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研究了10多年,發現不成功的事情都有幾個原因

一個段子, 雖然今天看起來有點老, 但卻仍然形象:

你用小米手機, 穿凡客 T 恤, 泡貝塔咖啡聽創業講座, 宅家看哈佛公開課, 知乎果殼關注無數,

科技網站每日必讀, BAT 大格局瞭若指掌, 張小龍貪嗔癡如數家珍。 肉夾饃只吃西少爺, 約飯局去雕爺, 喜歡羅永浩勝過約伯斯, 逢人便談互聯網思維……

如果上述條件都符合, 那你應該還在每天擠地鐵。

1

今天也許裡面的有些內容可以修改成優衣庫、混沌研習社、得到、各種知識付費、階層固化, 但本質卻沒變。

之前一篇《忘掉創業, 好好做生意》, 瘋狂的投資人們也在反思。

本屆政府提出的「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宣導有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作為一種社會風潮有其價值。

但具體到個人、團隊和企業, 無論是創業和創新都得遵循基本的規律:並非人人都適合創業創新, 無論創業和創新都是九死一生的買賣, 既然選擇就得承擔這個責任。

「雙創」的大旗下, 我們看到許多人跟風, 當然有的人是掛這個羊頭去做房地產、圈錢, 這樣雖然流氓但不乏精明。

最傻的是, 不管自己的情景和狀況, 從沒有自己的見解和判斷, 社會什麼熱鬧就去做什麼、什麼流行就幹什麼, 一頭紮進去, 永遠是炮灰和成本, 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2

在 2010 年我出版過一本《你的知識需要管理》的書, 是講個人知識管理的。 在書出版前和出版後, 讓我認識了許多對這個感興趣的人。 但也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對個人知識管理感興趣的人, 應該是那些希望上進的人們。 這裡面有一些人看了書, 也問過一些問題, 後面就不知所終了。 我把他們叫做「不活躍」的學習者。

還有一類人, 這種人除了對個人知識管理感興趣,

還喜歡各種學習, 參加各種拆書活動、學習時間管理、聽各種 TED 講座、參加各種社群。 這種人我成為「活躍的」學習者。

但十幾年過去了, 我觀察到的是這些活躍的學習者並沒有因為他們的四處學習而有特別大的成就, 反倒是那些不活躍的人有不少做的風生雲起, 起碼成了某個領域的高手。

為什麼整天想著學習和長進的人卻沒有長進呢?

今年「兩會」上, 火箭軍的兩會代表, 火箭軍裝備研究院某研究所所長李賢玉出名了。

她是高二參加的高考進入北京大學, 還是當年黑龍江省的理科狀元。 從這個角度看, 天賦是沒有問題的, 但在採訪中她卻說:

「我這個人沒多麼遠大的目標、多麼長遠的打算。 我的特點在於,

一步一個腳印, 只要有機會, 一定能抓住。 不管幹什麼, 有踏實和堅持, 鐵定能幹好。 」

這其實代表了一類人, 個人沒有明確目標和方向, 不是非要做什麼才算數, 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興趣。 但只要告訴她做什麼, 她願意下大工夫並持之以恆, 做不好不甘休。

北京兒童醫院的賈立群主任, 也屬於這樣的人。 賈立群主任這樣的人仿佛沒有自己明確的主張, 但卻將每個到他跟前的事情做到極致:

當年上山下鄉是潮流, 沒得選擇, 他就去了。 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 沒有關係和依靠的他通過自己的工作讓大家認可, 他是被大家推薦上的工農兵大學;

他本來喜歡無線電和汽車, 但推薦上醫科大學也就讀了, 在學校時十分刻苦,

據說在學習解剖學的時候將頭蓋骨借到宿舍研究, 早晨醒來時頭邊就是頭骨。

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兒童醫院的放射科, 通常這樣的科室是輔助科室, 但他又能通過數十年如一日, 做成頂尖高手, 把賈氏 B 超診斷推向爐火純青。

