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宦官和太監是有區別的

在很多影視劇中, 經常出現“太監”和“宦官”混談的片段, 將宦官與太監看作同樣的人。 實際上, 宦官和太監是有區別的。

首先確認一點,

那就是古代的宦官和太監都是專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使喚的官員。 所謂“宦”, 是指帝王身邊的服務人員。 史書中也把宦官稱為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內監等。

其實, 東漢以前的宦官不全是“閹人”, 自從東漢以後, 宦官才被閹割掉生殖器, 成為特殊群體。

據《後漢書·宦者列傳序》所記載, 皇宮中之所以用“閹人”充當服務人員, 主要原因在於後宮女眷較多, 這樣做是為了防止發生宮廷淫亂之事。 在我國歷史上, 比較有名的宦官有趙高、張讓等。

而太監出現的時間比較短, 直到遼代以前都沒有“太監”。 “太監”一詞最早出現於遼代。

當時, 朝廷設有太府監、少府監、秘書監, 這些機構中都設有“太監”一職。 不過這時的“太監”是一種官職, 並非後來意義上的“太監”。

直到明朝, “太監”才和“宦官”一樣變為專門服務皇室的人員。 朱元璋稱帝后, 在全國範圍內設置了由十二監、四司、八局組成的二十四衙門。

十二監的提領者被稱為“掌印太監”, 這些“太監”均由宦官擔任。 官級小的稱為“少監”、“中監”, 官階高的稱為“太監”。 雖然明朝時“太監”由宦官擔任, 但宦官卻不一定是“太監”。

到了清朝時, “宦官”這個詞已經沒有了, 只剩下“太監”了。 而這時的太監已經不是官職,

而是對“閹割”過的服務皇室的人員的統稱。 後來袁世凱稱帝時, 將宮中奴僕全部換為女子, 太監則被全部趕走, 自此“太監”才徹底消失在歷史煙波裡。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