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羌笛|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你有過渺遠深沉的思念嗎?在漸行漸遠的歲月中, 在漸行漸短的人生道途上, 有多少未盡的心結, 每一想起, 猶如梅花落了滿山......

那一定是你心靈深處最動人的情感, 乾淨, 濃烈, 帶著血液的溫度。

不信, 你聽遠處, 羌笛聲聲, 吹奏心頭的哀愁……

翻開《唐詩三百首》, 我們看到了它的身影。

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有一句:中軍置酒飲歸客, 胡琴琵琶與羌笛。

自古以來, 它的存在, 本身就充滿了離別的況味。

羌笛與笛有很大的區別, 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無論從外觀還是音色, 它和笛有著很大的區別和差距。

東漢馬融《長笛賦》"近世雙笛從羌起, 羌人伐竹未及已, 龍吟水中不見已, 截竹吹之聲相似……故本四孔加以一", “四孔加以一”, 由此可以知道:羌笛在漢代就已經流傳於甘肅、四川等地了, 並且可以推之當時的羌笛是雙管四孔羌笛。

羌笛在唐時, 是邊塞上常見的一種樂器, 經常出現在唐代邊塞詩中, 值得一提的是, 羌笛並沒有出現在唐代的"十部樂"中, 可見, 羌笛在唐時只是邊塞中所見的樂器, 並未正式進入唐代宮廷或軍隊, 只是少數民族或是軍隊中的兵士所用的一種自娛自樂的樂器。

大概,

羌笛的出身就和邊塞將士、異族風霜有關, 因此它本身也帶著一份淒涼與廖寞之感。

一句“羌笛何須怨楊柳”, 仿佛讓我看到殘陽如血的大漠邊關, 狼煙之中緩緩吹起一首哀怨的長曲。 那麼, 在歷代詩人筆下驚鴻一瞥的羌笛, 究竟是怎樣的呢?

羌笛也被人們稱為羌管,

與笛不同, 羌笛是豎著吹奏, 兩管發出同樣的音高, 音色清脆高亢, 並帶有悲涼之感, 最適於獨奏, 也可為歌舞伴奏。

宋代著名文學家范仲淹在《漁家傲》中也寫到了羌笛:“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將軍白髮征夫淚。

小小的羌笛啊, 為什麼總是與悲涼和蒼茫有關?它是否承載了一個民族太多的苦難?

從前, 勒布寨的羌族同外族人爭奪山林, 戰場就擺在離勒布寨只有兩裡多的大山上。

一天, 勒布寨的人一點也不曉得, 外族人就沖上山來, 想要打進寨子。 幸好大家搞的快,也沖上去,才保住了寨子。後來勒布寨就派人到那座山上放哨。那時候的羌人還不會用烽火報信,等從山上跑攏寨子報信已晚了,大家想了很久,也沒想出一個辦法。

有一次,全寨的人正在吃飯,不曉得哪兒傳來一陣一陣的笛聲,怪好聽的。大家奇怪,都跑出寨子去看,見半山腰有個眉清目秀的男娃娃,在吹一根用兩截竹管做的笛子。

恰恰在這個時候,外族人爬到山頂上來了。大家趕緊抽出短刀,和外族人打起來,這才沒有讓外族人占到便宜。

回寨的時候,大家在半路上看見吹笛子的那個娃娃,感激他。大家說:“多謝你了。要不是你的笛聲引我們出來,恐怕我們已遭大難了!”