在寫《如何成為專家》時, 我曾經採訪過一個「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是中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國家級榮譽稱號。 由建設部根據《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評選辦法》的要求, 每兩年(偶數年)評選一次, 每次評選名額一般不超過 20 人。 )

問他如何成為大師。 他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

「不知道啊, 起碼我之前沒想過成為大師。 只不過是活太多, 幹活就是了。 」

3

按時髦的說法, 每個人都要 follow your heart, 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選擇專業、崗位, 才能夠做出成就。但上面的 3 個人貌似都不是,也做出了成就。

幹自己有興趣的事情當然最好,但問題是,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感興趣怎麼辦?而且有許多人,說實話是沒有一個明確的興趣點和方向的,那怎麼辦?

拋開這些,基於我們的研究和觀察看:

一個人如果想要有所成就,核心是必須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標。當然,這個方向和目標可能是你自己確定的,也可能是被外界賦予你而且你認可的。

為什麼許多人在軍隊容易做出成就,因為那裡講究服從:分配你幹這個事情,而且必須幹好,像李賢玉這樣的就如魚得水了,讓我幹就能幹好。賈立群也屬於這樣的人,連燒鍋爐都比別人燒的好。

另一個就是,你的方向和目標,必須是客觀和靠譜的。

為什麼方向和目標這麼重要呢?

因為只有確定了方向和目標才可能談到有深度,而只有深度才有超額的價值。

現在知識過剩的環境下,如果你沒有方向和目標,不能聚焦到一個點上,那麼你學到的東西就是多個領域的常識,而這些常識帶不來優勢。

如果你掌握的東西都能在百度上搜到,那憑什麼人們要請你呢?用百度就行了。

在實踐上也是如此,如果你今天做這個,明天做那個,永遠也不可能成為某個領域或者專業的高手,而初級水準最容易被人工智慧替代。

即便將來你不再做這個專業了,你在成就某個領域高手過程中所獲得的方法、能力對於遷移到其他專業也是有價值的,因為心理學的研究證明,抽象化、概念化程度越高的能力才越容易遷移。

許多教育專家建議,應該讓小孩們練習一項愛好並爭取達到專業水準,並不是為了未來讓他們未來去幹這個,而是讓他們知道專業和業餘的差別,等將來他們想清楚自己想幹什麼的時候,知道幹到什麼水準才算入門、什麼才算頂尖。

如果他從來沒有達到過專業的水準,可能這輩子在任何領域都是一個「愛好者」的角色。

4

當你有了一個方向和目標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沒有時間去為知識焦慮,你也就有了自己對於資訊和知識的「篩檢程式」:

不屬於你方向和目標的東西,再好也跟我沒關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這個時候你才知道哪個是屬於你的一瓢。這個時候你也就明白,許多書其實不用讀,許多人也不需要見。

當你有了一個方向和目標的時候,你會目光堅定充滿力量。即便人們說再多的階層固化和社會分級,你知道固化是因為沒有較高價值,只要自己的價值提升了,就可以實現階層躍升,這都不是事兒!

僅僅有提升自己的動機沒有用(想想那些每天像打了雞血的人們),動機太強烈甚至會讓你走進歧途,許多太想改變的人都去做保險和傳銷了。

要想真正的實現長進,還必須將動機與方向和目標結合起來,熱情和動力只有在實現目標的路上才有價值,如果沒有方向,熱情就是火災。

在確定方向和目標後,就是在這個道路上的努力。這是一個持久戰,不要奢望三天兩天就能搞定,因為沒有一個真正的高手是突然 NB 起來的。

這裡面涉及到具體的方法和工具,也只有在完成一個方向和目標的時候,你所學到的方法和工具才有用。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整天糾結於讀書、時間管理、印象筆記的人沒有大長進的原因,他們學了那麼多的方法和工具,卻從來沒有真正用在一個方向和目標上。

同時,你還要在這個方向和目標上去真正做專案、完成任務,反思提升提煉,只有這樣,才能最後將這個方向拿下、搞定。

當然這個過程是要有幾個反復,一段時間覺得自己懂了,但可能後來又發現還是有許多盲點,那就繼續去查漏補缺!

