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在國內民不聊生的情況下堅持戰爭,就已經輸了

世界上所有的戰爭都是殘酷的, 在戰爭中沒有真正的贏家, 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 都講受到損失, 距離人類最近的一次戰爭就是二戰了, 發生在上個世界四五十年代, 當時中國正被日本侵略, 也屬於二戰的一部分, 日本在中國境內燒殺搶掠, 奪走了無數財富, 中國人民被殖民統治, 生活民不聊生, 但戰爭末期時, 你知道日本國內人民的生活是怎樣的嗎?

可能有的朋友會猜, 日本作為侵略者, 從其他國家搶了那麼多寶貝錢財, 尤其是中國的無數寶貝, 都讓他們掠奪了, 戰爭時期的日本人, 肯定是吃香喝辣的, 生活富足得很, 否則哪有精力來入侵我們呢?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話, 那就真的大錯特錯了, 因為二戰到了末期時, 日本人民的生活簡直苦不堪言。

日本入侵中國, 掠奪的財富大多是礦藏資源、武器等, 就算有錢財也大多數用於戰爭了, 這些錢財他們不會用於改善民生,

所以日本內部也在不斷輸出, 他們需要士兵拼死作戰, 需要武器支援自己的戰爭, 男的在前線作戰, 女的則需要在後方生產武器, 這樣情況持續到二戰後期, 日本內部其實比中國還慘。

當美國參戰後, 日本很快就被控制了,

美軍進入日本後, 才發現日本國內連動物都吃光了, 貓狗什麼的早就被殺來吃完了, 其實中1941年開始, 日本內部就出現了“糧荒”, 當時日本很多普通百姓都沒米吃了, 只能吃些粗糧, 因為米要供應給前線的戰士吃, 為了不給百姓私自吃米, 日本政府頒發了“禁米令”。

不僅僅是吃的, 到1943年時, 日本戰士的武器也短缺了, 軍用鐵、銅不夠了, 他們就把國內街頭的銅像融化了, 當時日本有個著名的銅像就是忠犬八公銅像, 1945年初被日本融化冶煉了, 如今到日本看到的忠犬八公銅像是1948年建造。 當時日本為了冶煉鐵、節省石油資源, 公交系統都癱瘓了, 人們大多數只能用自行車、走路作為交通方式。

但因為自行車有輪子, 走路還需要穿鞋, 輪子和鞋子上也有橡膠, 這些橡膠應該給戰士們在前線用, 所以當時日本平民走路也不能穿橡膠鞋子了, 自行車更要貢獻給國家, 為了鼓勵老百姓把橡膠鞋交上來, 日本政府讓人民穿木屐, 並把這種木屐稱為“愛國鞋”。

二戰後期, 日本人在衣食住行方面很慘,

美軍進來後, 那些好久沒東西吃的大學生和教授, 只能等在美軍門口, 見到美軍把吃剩的飯菜扔進垃圾桶, 他們就立馬沖上去撿來吃, 有些老教授拉不下臉去搶, 便只能被餓著, 有些學生良心好, 搶到的剩菜就分一點給教授。

女學生相對比較好一點, 因為她們有性別優勢,有時給美軍享樂一番,就能得到一頓食物,不過仍舊有許多知識份子,無法忍受整個國家的瘋狂發動戰爭,於是紛紛選擇自殺,這樣的死法比餓死強些,至少死得有體面,後來自殺的人越來越多,日本政府在路牌上貼著“禁止自殺”的標語,但自殺的人還是不少。

到二戰後期,日本瘋狂的戰爭行為,不僅僅給被入侵的國家帶來巨大的災難,其實日本國內也是一團糟,他們自己的老百姓也是民不聊生,可見戰爭的確沒有真正的贏家。

因為她們有性別優勢,有時給美軍享樂一番,就能得到一頓食物,不過仍舊有許多知識份子,無法忍受整個國家的瘋狂發動戰爭,於是紛紛選擇自殺,這樣的死法比餓死強些,至少死得有體面,後來自殺的人越來越多,日本政府在路牌上貼著“禁止自殺”的標語,但自殺的人還是不少。

到二戰後期,日本瘋狂的戰爭行為,不僅僅給被入侵的國家帶來巨大的災難,其實日本國內也是一團糟,他們自己的老百姓也是民不聊生,可見戰爭的確沒有真正的贏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