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回憶裡看見模糊的小時候——甸頭

回憶裡看見模糊的小時候——甸頭

文圖/楊超

週末, 自然醒, 睡眼朦朧, 我懶懶的的站在陽臺上伸個懶腰。 眼前的一切已不是昨日的喧囂,

安靜的小村莊裡隱隱約約的傳來雞鳴狗叫, 遠處若隱若現的能看到勤勞的人兒早已天地間辛勤勞作。 在白色的霧充盈天地, 全是朦朧, 而刺眼的陽光總是把驚喜帶給你。 小村莊在這一切中慢慢蘇醒。 對, 這裡是我的老家, 我的故鄉, 一個不起眼的地方, 甸頭。

甸頭是散旦鎮的一個村委會, 離散旦還有十來公里。 記憶深刻的應該是10歲以下的舊時光, 那時候父母總忙在天地間, 日夜操勞, 陪伴最多的就是鄰里鄉親的小夥伴。 以前的學校沒有現在的寬敞明亮, 紅磚牆, 我們總是天不亮就到學校門口等著了。 那些年的冬天很冷, 沒有熱水袋, 沒有毛鞋, 穿的只是媽媽一針一線的布鞋, 下課了就到學校門口一排的站著曬太陽, 小夥伴們還會到學校旁的小溝裡拿冰塊起來吃、玩, 不覺得冷, 反而覺得有趣。

而最有趣的莫過於上晚自習了, 我們不把上晚自習看做學習時光, 大家都很喜歡上晚自習。 因為晚飯後我們可以帶很多好吃的, 醃菜啊, 家裡樹上有的水果啊到學校吃,

當然作業也是要做的。 等下晚自習一般都是天黑了, 我們膽子比較小, 村裡的傳說又很多, 男生就站出來保護女生了, 我們一排的拉著手橫走在路上, 男生在兩邊, 女生在中間。

那時候學校沒有煤氣, 也不用電, 都是用柴火煮飯, 而柴從哪裡來?隔三差五的學校就會組織學生們以班為單位去山上幫老師們砍柴。 我們背著自己家帶來的小背簍, 一路走一路唱, 一路歡笑, 感覺再陡峭的山在小夥伴的陪伴下都不覺得難爬。 不一會兒到了目的地, 老師負責砍柴, 男生負責拖, 我們就負責背了。 在中途歇腳的時候, 大家就掏出從家裡帶的速食麵, 水果, 冷飯, 醃菜等看見就饞的流口水的東西來大家分享, 即使背得大汗淋漓也不覺得累,

到學校還要用小背簍自創遊戲, 於是愉快的一天又過去了……

小時候, 村子裡的房子都是青瓦紅土房, 沒有電腦, 沒有手機, 家裡僅一台熊貓的電視機在村子裡已經是算好的了, 畢竟別人家還在用著黑白電視, 不過電視不是那麼給力, 台也沒有現在那麼多,

看一會兒就會出現爆米花。 索性就不看了, 不上自習的晚飯後約著同班小夥伴到誰家一起做作業, 作業做完了就玩遊戲, 遊戲種類可多了。 首先說吹豆, 沒人湊上一把豆, 看誰吹的散開的多, 誰就贏得多。 其次是跳海, 在地上用木炭畫個大方框, 單腳踢著一片瓦片跳, 瓦片踢到終點的就算贏。 抓子兒, 每個人口袋裡都裝著幾個光滑的石頭, 要玩的時候掏出來就玩, 手裡抓著, 嘴裡念著“小核桃, 一把撈, 把撈起, 起一顆, 抓三顆”, 石頭不落地的算贏。 還有跳橡皮筋, 玩法很多, 好像怎麼玩都不覺得累。 還有好多記不得規則的遊戲, 每天都玩到天黑都捨不得回家, 有時候還要大人滿村子的喊著名字找。

