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上海寧的清晨,是被早餐的香味喚醒的……

上海的快節奏生活下

似乎總能在清晨看到

手裡拿著咖啡匆匆走在路上的人

但是上海也有另一種清晨

在一個路邊小攤

上午10點都會人滿為患

路過一條小街

三三兩兩的人都眯起眼睛曬太陽

身為一個年輕人

卻獨愛上海早餐裡的市井味道

從卯時到巳時

一共有 21600秒的時間

可以任性地去上海任意一家店吃早餐

是屬於我們, 共同的、沒有代溝的小幸福

[卯時]

05:00-06:59

家樓下的四大金剛最好吃

人和點心店

地址:茶陵路320號

人均:7元

如果問問上海人的早餐吃什麼, 大部分人給你的回答都會是“四大金剛”!大餅、豆漿、油條、粢飯, 簡單卻是最經典, 而最好吃的那家, 可能就是你家樓下的那一家。 人和點心店就是這樣的一家店, 每天早上都有人排隊等著吃早飯。

裡面和外面有幾張桌子, 拼桌吃頓飯也是最平常的事了。 鹹豆漿裡面加了油條、鹹菜等等, 盛一碗出來, 老闆還會問一句“加不加辣椒?”

粢飯團裡能加的東西就更多了, 就算只包著一整根油條加上鹹菜, 也是一段時間不吃就會思念的美味。

王記蔥油餅

地址:愚園路666號

人均:5元

蔥油餅也算是上海早餐文化的代表了。 因為上過BBC, 讓全世界都知道了蔥油餅上海這一美食的存在。 在愚園路這家街角的蔥油餅店, 不用排隊, 也覺得十分好吃。

蔥油餅一定是要外皮煎得金黃酥脆,裡面軟嫩又層層分明口感緊實。蔥油的香味沁滿了整張餅裡,還能吃得到少許的肉末,蔥油香、肉香和麵的香味混在一起,一口過癮!

好的蔥油餅吃完一定不會感覺到油膩膩的,是讓人忍不住再吃一個的。還可以讓店家加顆蛋,煎餅的時候直接攤上個雞蛋,香味都融到一起了。還有就是他家的門牌號真的是太好記了,吃完這張蔥油餅,今天也是666的一天~

宏玉坊

位址:肇周路395號

人均:18元

這家宏玉坊和周圍的飯店比起來,裝修已經很新了,但卻也是家老店,開了有9年了。之前老闆在南浦大橋,很多食客都專門跑去吃,老闆為了方便搬到了這裡,開了也有三年半了。老闆和母親一起,母親負責收錢,老闆負責其他的事情。

這家店的鍋貼很有名,8元一兩,全是手工現包的。不忙的時候老闆會來招呼客人,非常客氣,“我們這邊點餐,先吃完再付錢,只收現金”。

鍋貼一兩4個,鍋貼是甜口的,這一口甜完全把肉的鮮味吊出來了,一咬就冒出湯汁來。,裡面的湯汁用的是骨頭湯不是肉皮凍,老闆說肉是五豐肉,肉吃起來一點也不鬆散。鍋貼下麵的那層脆硬的皮,才是鍋貼的靈魂。

阿德生煎

地址:龍華西路219號

人均:12元

在龍華寺附近的一家生煎攤,小小的生煎店裡面有6、7個座位,附近的居民都拿著盒子來打包,早上的生意總是那麼好。

不是連鎖店,但是在附近還算是小有名氣。7元一兩,4只生煎,要是早上吃不下,要半兩生煎老闆也賣的。生煎裡的湯汁實在是太飽滿了,感覺一兩生煎半兩汁,生煎的底下煎得脆脆的,肉餡吃起來也鮮美。

