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去沖繩,不為刷簽證,只為滿足自己吃吃吃的心

以為沖繩只是個海島?那你一定不是吃貨。 我們的美食達人葉醬原本也不過為了刷三年簽才去的沖繩, 卻意外發現這裡的牛肉可是神戶牛的祖上,

而野豬肉吃在嘴裡更是鮮活得仿佛還在深山老林蹦躂。

文、圖/葉醬

因為深深熱愛京都范兒的日本, 沖繩在我眼裡, 一直就是個膚淺的海島而已。

咋咋呼呼的遊輪團從這裡上岸, 背著巨大帆船板的水上運動愛好者刷刷而入, 托運了山地車的騎行隊伍絡繹不絕……無論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 沖繩都是度個溫暖甜蜜小長假的好地方。

我的目的, 則更為單純, 僅僅是為了來刷個日本三年簽而已。 然而, 我似乎低估了它的好吃程度。

離島碼頭

━━━━━

為什麼要去沖繩刷簽證?

2012年, 日本開始實行三年多次往返簽證, 第一次需要在沖繩或東北三縣(宮城、福島、岩手)住宿一晚, 啟動後即可使用, 這幾年政策進一步放寬, 青森、山形、秋田三縣也列入了名單中。

在日本旅行新手的計畫表上, 東北六縣通常是冷門之中的冷門。 一來交通不便, 國內直飛航班少, 從日本轉機或轉新幹線的花費也很高;二來瞭解少, 若非資深日飯, 很難玩得深入有趣, 特意拐過去刷簽證也不太合理。

大多人的沖繩是度假的調調

沖繩就不同了。 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都有直飛航班, 有心能淘到往返1000左右含稅機票, 香港甚至還可以直飛離島, 不過1個多小時的飛行, 對假期不多的上班族來說, 就是分分鐘去後花園度週末的節奏。

日本電影《怒》也在沖繩取景

旅行成本那麼低, 遊客一多, 什麼奧特萊斯、步行街、土特產店紛紛開起來。 去之前早聽聞那霸是個無趣的商業城市, 坑爹不至於, 無聊是肯定的。

在做了一些小功課之後, 我決定要在“覓食”上另闢蹊徑逛沖繩。

瘋狂的土產店

━━━━━

聽說神戶牛肉的祖先, 來自沖繩

神戶牛肉的名字已經聽得耳朵起繭,資深一點的和牛愛好者早就開始探索松阪牛、飛騨牛、近江牛、米澤牛、佐賀牛等地方名牛。那麼,沖繩的石垣牛又是什麼來頭呢?

真要說起來,石垣牛可是神戶牛肉的祖上。嚴格來講,它是在沖繩縣八重山諸島長大的黑毛和牛。石垣島屬於低維度的亞熱帶,日照充足,草木肥美,水質優良,育牛的環境簡直完美。

石垣牛肉壽司

來自石垣的優秀牛犢,自然會對外輸送——在三重縣松阪演變成松阪牛,在兵庫縣化為但馬牛——因而,石垣牛可稱得上是神戶牛肉的來源。

和牛上裡脊

在本地飼養20個月以上,並擁有八重山諸島的飼養登記書和血統證明書,才可以稱之為石垣牛。

2000年在沖繩舉辦的西方首腦峰會晚宴上,石垣牛作為主菜登場後一舉成名,現在的那霸市,隨處都能看到高舉石垣牛牌子的烤肉店、牛排店、甚至居酒屋,當然,踩坑的可能性也不小。

於是我索性買了張飛石垣島的機票,50分鐘後,就可以上島一嘗石垣牛的精彩了。

石垣島的烤肉店

Tabelog上評分第一的烤肉店正在連休中,索性放棄按圖索驥,讓房東推薦了一家他最中意的餐廳——石垣牛MARU。店外牆被竹籬和花壇圍繞,從一扇低調的窄木門進去,仿佛進入了蜷川實花的世界,濃豔的吉原風色彩,巨大的金魚在屏風上游著,在這樣的地方烤牛肉吃,有點迷幻。

判斷一家烤肉店是否合格,點一盤牛舌來看看准沒錯。餐廳打工的高中生小姑娘細心提醒我,“一定要先擠檸檬汁上去再烤哦!”牛舌用鹽、蔥、酸和黑胡椒調味,烤完表現很優秀,毫無腥味,極富彈性和嚼勁。