5

總結一下,在這個時代,如果你真的想去提升自己,必須要有一個方向和目標,只有在這個方向和目標下的正向積累才有價值。

那怎麼定這個方向和目標呢?

第一個是你明確的知道自己想幹什麼,那就是你的方向和目標。

但我還可以給你一些建議,你要將這個目標再細化成可以操作的,再小一點。

第二個就是你不知道自己想什麼,那就考慮將你手上的工作做到極致。

為了將你的工作做到極致,你還需要學什麼、實踐什麼、思考什麼自然就出來了,這就是你的方向和目標。

就像前面舉的例子,女將軍和兒童醫院的主任那樣,既然幹了這個就幹到最好,為了幹到最好其他事情可以放下,聚焦一處,幹上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一定會大有收穫。

對於大部分想上進而沒有方向和目標的人,我的建議是:

控制你的欲望:

你的興趣遠遠大於你的能力和時間,感興趣的事情太多不是 NB 而是大坑,你那麼努力卻沒有大成的原因就是你想得太多,收縮自己的興趣,聚焦一處。

許多有所成就的人不是那些太敏感聰明、八面玲瓏的人,你需要點老僧入定的精神。

興趣沒有那麼重要:

如果實在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和目標,那就將手邊的這件事做到極致。為了能做到極致,你就知道自己該學什麼、做什麼、想什麼了。

即便將來你不做這個事情,你也會感謝這個過程,因為任何領域到最後其實差不多。

相信時間的回報:

一年幹十個事情還是十年幹一個事情,回報是不一樣的。將一件事情幹到極致,時間會給你要的回報。

從 2003 年第一次寫個人知識管理的文章,就接觸到各種想上進的人,到 2010 年《你的知識需要管理》出版後,更多這類人跟我交流和溝通。在寫《如何成為專家》的書過程中,我們與數百位各領域的高手進行過交流和訪問,發現那些在各個領域有所成就的人除了努力外,都有一條:

他們都有一個專業和方向。而那些也有上進動機、也拼命努力卻最終沒有所得的人,最大的問題是他們一般都有很多方向,對很多事情感興趣,做過很多事。

聰明的你,應該知道怎麼做了吧!

才能夠做出成就。但上面的 3 個人貌似都不是,也做出了成就。

幹自己有興趣的事情當然最好,但問題是,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感興趣怎麼辦?而且有許多人,說實話是沒有一個明確的興趣點和方向的,那怎麼辦?

拋開這些,基於我們的研究和觀察看:

一個人如果想要有所成就,核心是必須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標。當然,這個方向和目標可能是你自己確定的,也可能是被外界賦予你而且你認可的。

為什麼許多人在軍隊容易做出成就,因為那裡講究服從:分配你幹這個事情,而且必須幹好,像李賢玉這樣的就如魚得水了,讓我幹就能幹好。賈立群也屬於這樣的人,連燒鍋爐都比別人燒的好。

另一個就是,你的方向和目標,必須是客觀和靠譜的。

為什麼方向和目標這麼重要呢?

因為只有確定了方向和目標才可能談到有深度,而只有深度才有超額的價值。

現在知識過剩的環境下,如果你沒有方向和目標,不能聚焦到一個點上,那麼你學到的東西就是多個領域的常識,而這些常識帶不來優勢。

如果你掌握的東西都能在百度上搜到,那憑什麼人們要請你呢?用百度就行了。

在實踐上也是如此,如果你今天做這個,明天做那個,永遠也不可能成為某個領域或者專業的高手,而初級水準最容易被人工智慧替代。

即便將來你不再做這個專業了,你在成就某個領域高手過程中所獲得的方法、能力對於遷移到其他專業也是有價值的,因為心理學的研究證明,抽象化、概念化程度越高的能力才越容易遷移。

許多教育專家建議,應該讓小孩們練習一項愛好並爭取達到專業水準,並不是為了未來讓他們未來去幹這個,而是讓他們知道專業和業餘的差別,等將來他們想清楚自己想幹什麼的時候,知道幹到什麼水準才算入門、什麼才算頂尖。