吃生煎還得配上一碗雞鴨血湯,切小塊的雞血鴨血,切小塊的油豆腐,簡簡單單,6塊錢一碗,也足以溫暖這個早晨了。

好再來面攤

地址:永康路142弄

人均:17元

老上海有種飲食文化,叫弄堂美食,有很多開在弄堂裡的小吃攤,多數是面攤,支起幾張桌子,來的食客往弄堂裡一走,就可以“堂食”。好再來面攤就是其中之一,除了面,還會做油墩子。

夫妻倆經營的小攤,老闆之前在大學食堂的點心口做吃的。九點多鐘的時候你會看到陽光灑進弄堂,老闆坐在樹下擦著蘿蔔絲,滿滿的一盆又一盆。

油墩子2.5元一個,蘿蔔絲不腥,外脆內酥軟,油墩子大個,咸淡適中,炸油墩子的油很乾淨。油墩子其實是吃完一個會覺得膩的食物,但是還是忍不住下回再吃~

乳山路粢飯團攤

地址:乳山路209號

人均:7元

在乳山路上的粢飯團攤,早上的時候出攤,在一家服裝店的門口,營業到早上9:30,大概是上海可以選擇種類最多的粢飯團了,有將近20種可以包的~

粢飯團是紫糯米的,覺得粢飯團裡必須要加上一根油條才算是完整,鹹蛋黃也是讓人欲罷不能的配料,再選上兩種小鹹菜,阿姨會和你說,“夠多了”,然後就直接給你包起來,感覺可以吃上一個月都不重樣!

蘇州福東鑫

地址:宛平南路735號

人均:20元

傳統的蘇式麵館,生面打得好,有韌性,紅湯清淡但是喝起來很鮮,就算是沒有澆頭,面吃起來也很有滋味,盛面的碗也和小時候自己家裡用的一樣~

他家還有小籠,一屜八隻小籠,和平時吃的小籠不太一樣,蘇式小籠面皮緊實比較厚,汁水不多,吃起來是甜口的。

盛興點心店

地址:順昌路528號

人均:14元

有名的百年老店,無論春夏秋冬店裡的食客都絡繹不絕,在天兒還不冷的時候,你會看到有人站在馬路邊兒端著碗吃,一間小店也承載著父輩的記憶。

店裡只收現金。第一次來吃的人,都會點一碗全家福,一隻肉湯糰,一隻芝麻湯糰,和五隻薺菜肉餛飩,店裡的招牌幾乎都在這一碗裡了。

尖的是肉湯糰,圓的是芝麻的。肉湯糰這個北方人眼中的“黑暗料理”,格外好吃,肉餡緊實,吃起來一點也不油。薺菜餛飩的餛飩皮,和別家吃起來不太一樣,不是薄薄軟軟的一層,是帶點厚度還有些面的嚼勁的,吃起來也十分過癮。

麟籠坊特色小籠

地址:建國東路10號

人均:28元

以蛋黃小籠聞名的小籠店,半開放式的廚房,五六個師傅快速的捏著小籠,每一顆的大小形狀都差不多。

一屜小籠12只,一兩半,個頭不算大,正好一口一個。對於選擇困難症的人來說,最適合點一份全家福小籠,鮮肉、蛋黃和蟹粉的各4只。

小籠輕輕一提,咬一個小口,把湯汁都吸掉。他家的蛋黃小籠算是“網紅”了,鹹蛋黃真的是比檸檬茶還要讓人上癮的食物,蛋黃獨特的味道能融入到小籠的湯水中,鹹鮮味都很足~

蟹粉小籠也是這家的招牌,蟹粉小籠有一點點腥,不影響整體的口感,能看得見實實在在的蟹腿肉,雖然蟹粉的量不多,但是味道足夠了。配上店裡調的薑絲醋,薑絲不辣,酸酸甜甜的,驅驅寒正好。

[辰時]

