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的第一大都市,比首都長安還強,為何在近代衰敗了?

在電視劇大清鹽商中, 有一個著名的說法, 一揚二益。 也就是說, 天下有兩個大都市, 一個是揚州, 另一個是成都。 在古代歷史中,

文人騷客關於揚州的詩句比比皆是, 例如煙花三月下揚州等等。 也就是說, 在古代文明之下, 揚州的地位非常高。 但是進入近代之後, 揚州卻開始逐步衰敗了。 目前, 揚州在江蘇各市的經濟排行中僅僅排第八名。

揚州在隋朝時期就已經成為大都市之一,

隋煬帝楊廣就非常喜歡揚州, 當時揚州被稱為江都。 揚州之所以有這樣的地位, 其實和大運河有很大的關係。 揚州是大運河的中轉站, 當時通過揚州轉運的貨物堆積如山, 各地的客商絡繹不絕。 這大大刺激了揚州的經濟發展, 從隋朝開始, 一直到清朝, 揚州都是大都市。 即使在明末經歷大浩劫之後, 揚州仍然可以迅速復興, 再次成為大都市。 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依靠運河, 就像現在的鐵路城市一樣。

除了大運河之外, 還有一個條件就是兩淮食鹽。 在中國古代社會, 西北地方的青鹽還沒有進入中原市場, 百姓們都是依靠海鹽。 揚州就是食鹽的集散地和轉運地, 揚州鹽商當時赫赫有名。 食鹽的利潤很大, 這也刺激了揚州的經濟發展。 那些鹽商揮金如土, 連朝中的官員都需要這些鹽商。 直到清朝中期, 揚州也是大都市, 可是與蘇州、江寧並駕齊驅。 但是在進入近代之後, 作為大都市的揚州卻迅速衰敗了。

在進入近代之後, 揚州衰敗的原因很多。 其中很大的一個因素就是運河的作用下降, 在清朝末期, 雖說航海水準的提高。 海運的作用提高, 而且海運的運輸量非常大, 這遠遠超過了內河漕運。 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 內河漕運開始全面衰敗。 這對揚州的影響非常大, 揚州的地位已經開始逐步下降。 除了運河作用的下降之外,

還有就是鐵路的積壓。 在清朝末期, 清朝開始修建津浦鐵路, 但沒有從揚州通過。 由於沒有鐵路的帶動, 揚州的地位進一步下降。

揚州自身沒有多少工業, 只是依靠鹽業。 但是在20世紀, 西北地方的青鹽開始進入市場。 西北的青鹽儲量非常大, 而是價格比淮鹽低了很多。 就這樣,淮鹽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曾經赫赫有名的鹽商,也退出了歷史舞臺。就這樣,在近代歷史中,蘇州、上海等城市迅速發展,而揚州逐步衰敗了。曾經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大都市,現在變得默默無聞。

目前,揚州的經濟總量在江蘇省內排名第八。揚州的經濟總量在4000億的級別,蘇州幾乎是揚州的4倍。揚州在江蘇的地理位置非常好,正好處於江蘇中部。但鐵路交通並不特別發達,小編的一個大學同學是揚州人。當年他上學時,一般都是先坐汽車去南京,然後再坐火車。明天小編給大家講一下山西太原的故事,太原當年也是大都市之一。

就這樣,淮鹽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曾經赫赫有名的鹽商,也退出了歷史舞臺。就這樣,在近代歷史中,蘇州、上海等城市迅速發展,而揚州逐步衰敗了。曾經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大都市,現在變得默默無聞。

目前,揚州的經濟總量在江蘇省內排名第八。揚州的經濟總量在4000億的級別,蘇州幾乎是揚州的4倍。揚州在江蘇的地理位置非常好,正好處於江蘇中部。但鐵路交通並不特別發達,小編的一個大學同學是揚州人。當年他上學時,一般都是先坐汽車去南京,然後再坐火車。明天小編給大家講一下山西太原的故事,太原當年也是大都市之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