牛舌

店家的本日推薦不可錯過,ランプ(靠近屁股的紅肉),比起普通的紅肉更柔軟、口感也更清爽,連小朋友都很容易入口的一個部位,就是千萬不能烤過頭,否則風味會大減。

靠近屁股的紅肉

石垣牛クラシタ(肩裡脊),夾在頭和肉眼中間,沒有肉眼的脂肪含量那麼多,但是肉質細膩,厚切成5釐米左右的正方形小塊,用醬汁和芝麻稍微醃制過後,和沖繩名物苦瓜一起呈上來。

肩裡脊

對我來說,這一部分瘦肉和脂肪的比例恰到好處,脂肪的香氣沒有喧賓奪主,瘦肉則擁有豐滿甘甜的風味,用入口即化一詞有點兒俗,這麼說吧,就好像把舌頭丟進了一個肉香滿溢的木桶裡洗溫水浴、做馬殺雞。

有什麼比這樣一塊平衡感極佳、毫無負擔的肉更令人舒服和放鬆呢?

肩裡脊

━━━━━

真正好吃的豬,一定在深山老林裡

從石垣島搭渡輪到更荒涼的西表島,作為琉球列島中的第二大島,這裡僅居住著2000人,生活著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山貓,屬於日本指定的自然保護區,沿途都能看到牧場裡悠閒吃草的黑毛牛、路邊迷途的羊羔,還有大片綠色的亞熱帶植物。

西表島

如冷酷仙境一般的小島,沒有便利店和餐廳,唯一的選擇是酒店門口的KITCHEN inaba——存在於世界盡頭的小飯館,會提供什麼奇妙料理?

服務生拿過一塊小黑板,上面寫著當日推薦菜,野豬內臟湯、紅燒豬肉蓋飯,可惜很期待的“拍生豬肉”賣完了。看到島上的生態環境,就明白這豬肉一定不會差,內臟和白蘿蔔、野菜同煮,吊出濃濃的山野氣息。

野豬湯

油光埕亮的紅燒五花肉配上細辣椒絲和蔥絲,沒想到能在離上海才200公里的日本最南端島嶼上,吃到不同風味的鹵肉飯。

沖繩地理位置上距離中國近,不少料理形式接近中國菜,既有苦瓜炒蛋,也有白切豬耳朵、鹹豬肉等,唯一的差別在於食材。用母親大人的話說,“我在這碗鹵肉飯裡,吃到了小時候的味道。”

鹵肉飯

沖繩島上還有一種原生的名貴豬叫阿古豬,600多年前從中國輸入進來,經過本土的飼養培育,體型比普通的豬小,成長期緩慢,但可以像和牛一樣產生霜降的紋理,現在沖繩縣內對於阿古豬的認證有指定的農場、販賣商店和餐廳,誰都不能冒用它的名號。

阿古豬裡脊

和阿古豬的相遇在那霸的一間烤肉店裡,五花肉、腿肉、肋排肉,“烤”真是一種偉大的烹飪手段,簡單又純粹。在遠離本土的小島上,你能想到最好的事情,就是像原始人一樣,用火烤把生肉烤熟了,烤到自己最理想的程度,沾點橙醋和蒜泥汁,一口吞掉它。

阿古豬五花肉

━━━━━

那些你想不到的沖繩料理

除兩大名肉外,沖繩的一些小料理也足夠有趣,比如在日本國內很少見的山羊肉,被做成了山羊刺身,粉色的瘦肉和皮稍稍烤焦的五花,配上生薑末,繼馬肉和鹿肉刺身後,再次刷新了對肉刺身的認識。

山羊刺身(圖片來自網路)

海葡萄是沖繩名物中的頭牌,一串串綠色的小珠子,就像是綠葡萄的袖珍版。它是海藻的一種,據說是低卡路里但高營養的美容食材,做沙拉或者用三杯醋醃,一看就滿滿的夏季涼感。

海葡萄(圖片來自網路)

島薤菜(らっきょう),一種風味類似蒜和大蔥結合物的地產蔬菜,配著芥辣白味噌吃,是預防腦中風和心臟病的神器,難怪沖繩人的平均壽命在這個長壽大國裡,也穩穩地排在第一位。

