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70萬關東軍策劃全殲百萬蘇軍?600萬我軍要用這招絞殺蘇軍

我們來做個假設, 如果二戰不是在8月15日結束而是10月15日結束, 關東軍到底想怎麼對付蘇軍?實際上在遠東戰役, 關東軍的計畫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後來這套計畫讓我軍在60年代百萬蘇軍屯兵北方的時候很受啟發。

日本人自己知道日本對蘇聯沒有戰略優勢, 只能層層防禦, 戰術反擊, 儘量拉長戰線, 遲滯和消耗對手, 最終讓蘇聯後勤崩潰, 因為比較西伯利亞鐵路太漫長脆弱, 在遠東的蘇聯人口也只有400萬。

日本知道在諾門檻戰役, 蘇軍為了準備最後反擊的數萬噸物資, 已經發揮了當時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最大運力, 這裡是蘇聯最大的短板。 那麼, 日軍就放棄在邊境的各個要塞和城市, 只留下少數滯留部隊。

放蘇聯的機械化軍團進來, 拉長蘇聯的後勤線路, 遠離西伯利亞大鐵路。 然後在圖門、錦州、通化等鐵三角地區建立山區軍級大縱深陣地與蘇軍打消耗戰, 層層抵抗, 慢慢的退入到半島北部山區。

當蘇軍徹底後勤脫離的時候, 日軍就從側翼發動反攻。 實際上的遠東戰役也確實如此, 蘇軍第6坦克集團軍在8月12日的時候就已經因為缺乏油料而在原地待命了, 蘇軍1個坦克集團軍前進250公里,

就需要5000輛卡車運輸油料和物資。

日軍計畫據守沿途交通要點, 伺機襲擊蘇軍後勤線路, 當蘇軍前進到500公里以上的時候, 因為嚴重缺乏卡車就會後勤出現崩潰, 因為在東北沒有蘇軍進攻歐洲時那樣發達的鐵路系統和油料食品補給。

當時, 關東軍已經在調動關內日軍和本土日軍航空兵,

到時候的反擊日軍將會出動多個航空師團打擊蘇軍的後勤和裝甲部隊, 以掩護陸軍的防禦和反擊。 只是戰爭剛剛爆發不到1周, 蘇軍主力還沒突破黑龍江戰爭就結束了, 這一切計畫也就沒有用上。

其實在8月15日日軍投降的時候,

蘇軍後貝加爾方面軍等已經嚴重與後勤脫節, 後來蘇軍在8月15日以後前進是當地投降的日軍提供的補給和燃料。 在60年代我軍找出了這些計畫, 但是把主陣地放在了更深遠的錦州和張家口, 以更大程度上突出蘇軍機械化部隊的後勤缺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