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學會這六點,告別凍瘡說

圖片來自於pixabay.com;基於CC0協議使用

小編北方的小夥伴去了南方工作以後, 面對濕冷的空氣, 竟然長起了凍瘡。 凍瘡常見於冬季, 是由於氣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膚反復紅斑、腫脹性損害,

嚴重者可出現水皰、潰瘍, 病程緩慢, 氣候轉暖後自愈, 易復發。 那麼, 是什麼引發了凍瘡呢?

寒冷引起凍瘡

寒冷是引起凍瘡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一般溫度在0℃到10℃是凍瘡的高發期, 皮膚的抗寒能力太弱, 而手腳以及耳朵這些離心臟較遠的部位血液迴圈較差, 說很容易長出凍瘡。 所以冬天一定要注意保暖, 尤其是手腳耳朵這些凍瘡高發區。

潮濕引起凍瘡

引起凍瘡形成的原因除了寒冷以外, 潮濕也會引起凍瘡, 因為寒冷對人體的影響還是有限的, 而潮濕可以加重寒冷的危害。 在同一個溫度下, 長期在潮濕環境工作的人一定比乾燥環境下工作的人生凍瘡的幾率要高。

因為潮濕會加快寒冷破壞局部血管收縮和舒張能力的速度, 凍瘡也就更容易形成。

溫度急變引起凍瘡

只是一味的寒冷並不一定會生出凍瘡, 但是為了避免凍瘡, 而使得皮膚表面溫度急變, 卻是會加大長凍瘡的可能。 比如在戶外將雙手凍得冰涼, 回到室內擔心生凍瘡馬上用溫度很高的東西暖手, 這樣皮膚表面的溫度一冷一熱急劇變化, 嚴重影響到血管的正常收縮和舒張, 也會很容易長出凍瘡。 所以在皮膚冰涼的情況下, 可以先用手套等物品將手焐熱後再使用溫度更高的東西。

防止凍瘡復發, 關鍵在預防:

1、要保持局部溫暖, 衣服、鞋襪要穿暖和。 保暖後全身血管收縮功能好, 可以抵禦寒冷從而預防凍瘡的發生。

2、要避免潮濕, 因為潮濕的環境容易增加局部寒冷誘發凍瘡的發生, 保持局部乾燥可預防凍瘡的發生。

3、可適當吃一些防寒保暖的食物, 如羊肉、牛肉、雞肉、辣椒、川椒、生薑、大蒜等。

4、平時應堅持體育鍛煉, 常用冷水洗手、洗臉、洗腳, 增強自身抗寒能力。

5、每天數次搓手、耳朵等局部皮膚, 每次數分鐘至局部皮膚發熱為止, 用揉擦按摩的方法加強局部的摩擦及運動, 以迅速改善局部的血液迴圈。

6、使用中藥外泡, 如當歸四逆湯, 當歸、芍藥, 桂枝, 細辛、甘草, 木通、生薑, 大棗, 煮水外泡手足易患凍瘡部位, 可以防止凍瘡的發生。

免責聲明:

以上所有的文字和圖片來源於網路、科普雜誌、學術期刊且不限於上述媒體, 如有涉及版權問題, 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給予刪除或下線處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