那個娃娃笑笑說:“我是天上派下來的。下來的時候,正好碰到那些人來偷襲寨子,我就吹起羌笛來。從今天起,你們就用笛子來報信吧。”說完把笛子送給大家。

從此,羌民之間就用羌笛互相報信,只是後來才變成樂器的。

——這便是羌笛的來歷傳說,從一問世,它就攜帶著一個民族的情義。

代表遊牧文化的羌族、匈奴族、鮮卑族就在一片無垠寬廣的西北大草原上縱橫馳騁,他們都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然而匈奴族、鮮卑族等民族,最終被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有羌族,歷經數千年的風霜雪雨而始終不折不撓。

翻開羌族的歷史,有人說這是一部遊牧民族的戰爭史,因為羌族人驍勇好戰,其實,羌族人驍勇但絕不好戰,只是生長在鐵蹄縱橫的遊牧時代,必須通過打戰來捍衛自己的家園!雖然身經百戰,但最可貴的是,羌族人始終沒有迷失方向。這個方向就是他們一直在尋找的一個可以放牧的安寧家園。

他們最終選擇了可以逃避戰爭的岷山周圍,在雲蒸霞蔚的川北群山之中過著單純而安定的幸福生活。

羌笛一曲吹罷,長河落日依舊圓。多少年了,羌笛已經成為羌族的代名詞,承載著一個民族滄桑的往事和持久不息的生命力。

羌笛形制古樸,由兩根長約15—20釐米,直徑1釐米左右,筒孔大小一致的竹管並在一起,用絲線纏繞,管頭插著竹簧。

就地取材,羌笛管身多為竹制或骨制,由發音簧哨和方筒形管體組成。兩管長短、 孔距和音高相同。管上設五個或六個按孔。

——這種看似簡單到極點的外表,製作時卻極為講究,須有一顆當得起時間和耐心的匠心,方能製作出能吹奏民族之音的羌笛。

笛羌的製作工藝也是非常複雜,傳統的操作分為七個步驟:

第一步,找材料:要在深秋季節要到岷江流域的深山裡去才能找到適合做羌笛的高山箭竹;

第二步,炕幹:把合適的箭竹後放在羌家火塘的高架上,任由炊煙徐徐地熏,徐徐地炕,熏、炕一到兩年,使它成為完全的幹箭竹;

第三步,清油浸泡:把炕好的幹箭竹放進清油裡浸泡半年至一年,讓竹的身體和靈魂都充滿柔韌又堅決的性情;

第四步,去皮:要四面去皮,使竹子外形接近竹筷的方形,雙管能夠自然相並,這樣吹奏出的音韻更加清亮;

第五步,打孔:羌笛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六孔雙排的外形,六孔有4、5、6、7、1、2、3七個單音;第六步是上漆和裝飾:雙管笛身做好之後,要打上一層淡淡的清漆,既美觀,又防蛀。

以上六個環節中哪裡稍一疏忽,就會前功盡棄。完成了這六個步驟,只能說完成了一半,因為羌笛最重要的是吹嘴,可以說吹嘴是羌笛的心臟。羌笛,是由雙管笛身和雙吹嘴兩部分組成的。而且,一支羌笛,其音調、音質、音色、音韻,演奏者呼吸大小,以及定音,皆取決於雙吹嘴的品質。

最關鍵的第七步,就是製作雙吹嘴。它與雙管一樣,也是箭竹製成,但是要求更嚴格,製作難度更大。它要比管身小些,其薄薄的簧片,肩負著羌笛的發聲與輸送氣流進入管身的重要使命,整個羌笛的韻味就由雙吹嘴來把握。

同樣,羌笛的演奏也不同於一般樂器,它需要非同尋常的演奏方法――鼓腮換氣法。

吹奏羌笛時,需鼓起雙腮,讓氣流從鼻孔自由出入於肺部,口腔所鼓的腮,就是演奏羌笛時氣流的倉庫和中轉站。

這實際上是一種迴圈換氣法,一首樂曲,無論長短,一氣吹成,演奏中絕不停頓。只有這樣,才能發出虛幻迷離、動人心魄的悠揚笛聲。

大漠孤煙,夕陽西下。羌笛與羌族一同,面臨著新社會的選擇與考驗。

當年近80的羌笛老藝人面對遠方的大山,擺開架勢,揮灑自如地吹起羌笛的時候,一大群孩子和男女族人圍攏上來,興味十足地聽著。

藍天、白雲、大山、羌人、羌寨,這幾種元素自然和諧地交織在那滄桑、幽婉的天籟之中。這是民族的根脈在呐喊,這是古老的羌族在起舞。

在漫長的歲月中,依靠祖祖輩輩的口傳心授,羌笛這種古老的單簧氣鳴樂器已然成為了羌族歷史中一個抹不去的文化烙印,並以其清脆高亢的曲調傳承和發展著中國民族音樂史中最為悠久的樂章。

