

記者:有沒有也帶著你們這些,對您父親來說一些晚輩,到爺爺奶奶的墳前去祭掃一下有沒有?

林盛章:因為我現在住在東山,連續兩年、三年清明的時候,我都祭拜。

記者:當然您的父親跟東山這邊的家人,侄子,親戚,肯定感情是比較深的,我們從這個照片也能夠看出來,像您這一代,包括您的後代,你現在應該也成家,有孩子了。

林盛章:有,我小孩都很大了。

記者:年輕的這一代,他們後代之間這種親情還有嗎?是不是淡了還是濃了?

林盛章:我的感覺沒那麼濃,因為我們這一代還有感覺,我感覺我兒子對祖籍這邊,我現在帶一個小兒子過來這邊。

記者:有多大了?

林盛章:27歲。

記者:工作了。

林盛章:現在跟我一起工作。我會帶他去祭祖,帶他去老家走走看看。

記者:也是想讓他把這個心情血脈能傳承下去。

林盛章:這個血脈肯定要傳的,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還有血統都是存在的,那改變不了的,那個切不斷,這個血緣怎麼去切,我們的祖先是在這邊,幾千年的,這種血脈傳承下來,切不斷,真的是切不斷。

記者:他願意到大陸來工作嗎?

林盛章:因為這個平臺比較小,大陸市場很大,結果他的思維說這邊要做的比較單調一點,他想再拓展一些,因為現在東山縣的經濟發展不像大城市那麼發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