07:00-08:59

上海人的早餐怎麼能少得了一碗面

大時代美食麵館

地址:黃陂南路618號

人均:26元

大時代美食麵館,老滄浪亭師傅主理,老麵館環境差了點,店裡四張桌子,店門口還能坐上幾個人,早上的時候人很多,要排隊自己找座位。

他家最有名的是蔥油拌面,蔥段炸好一大缸,整家店都飄著蔥油的香味~炸好的蔥段都是焦香的,吃之前把碗底的蔥油醬油都翻過來拌拌。麵條吃起來特別有嚼勁,沒有什麼花哨的澆頭卻也能讓人一口接著一口。

一碗面加一份炸豬排好像是標配。豬排整塊不切,外皮炸的酥脆,裡面的肉汁水豐富,吃到嘴裡都是脆香。蔥油拌面和炸豬排都稍稍有點油,這時候來上一口美式咖啡,沒想到中西的口味卻十分搭配!

絕口老弄堂爆魚麵館

地址:嘉善路53號

人均:22元

絕口的爆魚面可以說是滬上有名了,除了澆頭面,還能做做炒菜。早上去的早,爆魚還沒做好,沒吃上爆魚還有很多其他的澆頭可以選擇,每次都忍不住點上一份雙澆面,雖然吃不了,但是覺得不多嘗嘗就會很饞。

燜肉算是店裡除了爆魚最受歡迎的澆頭了。奶白色的湯底,撒上一勺雪菜,老弄堂的爺叔總是很熱情的招待。燜肉分層,有瘦有肥,瘦肉不柴,肥肉不膩。一口一定要肥瘦都咬上,再配上一口流著溏心的荷包蛋。

還有一些點擊率不是很高的澆頭,也很好吃,想吃什麼都能隨意搭配。豆腐衣包肉面再加上一塊素雞,素雞塊大,占了半個碗,吃之前戳進碗裡,讓它吸收進飽滿的湯汁。早上去到店裡,有時候會碰到客人點上一瓶啤酒,吃上一碗面,和店裡的爺叔嘮嘮嗑,愜意的清晨大概就是如此吧~

逸桂禾陽春麵館

地址:吉安路290號

人均:35元

在上海陽春麵是最簡單,卻也是都刻到人胃裡的一碗面了。逸桂禾陽春麵館,和肇周路的辣肉絲麵館是一家,辣肉絲麵館10點才營業,陽春麵卻6:30就開始忙乎了。以前辣肉絲麵館的爺叔,現在也基本都是來這裡看店。

一碗陽春麵,看起來沒什麼特別,不加任何菜肴配料只有湯和少許蔥花,鮮切細面,入碗擺得規整,湯上飄著油花,吸溜吸溜一碗下了肚,就倆字,舒服!

我卻還偏愛他家的麻醬拌面,老上海的辣醬油在碗底,吃之前把麻醬都拌開,麻醬吃起來特別香,怕膩的話就喝一口同伴點的陽春麵的湯,麵條入味,咸淡也正好,雖說是冬日,卻也忍不住點上這一碗不帶湯的麵條。

兩碗面,再配上一份上海黃醬。上海黃醬做法很特別,豆腐衣包肉,濃油赤醬,能吃到醬油和黃醬的味道,有點重口,但是早餐嘛,就應該吃的豐盛一點。

小陶麵館

地址:嘉善路226號

人均:19元

小陶麵館的量大是出了名的。進屋老闆先問要湯麵還是拌面,然後你就在擺出的十來種澆頭裡隨意選擇吧。

以前只覺得西北的麵食沒哪裡能比得過,來這你會發現上海面的澆頭,種類之多沒有哪裡能比得過。燜肉、大排、熏魚、素雞等等等,一碗面拼上兩樣澆頭都覺得不過癮。

蔥油拌面,比別家還要豐富一下,裡面有很多肉末,還可以再加個荷包蛋。熬香的蔥油澆到面上,拌一拌面胃就開了。我也說不出這面哪裡特別,但就是感覺放不下手裡的筷子。

[己時]