悲愴迷離、動人心魄的聲聲羌笛,穿越千年的時光,在岷江峽谷和川西高原的天空中訴說著羌族人民的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成為一段傳唱至今的傳奇和一本有聲的史書。

羌笛的力量竟是如此強大,強大到足以將那些所向披靡的崢嶸歲月,變成羌族人堅韌樂觀的民族樂章。

悠揚的羌笛響起,如泣如訴,動人心魄,仿佛穿越時空,把人們帶到了另一個空間。

這奇特的聲音直穿人心,引人走入曲折而動盪的歷史當中。

朔風不止,羌笛不息,仿佛映射出一個古老的羌族咬緊牙關,忍辱負重,輾轉南北,一步步正從歷史的硝煙中,坎坷而堅韌地走來……

幸好大家搞的快,也沖上去,才保住了寨子。後來勒布寨就派人到那座山上放哨。那時候的羌人還不會用烽火報信,等從山上跑攏寨子報信已晚了,大家想了很久,也沒想出一個辦法。

有一次,全寨的人正在吃飯,不曉得哪兒傳來一陣一陣的笛聲,怪好聽的。大家奇怪,都跑出寨子去看,見半山腰有個眉清目秀的男娃娃,在吹一根用兩截竹管做的笛子。

恰恰在這個時候,外族人爬到山頂上來了。大家趕緊抽出短刀,和外族人打起來,這才沒有讓外族人占到便宜。

回寨的時候,大家在半路上看見吹笛子的那個娃娃,感激他。大家說:“多謝你了。要不是你的笛聲引我們出來,恐怕我們已遭大難了!”

那個娃娃笑笑說:“我是天上派下來的。下來的時候,正好碰到那些人來偷襲寨子,我就吹起羌笛來。從今天起,你們就用笛子來報信吧。”說完把笛子送給大家。

從此,羌民之間就用羌笛互相報信,只是後來才變成樂器的。

——這便是羌笛的來歷傳說,從一問世,它就攜帶著一個民族的情義。

代表遊牧文化的羌族、匈奴族、鮮卑族就在一片無垠寬廣的西北大草原上縱橫馳騁,他們都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然而匈奴族、鮮卑族等民族,最終被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有羌族,歷經數千年的風霜雪雨而始終不折不撓。

翻開羌族的歷史,有人說這是一部遊牧民族的戰爭史,因為羌族人驍勇好戰,其實,羌族人驍勇但絕不好戰,只是生長在鐵蹄縱橫的遊牧時代,必須通過打戰來捍衛自己的家園!雖然身經百戰,但最可貴的是,羌族人始終沒有迷失方向。這個方向就是他們一直在尋找的一個可以放牧的安寧家園。

他們最終選擇了可以逃避戰爭的岷山周圍,在雲蒸霞蔚的川北群山之中過著單純而安定的幸福生活。

羌笛一曲吹罷,長河落日依舊圓。多少年了,羌笛已經成為羌族的代名詞,承載著一個民族滄桑的往事和持久不息的生命力。

羌笛形制古樸,由兩根長約15—20釐米,直徑1釐米左右,筒孔大小一致的竹管並在一起,用絲線纏繞,管頭插著竹簧。

就地取材,羌笛管身多為竹制或骨制,由發音簧哨和方筒形管體組成。兩管長短、 孔距和音高相同。管上設五個或六個按孔。

——這種看似簡單到極點的外表,製作時卻極為講究,須有一顆當得起時間和耐心的匠心,方能製作出能吹奏民族之音的羌笛。

笛羌的製作工藝也是非常複雜,傳統的操作分為七個步驟:

