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由一箱油發起的擂臺戰,誰是混動車世界第一?

汽車市場向來都是一個江湖, 有江湖就有對手。 傳統燃油車的江湖已經群龍聚首, 兵分數路, 這邊, 混動汽車的江湖又冒出了一大高手, 它就是雅閣銳·混動。

雅閣銳·混動在極限挑戰賽中用一箱油(60L)續航跑了 2110.2km, 平均油耗僅為2.84L/100km, 從接近0海拔的青島出發, 途徑濟南、保定、張家界、呼和浩特等18個城市, 隨著海拔的不斷上升, 參賽車最終抵達平均海拔接近1500米的“草原之城”鄂爾多斯。

在經歷高速路、山路、高低海拔路等等考驗的同時, 雅閣銳·混動還在跨越省份時進入市區道路和鄉村小路, 經歷了各種擁堵路況, 包括各種紅綠燈頻密路段、市區長擁堵路段、鄉村市集路等等...長途跋涉後, 最終雅閣銳·混動創造了屬於混動界的奇跡。

確實, 雅閣銳·混動“一箱油跑2110.2公里”、“平均油耗僅為2.84L”的成績, 放眼當下混動界車型凱美瑞雙擎、君越混動等等, 能做出極限油耗低於4L的車型不多, 加上燃油經濟性與動力通常都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除了考驗車輛的節油性, 應對不同路況, 對動力性的要求也不低。

雅閣銳·混動能取得如此優秀的成績, 想必很多人都對它的混合動力技術感興趣。 究竟在高手如林的混動界裡, 它的混動技術有何優勢, 與豐田混動技術的強強對話, 孰贏孰輸?

都叫“混動”, 哪家技術更先進?

1、豐田(凱美瑞雙擎)——混動模式“三合一”

如果從最基本的混動形態來描述豐田、本田、通用三家車企的混動技術, 豐田的混動算是最“初始”的一種方案, 由兩台電機組成一套混聯式混動系統——Hybrid Synergy Drive(雙擎), 利用E-CVT變速箱的行星齒輪結構進行動力傳遞。 雖說豐田已經把這套混動系統玩得遊刃有餘, 可靠性極高, 但低速時行星齒輪結構把電機作為主要的輸出來源, 發動機成為“儲能罐子”, 這樣下來, 車輛在起步和低速時能夠保證油耗,

但在高速行駛時, 電機需要協助發動機共同輸出, 油耗就不太可觀了。

2、本田(雅閣銳·混動)——發動機和電動機更加“自由”

為了規避豐田混動技術的專利, 本田用了更加簡單且靈巧的思路來實現混動技術:沒有行星齒輪結構, 系統由兩台電機+發動機組合而成。 通過離合器控制EV、混動和發動機三種行駛模式, 這就是本田的智慧多模式驅動i-MMD混動系統。

本田這套混動系統能在起步、低速行駛時通過電動機直接驅動, 電量不足時由發動機給電池充電, 這時候發動機的轉速處於低負荷狀態。 當車速越來越快, 電機的功率不足以支援輸出時, 離合器會直接讓發動機提供動力, 巡航狀態下負荷依舊不高。 而需要急加速的時候, 電動機則再次回到“崗位”上負責動力輸出, 發動機則負責驅動發電機,同樣不會處於高負荷狀態。三種模式的靈活切換讓i-MMD混動系統的省油功效得到保證,發動機介入的時機更少,電機在高速時的“拖累”也更小。

兩種混動技術對比下,本田的i-MMD系統在動力性和續航里程上會更顯優勢,以大功率電動機作為主要動力源,發動機的角色會變得更弱,節能效果上確實要領先于豐田,而整套混動系統的成本亦低於其他混動系統。

保護駕駛者,Honda SENSING更全面

豐田表示在現階段的混動技術先進性上,本田的i-MMD確實有領先優勢,但技術領先和是否好用又是兩回事。能省油,又能跑的雅閣銳·混動,到底能帶給消費者怎樣的體驗?

雅閣銳·混動全面搭載FUNTEC安全技術“Honda SENSING”,先於凱美瑞雙擎、君越混動搭載主動安全技術,配置更加全面。

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統(智慧駕駛輔助系統)是通過多處多角度攝像頭,配合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雷達,為駕駛者提供“安全超感”的體驗,何為“安全超感”?我們不妨來看一下Honda SENSING的子系統有何不一樣。

ACC自我調整續航系統在很多車型上出現,但雅閣銳·混動帶有LSF(低速前車跟隨系統)的ACC巡航系統,能夠實現低、中、高速的自動跟車,前擋風玻璃攝像頭還能識別前方車輛、物體、車道等,讓駕駛者在城市擁堵路況也能忙裡偷閒。

除了ACC自我調整續航系統,Honda SENSING還提供了LKAS車道保持輔助系統、RDM車道偏移抑制,兩大功能同時工作下,駕駛者幾乎可以實現放開雙手的操作。

而另外幾個很走心的安全配置如TSR交通標識智慧識別,能夠説明新手識別路上的限速標誌,LWC盲點顯示系統能在打轉向燈時,中控顯示幕顯示左右盲區的影像資訊,極大程度上減低駕駛者的心理負擔。

拼設計,消費者都看中了誰?