島薤菜

鹽漬藍子魚(アイゴ)幼魚,整條放在方塊型涼豆腐上面,成了一道叫“スクガラス豆腐”的沖繩風下酒菜,看起來是過家家的道具,萌化了心。

スクガラス豆腐

沖繩島魚(グルクン)的天婦羅,咋一吃會以為是雞肉,纖維感和韌勁太強,像是經過魔鬼訓練的大腿肉,細細品味後才能吃出深藏不露的海味。

島魚天婦羅

熟悉的豬手(テビチ),不加醬油白煮,味道有些偏甜,但濃濃的膠原蛋白已煮到接近熔點。

豬手

介於油膩拉麵和清素蕎麥之間的沖繩蕎麥面,一大塊煮到爛酥的豬排或叉燒是標配,湯頭卻以清鮮為主,更符合我們的口味。

儘管已經啟動了三年簽,但看起來,沖繩還是可以一去再去的。

蕎麥面

今日作者

葉醬

美食旅行專欄作者,曾旅居京都

走過三大洲近30個國家

上路多半為了遠方的美食

仍在世界各地逛吃逛喝。

神戶牛肉的名字已經聽得耳朵起繭,資深一點的和牛愛好者早就開始探索松阪牛、飛騨牛、近江牛、米澤牛、佐賀牛等地方名牛。那麼,沖繩的石垣牛又是什麼來頭呢?

真要說起來,石垣牛可是神戶牛肉的祖上。嚴格來講,它是在沖繩縣八重山諸島長大的黑毛和牛。石垣島屬於低維度的亞熱帶,日照充足,草木肥美,水質優良,育牛的環境簡直完美。

石垣牛肉壽司

來自石垣的優秀牛犢,自然會對外輸送——在三重縣松阪演變成松阪牛,在兵庫縣化為但馬牛——因而,石垣牛可稱得上是神戶牛肉的來源。

和牛上裡脊

在本地飼養20個月以上,並擁有八重山諸島的飼養登記書和血統證明書,才可以稱之為石垣牛。

2000年在沖繩舉辦的西方首腦峰會晚宴上,石垣牛作為主菜登場後一舉成名,現在的那霸市,隨處都能看到高舉石垣牛牌子的烤肉店、牛排店、甚至居酒屋,當然,踩坑的可能性也不小。

於是我索性買了張飛石垣島的機票,50分鐘後,就可以上島一嘗石垣牛的精彩了。

石垣島的烤肉店

Tabelog上評分第一的烤肉店正在連休中,索性放棄按圖索驥,讓房東推薦了一家他最中意的餐廳——石垣牛MARU。店外牆被竹籬和花壇圍繞,從一扇低調的窄木門進去,仿佛進入了蜷川實花的世界,濃豔的吉原風色彩,巨大的金魚在屏風上游著,在這樣的地方烤牛肉吃,有點迷幻。

判斷一家烤肉店是否合格,點一盤牛舌來看看准沒錯。餐廳打工的高中生小姑娘細心提醒我,“一定要先擠檸檬汁上去再烤哦!”牛舌用鹽、蔥、酸和黑胡椒調味,烤完表現很優秀,毫無腥味,極富彈性和嚼勁。

牛舌

店家的本日推薦不可錯過,ランプ(靠近屁股的紅肉),比起普通的紅肉更柔軟、口感也更清爽,連小朋友都很容易入口的一個部位,就是千萬不能烤過頭,否則風味會大減。

靠近屁股的紅肉

石垣牛クラシタ(肩裡脊),夾在頭和肉眼中間,沒有肉眼的脂肪含量那麼多,但是肉質細膩,厚切成5釐米左右的正方形小塊,用醬汁和芝麻稍微醃制過後,和沖繩名物苦瓜一起呈上來。

肩裡脊

對我來說,這一部分瘦肉和脂肪的比例恰到好處,脂肪的香氣沒有喧賓奪主,瘦肉則擁有豐滿甘甜的風味,用入口即化一詞有點兒俗,這麼說吧,就好像把舌頭丟進了一個肉香滿溢的木桶裡洗溫水浴、做馬殺雞。

有什麼比這樣一塊平衡感極佳、毫無負擔的肉更令人舒服和放鬆呢?