第一步,找材料:要在深秋季節要到岷江流域的深山裡去才能找到適合做羌笛的高山箭竹;

第二步,炕幹:把合適的箭竹後放在羌家火塘的高架上,任由炊煙徐徐地熏,徐徐地炕,熏、炕一到兩年,使它成為完全的幹箭竹;

第三步,清油浸泡:把炕好的幹箭竹放進清油裡浸泡半年至一年,讓竹的身體和靈魂都充滿柔韌又堅決的性情;

第四步,去皮:要四面去皮,使竹子外形接近竹筷的方形,雙管能夠自然相並,這樣吹奏出的音韻更加清亮;

第五步,打孔:羌笛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六孔雙排的外形,六孔有4、5、6、7、1、2、3七個單音;第六步是上漆和裝飾:雙管笛身做好之後,要打上一層淡淡的清漆,既美觀,又防蛀。

以上六個環節中哪裡稍一疏忽,就會前功盡棄。完成了這六個步驟,只能說完成了一半,因為羌笛最重要的是吹嘴,可以說吹嘴是羌笛的心臟。羌笛,是由雙管笛身和雙吹嘴兩部分組成的。而且,一支羌笛,其音調、音質、音色、音韻,演奏者呼吸大小,以及定音,皆取決於雙吹嘴的品質。

最關鍵的第七步,就是製作雙吹嘴。它與雙管一樣,也是箭竹製成,但是要求更嚴格,製作難度更大。它要比管身小些,其薄薄的簧片,肩負著羌笛的發聲與輸送氣流進入管身的重要使命,整個羌笛的韻味就由雙吹嘴來把握。

同樣,羌笛的演奏也不同於一般樂器,它需要非同尋常的演奏方法――鼓腮換氣法。

吹奏羌笛時,需鼓起雙腮,讓氣流從鼻孔自由出入於肺部,口腔所鼓的腮,就是演奏羌笛時氣流的倉庫和中轉站。

這實際上是一種迴圈換氣法,一首樂曲,無論長短,一氣吹成,演奏中絕不停頓。只有這樣,才能發出虛幻迷離、動人心魄的悠揚笛聲。

大漠孤煙,夕陽西下。羌笛與羌族一同,面臨著新社會的選擇與考驗。

當年近80的羌笛老藝人面對遠方的大山,擺開架勢,揮灑自如地吹起羌笛的時候,一大群孩子和男女族人圍攏上來,興味十足地聽著。

藍天、白雲、大山、羌人、羌寨,這幾種元素自然和諧地交織在那滄桑、幽婉的天籟之中。這是民族的根脈在呐喊,這是古老的羌族在起舞。

在漫長的歲月中,依靠祖祖輩輩的口傳心授,羌笛這種古老的單簧氣鳴樂器已然成為了羌族歷史中一個抹不去的文化烙印,並以其清脆高亢的曲調傳承和發展著中國民族音樂史中最為悠久的樂章。

悲愴迷離、動人心魄的聲聲羌笛,穿越千年的時光,在岷江峽谷和川西高原的天空中訴說著羌族人民的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成為一段傳唱至今的傳奇和一本有聲的史書。

羌笛的力量竟是如此強大,強大到足以將那些所向披靡的崢嶸歲月,變成羌族人堅韌樂觀的民族樂章。

悠揚的羌笛響起,如泣如訴,動人心魄,仿佛穿越時空,把人們帶到了另一個空間。

這奇特的聲音直穿人心,引人走入曲折而動盪的歷史當中。

朔風不止,羌笛不息,仿佛映射出一個古老的羌族咬緊牙關,忍辱負重,輾轉南北,一步步正從歷史的硝煙中,坎坷而堅韌地走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