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非凡的一年有看頭|2017年 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們的生活更好了……

無論是對於全黨全國還是濟南而言, 2017年都是極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 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系統全面總結了過去五年我們國家取得的非凡成就, 對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進行了科學謀劃;

這一年, 濟南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勝利召開, 確定了今後五年的奮鬥目標, 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市領導班子;

這一年, 濟南按照“453工作體系”的總體規劃, 保持堅定的發展定力, 咬定青山, 攻堅克難, 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成績, 四個中心建設全面加速、五項重點工作成績斐然、三大攻堅戰成效顯著。

為進一步凝聚共識、形成合力, 為全市上下、各條戰線的建設者們鼓勁加油, 營造昂揚向上、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從12月5日開始, 濟南電視臺《濟南新聞》與天下泉城新聞用戶端共同推出系列報導——《非凡的一年有看頭》。

本期聚焦《構建大扶貧格局 打贏脫貧攻堅戰》。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 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今年以來, 濟南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新時期扶貧開發戰略思想, 堅持以算清脫貧“四本賬”為核心, 堅持以“N+扶貧”為路徑, 以問題導向, 聚焦薄弱環節, 努力推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

商河縣玉皇廟鎮富常村, 是市級貧困村。 村內老人、婦女居多, 今年為幫助貧困戶脫貧, 村裡辦起了扶貧加工點, 通過引導勞動密集企業進村, 為貧困戶提供合適的就業崗位。

商河縣玉皇廟鎮富長村第一書記 劉俊棟:

我們爭取的一個包裝企業, 主要是從事手提袋加工, 也可以在這裡集中幹, 如果你腿腳不方便的話也可以在家裡幹。

楊振紅是村裡的貧困戶, 丈夫身患殘疾,

一家人生活困難。 得益于扶貧加工點的建立, 楊振紅有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村民 楊振紅:

以前人家都出去打工去,我也出不去,有了這個扶貧項目,在家裡就可以幹這個活,也不累,一個月能賺一兩千塊錢,挺好的。

今年,為了吸引更多的企業進村,商河縣出臺了一系列扶貧優惠政策。

商河縣扶貧辦 社會扶貧組 組長 賀金亭:

鼓勵企業到貧困村設立扶貧加工點,對企業吸納一名貧困人口就業的,由扶貧部門給予5萬元的富民生產貸貼息貸款,由人社局給予1000元的政策獎勵,截至目前,我縣共設有扶貧加工點47個,已吸納貧困人口702人就業。

在濟陽縣回河鎮吳寨村,不少貧困戶正忙著收穫蔬菜。

吳寨村是市級貧困村,過去村集體收入為零,去年第一書記趙軍來到吳寨村,把貧困戶撂荒的土地流轉起來,爭取扶貧資金40萬元建立了4個蔬菜大棚。

濟陽縣回河鎮吳寨村第一書記 趙軍:

為了解決群眾種地難的問題,流轉了30畝地,每畝地是1000元,這個大棚裡面種了十幾樣蔬菜,有黃瓜、茄子、豆角等,給消費群體更多的選擇性,很受消費者的歡迎,每年年收益達到五萬元。

濟陽縣回河鎮吳寨村貧困戶 彥於英:

以前一畝地也就賺400多塊錢,現在給1000多塊錢,在這裡打工一個月2000塊錢,年底還有分紅,多好啊。

受身心障礙、勞動能力受限等原因,殘疾人是貧困人口中幫扶難度最大、返貧率最高的群體。今年以來濟南市不斷加強對這類群體的精准幫扶。

2年前,市民陳學武突發腦出血,全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當地殘聯部門帶著街道康復指導醫生上門為他做康復指導,並為他配備了多功能護理床、防褥瘡床墊等。

陳學武的兒媳 王洪美:

原來的時候我爸躺在床上,我和我媽也不好護理,有這個多功能護理床之後特別方便 ,可以坐起來,可以翻身,洗腳洗頭都挺方便,醫生也定期來家裡做指導,幫助我們做康復。

今年,市殘聯還通過實施社保兜底脫貧、教育培訓脫貧、就業創業脫貧等六大工程,為殘疾人貧困戶提供精准服務。

截至目前,濟南市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已由最初的10192人減至678人,實現了90%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的脫貧目標。