而當迎合消費者對外觀、空間兩種需求的時候,雅閣銳·混動在最大的對手凱美瑞雙擎面前,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基於汽油版車型打造而來,雅閣銳·混動在外觀上繼續沿用汽油版車型的風格,前格柵、羽翼式LED前大燈、光纖式LED組合尾燈均增加了HYBRID專屬藍色設計,車身兩側及尾部也增加了HYBRID專屬標誌。值得一提的是,雅閣銳·混動在輪轂造型上換裝全新18寸專屬輪轂,尾部也配備更加酷炫的尾翼。對於追求個性和運動的消費者而言,這種設計無疑增加了雅閣銳·混動的觀賞性。

而凱美瑞雙擎,骨子裡還保留著豐田的中庸,設計較為平淡,對於年輕消費者來說,吸引力不大,雖說混動版車型增加了很多專屬元素,但整體的風格偏保守類型,少了些許個性。

車型

雅閣銳·混動

凱美瑞雙擎

後尾廂容積

399L

392L

再者,雅閣銳·混動與凱美瑞雙擎的電池組同樣放置在後備廂與後排座椅之間,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乘坐和儲物空間。在兩者的空間性對比上,雅閣銳·混動與凱美瑞雙擎的後排空間差距甚少,而在後尾箱容積上,在混動車型空間寸土寸金的情況下,雅閣銳混動也有7L的優勢,實屬難得。

軲轆哥說:

如果說在這次混動之爭中,凱美瑞雙擎、雅閣銳·混動各自有領先的優勢,軲轆哥認為,從綜合表現來看,雅閣銳·混動的優勢更大,畢竟在這個級別的車型,消費者要考慮的不僅是節能,同時兼顧動力、空間,還要有吸引人的外觀,這些都是雅閣銳·混動與生俱來的優勢。這樣一輛全面的混動車型,還有什麼值得挑剔的?

長按複製愛買車(aimaiche),My車軲轆(myautolive),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以及愛買車網站,瞭解更多新鮮有趣的汽車資訊。

發動機則負責驅動發電機,同樣不會處於高負荷狀態。三種模式的靈活切換讓i-MMD混動系統的省油功效得到保證,發動機介入的時機更少,電機在高速時的“拖累”也更小。

兩種混動技術對比下,本田的i-MMD系統在動力性和續航里程上會更顯優勢,以大功率電動機作為主要動力源,發動機的角色會變得更弱,節能效果上確實要領先于豐田,而整套混動系統的成本亦低於其他混動系統。

保護駕駛者,Honda SENSING更全面

豐田表示在現階段的混動技術先進性上,本田的i-MMD確實有領先優勢,但技術領先和是否好用又是兩回事。能省油,又能跑的雅閣銳·混動,到底能帶給消費者怎樣的體驗?

雅閣銳·混動全面搭載FUNTEC安全技術“Honda SENSING”,先於凱美瑞雙擎、君越混動搭載主動安全技術,配置更加全面。

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統(智慧駕駛輔助系統)是通過多處多角度攝像頭,配合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雷達,為駕駛者提供“安全超感”的體驗,何為“安全超感”?我們不妨來看一下Honda SENSING的子系統有何不一樣。

ACC自我調整續航系統在很多車型上出現,但雅閣銳·混動帶有LSF(低速前車跟隨系統)的ACC巡航系統,能夠實現低、中、高速的自動跟車,前擋風玻璃攝像頭還能識別前方車輛、物體、車道等,讓駕駛者在城市擁堵路況也能忙裡偷閒。

除了ACC自我調整續航系統,Honda SENSING還提供了LKAS車道保持輔助系統、RDM車道偏移抑制,兩大功能同時工作下,駕駛者幾乎可以實現放開雙手的操作。

而另外幾個很走心的安全配置如TSR交通標識智慧識別,能夠説明新手識別路上的限速標誌,LWC盲點顯示系統能在打轉向燈時,中控顯示幕顯示左右盲區的影像資訊,極大程度上減低駕駛者的心理負擔。

拼設計,消費者都看中了誰?

而當迎合消費者對外觀、空間兩種需求的時候,雅閣銳·混動在最大的對手凱美瑞雙擎面前,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基於汽油版車型打造而來,雅閣銳·混動在外觀上繼續沿用汽油版車型的風格,前格柵、羽翼式LED前大燈、光纖式LED組合尾燈均增加了HYBRID專屬藍色設計,車身兩側及尾部也增加了HYBRID專屬標誌。值得一提的是,雅閣銳·混動在輪轂造型上換裝全新18寸專屬輪轂,尾部也配備更加酷炫的尾翼。對於追求個性和運動的消費者而言,這種設計無疑增加了雅閣銳·混動的觀賞性。

而凱美瑞雙擎,骨子裡還保留著豐田的中庸,設計較為平淡,對於年輕消費者來說,吸引力不大,雖說混動版車型增加了很多專屬元素,但整體的風格偏保守類型,少了些許個性。

車型

雅閣銳·混動

凱美瑞雙擎

後尾廂容積

399L

392L

再者,雅閣銳·混動與凱美瑞雙擎的電池組同樣放置在後備廂與後排座椅之間,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乘坐和儲物空間。在兩者的空間性對比上,雅閣銳·混動與凱美瑞雙擎的後排空間差距甚少,而在後尾箱容積上,在混動車型空間寸土寸金的情況下,雅閣銳混動也有7L的優勢,實屬難得。

軲轆哥說:

如果說在這次混動之爭中,凱美瑞雙擎、雅閣銳·混動各自有領先的優勢,軲轆哥認為,從綜合表現來看,雅閣銳·混動的優勢更大,畢竟在這個級別的車型,消費者要考慮的不僅是節能,同時兼顧動力、空間,還要有吸引人的外觀,這些都是雅閣銳·混動與生俱來的優勢。這樣一輛全面的混動車型,還有什麼值得挑剔的?

長按複製愛買車(aimaiche),My車軲轆(myautolive),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以及愛買車網站,瞭解更多新鮮有趣的汽車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