09:00-10:59

除了中式早餐你還可以來一餐Brunch

馬里昂巴咖啡館

地址:武康路55號

人均:77元

在武康路和安福路交口的Marienbad,已經開了十多年了,和安福路這條街一起成長孟京輝、林兆華、李安的身影都曾出現在這裡。

雖然是一家咖啡館,但是也有很專業的brunch,種類雖然不多,但也能滿足上午的悠閒時光。班尼迪算是brunch裡最有代表性的食物了,戳開水波蛋讓蛋液流出,浸滿煙熏三文魚和麵包。

松餅是美劇裡最常出現的早餐,一定要鬆軟還帶著氣泡孔才最迷人。蘸上一勺草莓醬,配上一口莓果穀物的優酪乳,這就是早晨的味道。

要想最直接體會上海人的幸福

就讓他去吃一頓當地路邊攤式的早餐

去感受上海街邊的市井味道和煙火氣息

一碗粥或一道小菜,足矣

蔥油餅一定是要外皮煎得金黃酥脆,裡面軟嫩又層層分明口感緊實。蔥油的香味沁滿了整張餅裡,還能吃得到少許的肉末,蔥油香、肉香和麵的香味混在一起,一口過癮!

好的蔥油餅吃完一定不會感覺到油膩膩的,是讓人忍不住再吃一個的。還可以讓店家加顆蛋,煎餅的時候直接攤上個雞蛋,香味都融到一起了。還有就是他家的門牌號真的是太好記了,吃完這張蔥油餅,今天也是666的一天~

宏玉坊

位址:肇周路395號

人均:18元

這家宏玉坊和周圍的飯店比起來,裝修已經很新了,但卻也是家老店,開了有9年了。之前老闆在南浦大橋,很多食客都專門跑去吃,老闆為了方便搬到了這裡,開了也有三年半了。老闆和母親一起,母親負責收錢,老闆負責其他的事情。

這家店的鍋貼很有名,8元一兩,全是手工現包的。不忙的時候老闆會來招呼客人,非常客氣,“我們這邊點餐,先吃完再付錢,只收現金”。

鍋貼一兩4個,鍋貼是甜口的,這一口甜完全把肉的鮮味吊出來了,一咬就冒出湯汁來。,裡面的湯汁用的是骨頭湯不是肉皮凍,老闆說肉是五豐肉,肉吃起來一點也不鬆散。鍋貼下麵的那層脆硬的皮,才是鍋貼的靈魂。

阿德生煎

地址:龍華西路219號

人均:12元

在龍華寺附近的一家生煎攤,小小的生煎店裡面有6、7個座位,附近的居民都拿著盒子來打包,早上的生意總是那麼好。

不是連鎖店,但是在附近還算是小有名氣。7元一兩,4只生煎,要是早上吃不下,要半兩生煎老闆也賣的。生煎裡的湯汁實在是太飽滿了,感覺一兩生煎半兩汁,生煎的底下煎得脆脆的,肉餡吃起來也鮮美。

吃生煎還得配上一碗雞鴨血湯,切小塊的雞血鴨血,切小塊的油豆腐,簡簡單單,6塊錢一碗,也足以溫暖這個早晨了。

好再來面攤

地址:永康路142弄

人均:17元

老上海有種飲食文化,叫弄堂美食,有很多開在弄堂裡的小吃攤,多數是面攤,支起幾張桌子,來的食客往弄堂裡一走,就可以“堂食”。好再來面攤就是其中之一,除了面,還會做油墩子。

夫妻倆經營的小攤,老闆之前在大學食堂的點心口做吃的。九點多鐘的時候你會看到陽光灑進弄堂,老闆坐在樹下擦著蘿蔔絲,滿滿的一盆又一盆。

油墩子2.5元一個,蘿蔔絲不腥,外脆內酥軟,油墩子大個,咸淡適中,炸油墩子的油很乾淨。油墩子其實是吃完一個會覺得膩的食物,但是還是忍不住下回再吃~

乳山路粢飯團攤

地址:乳山路209號

人均:7元

在乳山路上的粢飯團攤,早上的時候出攤,在一家服裝店的門口,營業到早上9:30,大概是上海可以選擇種類最多的粢飯團了,有將近20種可以包的~

粢飯團是紫糯米的,覺得粢飯團裡必須要加上一根油條才算是完整,鹹蛋黃也是讓人欲罷不能的配料,再選上兩種小鹹菜,阿姨會和你說,“夠多了”,然後就直接給你包起來,感覺可以吃上一個月都不重樣!