如果他從來沒有達到過專業的水準,可能這輩子在任何領域都是一個「愛好者」的角色。

4

當你有了一個方向和目標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沒有時間去為知識焦慮,你也就有了自己對於資訊和知識的「篩檢程式」:

不屬於你方向和目標的東西,再好也跟我沒關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這個時候你才知道哪個是屬於你的一瓢。這個時候你也就明白,許多書其實不用讀,許多人也不需要見。

當你有了一個方向和目標的時候,你會目光堅定充滿力量。即便人們說再多的階層固化和社會分級,你知道固化是因為沒有較高價值,只要自己的價值提升了,就可以實現階層躍升,這都不是事兒!

僅僅有提升自己的動機沒有用(想想那些每天像打了雞血的人們),動機太強烈甚至會讓你走進歧途,許多太想改變的人都去做保險和傳銷了。

要想真正的實現長進,還必須將動機與方向和目標結合起來,熱情和動力只有在實現目標的路上才有價值,如果沒有方向,熱情就是火災。

在確定方向和目標後,就是在這個道路上的努力。這是一個持久戰,不要奢望三天兩天就能搞定,因為沒有一個真正的高手是突然 NB 起來的。

這裡面涉及到具體的方法和工具,也只有在完成一個方向和目標的時候,你所學到的方法和工具才有用。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整天糾結於讀書、時間管理、印象筆記的人沒有大長進的原因,他們學了那麼多的方法和工具,卻從來沒有真正用在一個方向和目標上。

同時,你還要在這個方向和目標上去真正做專案、完成任務,反思提升提煉,只有這樣,才能最後將這個方向拿下、搞定。

當然這個過程是要有幾個反復,一段時間覺得自己懂了,但可能後來又發現還是有許多盲點,那就繼續去查漏補缺!

5

總結一下,在這個時代,如果你真的想去提升自己,必須要有一個方向和目標,只有在這個方向和目標下的正向積累才有價值。

那怎麼定這個方向和目標呢?

第一個是你明確的知道自己想幹什麼,那就是你的方向和目標。

但我還可以給你一些建議,你要將這個目標再細化成可以操作的,再小一點。

第二個就是你不知道自己想什麼,那就考慮將你手上的工作做到極致。

為了將你的工作做到極致,你還需要學什麼、實踐什麼、思考什麼自然就出來了,這就是你的方向和目標。

就像前面舉的例子,女將軍和兒童醫院的主任那樣,既然幹了這個就幹到最好,為了幹到最好其他事情可以放下,聚焦一處,幹上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一定會大有收穫。

對於大部分想上進而沒有方向和目標的人,我的建議是:

控制你的欲望:

你的興趣遠遠大於你的能力和時間,感興趣的事情太多不是 NB 而是大坑,你那麼努力卻沒有大成的原因就是你想得太多,收縮自己的興趣,聚焦一處。

許多有所成就的人不是那些太敏感聰明、八面玲瓏的人,你需要點老僧入定的精神。

興趣沒有那麼重要:

如果實在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和目標,那就將手邊的這件事做到極致。為了能做到極致,你就知道自己該學什麼、做什麼、想什麼了。

即便將來你不做這個事情,你也會感謝這個過程,因為任何領域到最後其實差不多。

相信時間的回報:

一年幹十個事情還是十年幹一個事情,回報是不一樣的。將一件事情幹到極致,時間會給你要的回報。

從 2003 年第一次寫個人知識管理的文章,就接觸到各種想上進的人,到 2010 年《你的知識需要管理》出版後,更多這類人跟我交流和溝通。在寫《如何成為專家》的書過程中,我們與數百位各領域的高手進行過交流和訪問,發現那些在各個領域有所成就的人除了努力外,都有一條:

他們都有一個專業和方向。而那些也有上進動機、也拼命努力卻最終沒有所得的人,最大的問題是他們一般都有很多方向,對很多事情感興趣,做過很多事。

聰明的你,應該知道怎麼做了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