2017年,濟南市努力推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實落地,投入1.7億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290個,覆蓋貧困人口9500多戶、2萬多人。制定出臺醫療、教育等精准扶貧政策,通過醫療扶貧幫扶2萬多人,有6706名貧困學生享受到教育資助。有204個貧困村實施街巷硬化,151個貧困村完成引水安全改造,101個貧困村完成村莊綠化,截至目前濟南市已圓滿完成年初確定的1.56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和341個貧困村摘帽退出任務,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

濟南市扶貧辦主任 吳興金:

明年我們將基本完成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脫貧退出的任務,今後三年我們集中精力做好工作,已經穩定脫貧的千方百計增加他們的收入,脫貧還不穩定的通過各種政策的惠及讓他們能夠穩定脫貧,對於那些新加入的要加大力度,幫助他們儘快脫貧,落實好黨提出來的在小康路上不讓每一個貧困戶掉隊的目標。

天下泉城·濟南新聞 記者 亞楠 高飛 喬然 曲戰華

以前人家都出去打工去,我也出不去,有了這個扶貧項目,在家裡就可以幹這個活,也不累,一個月能賺一兩千塊錢,挺好的。

今年,為了吸引更多的企業進村,商河縣出臺了一系列扶貧優惠政策。

商河縣扶貧辦 社會扶貧組 組長 賀金亭:

鼓勵企業到貧困村設立扶貧加工點,對企業吸納一名貧困人口就業的,由扶貧部門給予5萬元的富民生產貸貼息貸款,由人社局給予1000元的政策獎勵,截至目前,我縣共設有扶貧加工點47個,已吸納貧困人口702人就業。

在濟陽縣回河鎮吳寨村,不少貧困戶正忙著收穫蔬菜。

吳寨村是市級貧困村,過去村集體收入為零,去年第一書記趙軍來到吳寨村,把貧困戶撂荒的土地流轉起來,爭取扶貧資金40萬元建立了4個蔬菜大棚。

濟陽縣回河鎮吳寨村第一書記 趙軍:

為了解決群眾種地難的問題,流轉了30畝地,每畝地是1000元,這個大棚裡面種了十幾樣蔬菜,有黃瓜、茄子、豆角等,給消費群體更多的選擇性,很受消費者的歡迎,每年年收益達到五萬元。

濟陽縣回河鎮吳寨村貧困戶 彥於英:

以前一畝地也就賺400多塊錢,現在給1000多塊錢,在這裡打工一個月2000塊錢,年底還有分紅,多好啊。

受身心障礙、勞動能力受限等原因,殘疾人是貧困人口中幫扶難度最大、返貧率最高的群體。今年以來濟南市不斷加強對這類群體的精准幫扶。

2年前,市民陳學武突發腦出血,全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當地殘聯部門帶著街道康復指導醫生上門為他做康復指導,並為他配備了多功能護理床、防褥瘡床墊等。

陳學武的兒媳 王洪美:

原來的時候我爸躺在床上,我和我媽也不好護理,有這個多功能護理床之後特別方便 ,可以坐起來,可以翻身,洗腳洗頭都挺方便,醫生也定期來家裡做指導,幫助我們做康復。

今年,市殘聯還通過實施社保兜底脫貧、教育培訓脫貧、就業創業脫貧等六大工程,為殘疾人貧困戶提供精准服務。

截至目前,濟南市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已由最初的10192人減至678人,實現了90%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的脫貧目標。

2017年,濟南市努力推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實落地,投入1.7億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290個,覆蓋貧困人口9500多戶、2萬多人。制定出臺醫療、教育等精准扶貧政策,通過醫療扶貧幫扶2萬多人,有6706名貧困學生享受到教育資助。有204個貧困村實施街巷硬化,151個貧困村完成引水安全改造,101個貧困村完成村莊綠化,截至目前濟南市已圓滿完成年初確定的1.56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和341個貧困村摘帽退出任務,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

濟南市扶貧辦主任 吳興金:

明年我們將基本完成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脫貧退出的任務,今後三年我們集中精力做好工作,已經穩定脫貧的千方百計增加他們的收入,脫貧還不穩定的通過各種政策的惠及讓他們能夠穩定脫貧,對於那些新加入的要加大力度,幫助他們儘快脫貧,落實好黨提出來的在小康路上不讓每一個貧困戶掉隊的目標。

天下泉城·濟南新聞 記者 亞楠 高飛 喬然 曲戰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