蘇州福東鑫

地址:宛平南路735號

人均:20元

傳統的蘇式麵館,生面打得好,有韌性,紅湯清淡但是喝起來很鮮,就算是沒有澆頭,面吃起來也很有滋味,盛面的碗也和小時候自己家裡用的一樣~

他家還有小籠,一屜八隻小籠,和平時吃的小籠不太一樣,蘇式小籠面皮緊實比較厚,汁水不多,吃起來是甜口的。

盛興點心店

地址:順昌路528號

人均:14元

有名的百年老店,無論春夏秋冬店裡的食客都絡繹不絕,在天兒還不冷的時候,你會看到有人站在馬路邊兒端著碗吃,一間小店也承載著父輩的記憶。

店裡只收現金。第一次來吃的人,都會點一碗全家福,一隻肉湯糰,一隻芝麻湯糰,和五隻薺菜肉餛飩,店裡的招牌幾乎都在這一碗裡了。

尖的是肉湯糰,圓的是芝麻的。肉湯糰這個北方人眼中的“黑暗料理”,格外好吃,肉餡緊實,吃起來一點也不油。薺菜餛飩的餛飩皮,和別家吃起來不太一樣,不是薄薄軟軟的一層,是帶點厚度還有些面的嚼勁的,吃起來也十分過癮。

麟籠坊特色小籠

地址:建國東路10號

人均:28元

以蛋黃小籠聞名的小籠店,半開放式的廚房,五六個師傅快速的捏著小籠,每一顆的大小形狀都差不多。

一屜小籠12只,一兩半,個頭不算大,正好一口一個。對於選擇困難症的人來說,最適合點一份全家福小籠,鮮肉、蛋黃和蟹粉的各4只。

小籠輕輕一提,咬一個小口,把湯汁都吸掉。他家的蛋黃小籠算是“網紅”了,鹹蛋黃真的是比檸檬茶還要讓人上癮的食物,蛋黃獨特的味道能融入到小籠的湯水中,鹹鮮味都很足~

蟹粉小籠也是這家的招牌,蟹粉小籠有一點點腥,不影響整體的口感,能看得見實實在在的蟹腿肉,雖然蟹粉的量不多,但是味道足夠了。配上店裡調的薑絲醋,薑絲不辣,酸酸甜甜的,驅驅寒正好。

[辰時]

07:00-08:59

上海人的早餐怎麼能少得了一碗面

大時代美食麵館

地址:黃陂南路618號

人均:26元

大時代美食麵館,老滄浪亭師傅主理,老麵館環境差了點,店裡四張桌子,店門口還能坐上幾個人,早上的時候人很多,要排隊自己找座位。

他家最有名的是蔥油拌面,蔥段炸好一大缸,整家店都飄著蔥油的香味~炸好的蔥段都是焦香的,吃之前把碗底的蔥油醬油都翻過來拌拌。麵條吃起來特別有嚼勁,沒有什麼花哨的澆頭卻也能讓人一口接著一口。

一碗面加一份炸豬排好像是標配。豬排整塊不切,外皮炸的酥脆,裡面的肉汁水豐富,吃到嘴裡都是脆香。蔥油拌面和炸豬排都稍稍有點油,這時候來上一口美式咖啡,沒想到中西的口味卻十分搭配!