肩裡脊

━━━━━

真正好吃的豬,一定在深山老林裡

從石垣島搭渡輪到更荒涼的西表島,作為琉球列島中的第二大島,這裡僅居住著2000人,生活著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山貓,屬於日本指定的自然保護區,沿途都能看到牧場裡悠閒吃草的黑毛牛、路邊迷途的羊羔,還有大片綠色的亞熱帶植物。

西表島

如冷酷仙境一般的小島,沒有便利店和餐廳,唯一的選擇是酒店門口的KITCHEN inaba——存在於世界盡頭的小飯館,會提供什麼奇妙料理?

服務生拿過一塊小黑板,上面寫著當日推薦菜,野豬內臟湯、紅燒豬肉蓋飯,可惜很期待的“拍生豬肉”賣完了。看到島上的生態環境,就明白這豬肉一定不會差,內臟和白蘿蔔、野菜同煮,吊出濃濃的山野氣息。

野豬湯

油光埕亮的紅燒五花肉配上細辣椒絲和蔥絲,沒想到能在離上海才200公里的日本最南端島嶼上,吃到不同風味的鹵肉飯。

沖繩地理位置上距離中國近,不少料理形式接近中國菜,既有苦瓜炒蛋,也有白切豬耳朵、鹹豬肉等,唯一的差別在於食材。用母親大人的話說,“我在這碗鹵肉飯裡,吃到了小時候的味道。”

鹵肉飯

沖繩島上還有一種原生的名貴豬叫阿古豬,600多年前從中國輸入進來,經過本土的飼養培育,體型比普通的豬小,成長期緩慢,但可以像和牛一樣產生霜降的紋理,現在沖繩縣內對於阿古豬的認證有指定的農場、販賣商店和餐廳,誰都不能冒用它的名號。

阿古豬裡脊

和阿古豬的相遇在那霸的一間烤肉店裡,五花肉、腿肉、肋排肉,“烤”真是一種偉大的烹飪手段,簡單又純粹。在遠離本土的小島上,你能想到最好的事情,就是像原始人一樣,用火烤把生肉烤熟了,烤到自己最理想的程度,沾點橙醋和蒜泥汁,一口吞掉它。

阿古豬五花肉

━━━━━

那些你想不到的沖繩料理

除兩大名肉外,沖繩的一些小料理也足夠有趣,比如在日本國內很少見的山羊肉,被做成了山羊刺身,粉色的瘦肉和皮稍稍烤焦的五花,配上生薑末,繼馬肉和鹿肉刺身後,再次刷新了對肉刺身的認識。

山羊刺身(圖片來自網路)

海葡萄是沖繩名物中的頭牌,一串串綠色的小珠子,就像是綠葡萄的袖珍版。它是海藻的一種,據說是低卡路里但高營養的美容食材,做沙拉或者用三杯醋醃,一看就滿滿的夏季涼感。

海葡萄(圖片來自網路)

島薤菜(らっきょう),一種風味類似蒜和大蔥結合物的地產蔬菜,配著芥辣白味噌吃,是預防腦中風和心臟病的神器,難怪沖繩人的平均壽命在這個長壽大國裡,也穩穩地排在第一位。

島薤菜

鹽漬藍子魚(アイゴ)幼魚,整條放在方塊型涼豆腐上面,成了一道叫“スクガラス豆腐”的沖繩風下酒菜,看起來是過家家的道具,萌化了心。

スクガラス豆腐

沖繩島魚(グルクン)的天婦羅,咋一吃會以為是雞肉,纖維感和韌勁太強,像是經過魔鬼訓練的大腿肉,細細品味後才能吃出深藏不露的海味。

島魚天婦羅

熟悉的豬手(テビチ),不加醬油白煮,味道有些偏甜,但濃濃的膠原蛋白已煮到接近熔點。

豬手

介於油膩拉麵和清素蕎麥之間的沖繩蕎麥面,一大塊煮到爛酥的豬排或叉燒是標配,湯頭卻以清鮮為主,更符合我們的口味。

儘管已經啟動了三年簽,但看起來,沖繩還是可以一去再去的。

蕎麥面

今日作者

葉醬

美食旅行專欄作者,曾旅居京都

走過三大洲近30個國家

上路多半為了遠方的美食

仍在世界各地逛吃逛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