春天的甸頭, 春暖花開, 大人們總在天地間忙個不停,耕種,澆水,為來年的豐收做足了準備。我們小孩上課之餘就喜歡養春蠶,每個小夥伴都會養滿滿一盒,每天我們都會去找蠶葉,有的能養大手指那麼粗,而我總是養不了幾天就所剩無幾。夏天的甸頭,蟲鳴娃叫,放眼望去,到處綠油油的,甚是好看。學校不讓帶零食到校,我們便把帶的零食藏在路邊的田地裡莊家茂密的地方,想著放學就可以立馬吃到。然而其他班的也知道這個秘密,在先放學的小夥伴就會先去幫我們找了吃掉,我的大紅富士都打拾了好多個。秋天的甸頭,是個豐收的地方。主打烤煙和包穀,也是我們學生最害怕的季節,因為趕上剃烤煙的時候就要一直在家編烤煙。編烤煙也算得上是個技術活,不過很好學,老幼都會,所以編烤煙的時候總是鄰里鄉親的都會來幫忙,老老少少在一起理的理,編的編,還邊嘮著家長里短,時間倒也過得很快。深秋的晚上都是一家人,一個火,圍在一起撕包穀,邊撕邊聽爺爺奶奶講過去的事,撕到嫩一點的就丟在火裡面燒吃。現在想想,那是多麼溫馨的場面啊!

冬天的甸頭,大霜大山人家。而再大的寒風都阻擋不住勤勞的人兒,放牛放馬撿乾柴,山裡不時傳來吆喝聲,人們好像停下來時間就會靜止似的。最意外的就是一覺醒,外面就是粉妝玉砌的世界,我便會立馬起床玩雪,無論大人怎麼勸說回家穿衣烤火都當做沒聽見,就喜歡那種一步一個腳印的感覺。等大人們做完自己的事,也會和我戴著媽媽自己用毛線織的手套在院子裡會打很久的雪戰,直到手又冰又紅不會動才歇氣,不亦樂乎!

五年級的時候我們就到散旦鎮小住校了,一星期回家一次。每個星期天,書包總是塞的鼓鼓的,全是鹹菜和一星期的衣物,雖然不像前輩們說的要背米,但是我們90後上的小學也是很艱苦的。最難忘的還是那一條蜿蜒曲折的求學之路,十來公里,全是泥巴路,對於一個十歲出頭的孩子,再加一個重重的書包,真的每次都走到想哭。那時候的車很少,最幸福的事就是偶遇一張好心司機的貨車,小夥伴們站在車兜裡,一路顛簸,吹著風,別提有朵拉風了。而最痛苦的莫過於下雨天了,泥巴路加上下雨天,走到學校半個褲腿又髒又濕,鎮上的同學管我們叫“山上來的”。而這一條路,一走便是五年!

五年後初中畢業進入富民一中,習慣離開家的我們暗暗自喜終於不用每個星期都走那條路了。一個月回家一次,而那時候的我們並不知道,這只是離開家的開始。高中畢業後小夥伴們各奔東西,有的就業了,有的考進大學,有的轉三校,而我因為成績,也因為報錯志願渾渾噩噩的來到安寧的另一所學校繼續求學,回家的次數更是越來越少了。畢業工作不久我便結婚了,我比較戀家,就想在離家進一點的地方工作安家。生活並不全是糟粕,有時也有事事如願的時候,我在昆明和愛的人定居了,有個可愛的兒子,雙方都有一份雙休的工作。現在基本週末沒事我就會帶著愛人孩子回甸頭,一來調養身心,二來想在有生之余多陪伴老人。

現如今,小小的甸頭磚房四起,那條令人痛苦的路也修寬成了水泥路,基本具備每戶一車,田壩裡種的都是大棚蔬菜。

豐收水庫也修建起大壩,水庫被人承包養魚,魚價可是好幾十塊一斤呢!那些充滿回憶的青瓦紅牆的老房子依然孤獨的屹立在那個小山包,仿佛訴說著一個個古老的故事。

生活越來越好,父母一輩卻越來越老,多少老人巴著孩子回家看看,很慶倖我就是常回家看看的那一個,每當看見我回家總有人說“哎,我家小某要是像你一樣常回家就好了”。而我總是會笑而安慰道“他忙,他忙”。

每一個自然醒的週末,我都會站在陽臺感受陽光,慢慢欣賞每一寸土地,回味我在這裡發生過的一切,我用心愛著的這片土地,淳樸的人民在這塊土地上勞作、繁衍,生生不息。願甸頭的人們世世代代都快樂,安康……

