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郭沫若說過的一句話,竟道出了秦始皇死亡的實情!

西元前210年, 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東巡途中, 秦始皇死於何因史學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一說死於疾病, 一說死於非命。

持死於疾病說的,

認為秦始皇早年患過結核性腦膜炎, 後又得過癲癇病, 並經常發作。 西元前218年, 秦始皇東巡時在陽武博浪沙遭人行刺, 身後的一輛副車被刺客用重錘砸碎。 隨後又發現了刻有”秦皇帝死而地分“的隕石出言“今年祖龍死”的“仙人”。 秦始皇很迷信, 這些現象, 使他感到恐懼不安。 為了消災避難, 尋找長生不老藥, 秦始皇聽從了一名相蔔者的建議, 進行了第五次巡遊。 但這次巡遊不僅沒有使他消災和獲得長生不老之藥, 反而是他由於勞累和緊張引發了癲癇病。 犯病時, 他的頭部重重地撞到了車內用來消暑的青銅冰鑒上, 腦部受到撞傷, 導致結核性腦膜炎復發, 雖經御醫全力搶救, 但終因醫療條件限制, 最後死於沙丘。

保持死於非命之說的, 原科學院院長、著名史學家郭沫若為代表。 郭沫若以為, 秦始皇在巡遊途中突發了癲癇病, 頭部重創引發結核性腦膜炎, 但這種病絕不會在幾天之內就致人死亡, 兒子可以維持兩三周時間, 這段時間終於可以回到咸陽。 郭沫若認為,

秦始皇是被他小兒子胡亥害死的。 郭沫若分析, 當時秦始皇雖然病重, 但意識很清楚, 為了穩定秦王朝, 親筆寫下了傳位長子扶蘇的遺詔, 讓趙高派人送給遠在上郡的扶蘇, 而趙高卻與李斯密謀傳位給胡亥, 並將遺詔改為“賜死扶蘇、蒙恬”。

但當時他們還怕秦始皇再次醒來,

所以沒有立即篡改的遺照送出去。 可當他們第二天見秦始皇時, 發現秦始皇已死去多時, 右耳留著黑血, 身子都僵硬了。 郭沫若認為這是胡亥害怕夜長夢多, 擔心趙高、李斯發生動搖而下的毒手, 很可能是將一根長三寸的鐵釘從秦始皇的右耳釘入腦中, 致其死亡。 這件事李斯和趙高事先也不知道!

這兩種觀點至今尚無定論。 不過人們對解開此謎充滿信心, 因為據考察秦始皇陵有沒有受破損, 秦始皇遺體尚在, 而且墓中大量的水銀形成的水蒸氣, 對遺體有冷凝防腐作用。 在秦始皇陵發掘時, 不僅秦始皇死亡之謎可以解開, 而且, 還可能看到秦始皇入葬時的儀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