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多虧了山西的這座古城,才讓趙國逃過了第二次國難

1.

按照史家的話來說, 春秋末期的華夏大地可謂是“天子衰, 王室貶, 禮崩樂壞”。

在這一階段, 周王朝已完全成為名義上的天下共主, 絕難再號令諸侯;而部分諸侯國之中也是權柄外流, 並基本被掌控在一些重臣手中, 如齊國的田氏漸漸做大, 隨時有取薑氏而代之的可能;晉國是先有六卿之患, 後又變為四卿之災……

從當時來看, 這些重臣儼然已是自成一派, 而這一派又幾乎是一個國中之國。 也由此不太準確地來說, 趙國歷史上共經歷過四次國難, 其中兩次是趙氏還為晉國正卿之時, 剩下兩次則是獨立以後。

眼下, 就單來說說趙國的第二次國難——晉陽保衛戰。

2.

如前文所述, 晉國先有六卿之患, 後來有兩卿被滅, 於是又演變為四卿之災。 在此處, “卿”即是指“卿大夫”, 國之重臣, 再具體一點來講, 六卿也好、四卿也罷, 說的無非就是身居晉國要職的幾大家族。

而四卿時期,

便是有智氏、趙氏、魏氏、韓氏四大家族, 且這四大家族中, 數智氏實力最強, 其常想著要滅掉趙、魏、韓, 然後自己獨掌晉國政權, 甚至直接取而代之……

正也因為有家族實力在做背書, 再加之家族中的老大——智瑤(時人尊稱智伯)這個人也比較狂妄激進, 於是他一上手便直接開始拿趙魏韓三家開刀——要地。

地是何物?對四家來說, 那都是立命之本, 都是命根子, 萬不得已情況下肯定是不可能隨便予人的。 然而, 當智伯將此要求提出之時, 韓魏兩家還是迫於淫威忍痛將自己的城邑獻了出來。

但趙氏卻不幹!

3.

可以想像的是, 智伯初見韓魏兩家向自己臣服時, 得意滿滿, 但又當聽說趙氏抗己時, 自然怒氣填胸!於是當即整頓兵甲, 並約同韓魏二家, 直殺趙氏府中。

本來, 韓魏與趙氏乃唇齒關係, 但兩家族一來迫于智伯淫威, 二來又想在滅趙之後瓜分趙氏土地, 所以也就率兵隨了智伯。 當時趙氏家族的首領為趙襄子, 在其得知智伯來攻時, 立即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必須找一座城池為依託,

以抵禦智氏的圍攻。

但去往何處呢?手下有建議去最近的長子城, 此處城高且厚;也有人建議走邯鄲, 因為糧食充足……但這些建議都被趙襄子予以了否決, 因為這時他想起自己父親生前囑咐過的話「 晉國有難, 無以晉陽為遠, 必以為歸」。

所以, 一行人急望晉陽城而去。

4.

那現在的問題是:趙襄子、包括其父親為何要在國難面前選擇以晉陽來棲身呢?

事情還得從趙襄子的父親也即趙簡子說起。 在趙簡子當家族首領時, 手下有兩名家臣, 其中一名叫董安於, 另一名叫尹鐸。 是董安于建造了晉陽這座趙氏的戰略據點, 此處城高且固, 並且在建造之初還藏好了足夠多的製造兵器之材…

在硬體設施沒有問題的時候, 趙簡子又曾派尹鐸專門去經營這座城, 臨行前, 尹鐸問:“是要將此地作為收稅點?還是保障點?”, 趙簡子肯定地予以了回答:“保障點”!正因此, 尹鐸在此輕徭薄稅, 與民生息, 為民謀利, 所以打下了絕對堅實的群眾基礎。

正是因為以上兩點, 所以趙襄子堅決地選擇了晉陽城, 並也正是在此處,在軍民同心、萬眾齊力的情況下,智氏一直未將其攻破,後來又在成功策反了韓魏兩家後,徹底消滅了智氏,使晉陽得保,也使趙氏得保!

晉陽古城遺址位於晉源區太原東西兩山之間的廣大地區,面積約合200平方公里,由城池遺址、古墓葬遺址、宗教祭祀遺址組成。城池遺址東西寬4750米,南北長3750米,面積約20平方公里。

文 / 起叔

圖 / 網路

參考資料 / 《司馬光·資治通鑒·卷第一·周紀一》

並也正是在此處,在軍民同心、萬眾齊力的情況下,智氏一直未將其攻破,後來又在成功策反了韓魏兩家後,徹底消滅了智氏,使晉陽得保,也使趙氏得保!

晉陽古城遺址位於晉源區太原東西兩山之間的廣大地區,面積約合200平方公里,由城池遺址、古墓葬遺址、宗教祭祀遺址組成。城池遺址東西寬4750米,南北長3750米,面積約20平方公里。

文 / 起叔

圖 / 網路

參考資料 / 《司馬光·資治通鑒·卷第一·周紀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