大人們總在天地間忙個不停,耕種,澆水,為來年的豐收做足了準備。我們小孩上課之餘就喜歡養春蠶,每個小夥伴都會養滿滿一盒,每天我們都會去找蠶葉,有的能養大手指那麼粗,而我總是養不了幾天就所剩無幾。夏天的甸頭,蟲鳴娃叫,放眼望去,到處綠油油的,甚是好看。學校不讓帶零食到校,我們便把帶的零食藏在路邊的田地裡莊家茂密的地方,想著放學就可以立馬吃到。然而其他班的也知道這個秘密,在先放學的小夥伴就會先去幫我們找了吃掉,我的大紅富士都打拾了好多個。秋天的甸頭,是個豐收的地方。主打烤煙和包穀,也是我們學生最害怕的季節,因為趕上剃烤煙的時候就要一直在家編烤煙。編烤煙也算得上是個技術活,不過很好學,老幼都會,所以編烤煙的時候總是鄰里鄉親的都會來幫忙,老老少少在一起理的理,編的編,還邊嘮著家長里短,時間倒也過得很快。深秋的晚上都是一家人,一個火,圍在一起撕包穀,邊撕邊聽爺爺奶奶講過去的事,撕到嫩一點的就丟在火裡面燒吃。現在想想,那是多麼溫馨的場面啊!

冬天的甸頭,大霜大山人家。而再大的寒風都阻擋不住勤勞的人兒,放牛放馬撿乾柴,山裡不時傳來吆喝聲,人們好像停下來時間就會靜止似的。最意外的就是一覺醒,外面就是粉妝玉砌的世界,我便會立馬起床玩雪,無論大人怎麼勸說回家穿衣烤火都當做沒聽見,就喜歡那種一步一個腳印的感覺。等大人們做完自己的事,也會和我戴著媽媽自己用毛線織的手套在院子裡會打很久的雪戰,直到手又冰又紅不會動才歇氣,不亦樂乎!

五年級的時候我們就到散旦鎮小住校了,一星期回家一次。每個星期天,書包總是塞的鼓鼓的,全是鹹菜和一星期的衣物,雖然不像前輩們說的要背米,但是我們90後上的小學也是很艱苦的。最難忘的還是那一條蜿蜒曲折的求學之路,十來公里,全是泥巴路,對於一個十歲出頭的孩子,再加一個重重的書包,真的每次都走到想哭。那時候的車很少,最幸福的事就是偶遇一張好心司機的貨車,小夥伴們站在車兜裡,一路顛簸,吹著風,別提有朵拉風了。而最痛苦的莫過於下雨天了,泥巴路加上下雨天,走到學校半個褲腿又髒又濕,鎮上的同學管我們叫“山上來的”。而這一條路,一走便是五年!

五年後初中畢業進入富民一中,習慣離開家的我們暗暗自喜終於不用每個星期都走那條路了。一個月回家一次,而那時候的我們並不知道,這只是離開家的開始。高中畢業後小夥伴們各奔東西,有的就業了,有的考進大學,有的轉三校,而我因為成績,也因為報錯志願渾渾噩噩的來到安寧的另一所學校繼續求學,回家的次數更是越來越少了。畢業工作不久我便結婚了,我比較戀家,就想在離家進一點的地方工作安家。生活並不全是糟粕,有時也有事事如願的時候,我在昆明和愛的人定居了,有個可愛的兒子,雙方都有一份雙休的工作。現在基本週末沒事我就會帶著愛人孩子回甸頭,一來調養身心,二來想在有生之余多陪伴老人。

現如今,小小的甸頭磚房四起,那條令人痛苦的路也修寬成了水泥路,基本具備每戶一車,田壩裡種的都是大棚蔬菜。

豐收水庫也修建起大壩,水庫被人承包養魚,魚價可是好幾十塊一斤呢!那些充滿回憶的青瓦紅牆的老房子依然孤獨的屹立在那個小山包,仿佛訴說著一個個古老的故事。

生活越來越好,父母一輩卻越來越老,多少老人巴著孩子回家看看,很慶倖我就是常回家看看的那一個,每當看見我回家總有人說“哎,我家小某要是像你一樣常回家就好了”。而我總是會笑而安慰道“他忙,他忙”。

每一個自然醒的週末,我都會站在陽臺感受陽光,慢慢欣賞每一寸土地,回味我在這裡發生過的一切,我用心愛著的這片土地,淳樸的人民在這塊土地上勞作、繁衍,生生不息。願甸頭的人們世世代代都快樂,安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