絕口老弄堂爆魚麵館

地址:嘉善路53號

人均:22元

絕口的爆魚面可以說是滬上有名了,除了澆頭面,還能做做炒菜。早上去的早,爆魚還沒做好,沒吃上爆魚還有很多其他的澆頭可以選擇,每次都忍不住點上一份雙澆面,雖然吃不了,但是覺得不多嘗嘗就會很饞。

燜肉算是店裡除了爆魚最受歡迎的澆頭了。奶白色的湯底,撒上一勺雪菜,老弄堂的爺叔總是很熱情的招待。燜肉分層,有瘦有肥,瘦肉不柴,肥肉不膩。一口一定要肥瘦都咬上,再配上一口流著溏心的荷包蛋。

還有一些點擊率不是很高的澆頭,也很好吃,想吃什麼都能隨意搭配。豆腐衣包肉面再加上一塊素雞,素雞塊大,占了半個碗,吃之前戳進碗裡,讓它吸收進飽滿的湯汁。早上去到店裡,有時候會碰到客人點上一瓶啤酒,吃上一碗面,和店裡的爺叔嘮嘮嗑,愜意的清晨大概就是如此吧~

逸桂禾陽春麵館

地址:吉安路290號

人均:35元

在上海陽春麵是最簡單,卻也是都刻到人胃裡的一碗面了。逸桂禾陽春麵館,和肇周路的辣肉絲麵館是一家,辣肉絲麵館10點才營業,陽春麵卻6:30就開始忙乎了。以前辣肉絲麵館的爺叔,現在也基本都是來這裡看店。

一碗陽春麵,看起來沒什麼特別,不加任何菜肴配料只有湯和少許蔥花,鮮切細面,入碗擺得規整,湯上飄著油花,吸溜吸溜一碗下了肚,就倆字,舒服!

我卻還偏愛他家的麻醬拌面,老上海的辣醬油在碗底,吃之前把麻醬都拌開,麻醬吃起來特別香,怕膩的話就喝一口同伴點的陽春麵的湯,麵條入味,咸淡也正好,雖說是冬日,卻也忍不住點上這一碗不帶湯的麵條。

兩碗面,再配上一份上海黃醬。上海黃醬做法很特別,豆腐衣包肉,濃油赤醬,能吃到醬油和黃醬的味道,有點重口,但是早餐嘛,就應該吃的豐盛一點。

小陶麵館

地址:嘉善路226號

人均:19元

小陶麵館的量大是出了名的。進屋老闆先問要湯麵還是拌面,然後你就在擺出的十來種澆頭裡隨意選擇吧。

以前只覺得西北的麵食沒哪裡能比得過,來這你會發現上海面的澆頭,種類之多沒有哪裡能比得過。燜肉、大排、熏魚、素雞等等等,一碗面拼上兩樣澆頭都覺得不過癮。

蔥油拌面,比別家還要豐富一下,裡面有很多肉末,還可以再加個荷包蛋。熬香的蔥油澆到面上,拌一拌面胃就開了。我也說不出這面哪裡特別,但就是感覺放不下手裡的筷子。

[己時]

09:00-10:59

除了中式早餐你還可以來一餐Brunch

馬里昂巴咖啡館

地址:武康路55號

人均:77元

在武康路和安福路交口的Marienbad,已經開了十多年了,和安福路這條街一起成長孟京輝、林兆華、李安的身影都曾出現在這裡。

雖然是一家咖啡館,但是也有很專業的brunch,種類雖然不多,但也能滿足上午的悠閒時光。班尼迪算是brunch裡最有代表性的食物了,戳開水波蛋讓蛋液流出,浸滿煙熏三文魚和麵包。

松餅是美劇裡最常出現的早餐,一定要鬆軟還帶著氣泡孔才最迷人。蘸上一勺草莓醬,配上一口莓果穀物的優酪乳,這就是早晨的味道。

要想最直接體會上海人的幸福

就讓他去吃一頓當地路邊攤式的早餐

去感受上海街邊的市井味道和煙火氣息

一碗粥或一道小菜,足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