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比思域還要運動!身披西裝的英倫運動健將

汽車從根本上就是追求速度的機器, 放眼全球汽車市場, 性能從來都是汽車愛好者的最終追求, 改裝到1000匹馬力的GT-R, 1000匹馬力的EVO的案例比比皆是。 擁有大馬力的同時, 運動化的底盤也是必不可少, 作為名爵的“性能擔當”7.1s的零百加速, 同時駕駛表現十分運動, 進入中國以來受到中國消費者的熱捧, 讓中國消費者也感受到名爵對於運動車的理解。

名爵6是名爵品牌的“性能擔當”, 名爵6的發動機當然引人矚目, 代號為15E4E的發動機, 得益於名爵的調校功力, 名爵6上搭載的15E4E展現出不錯的性能資料, 手動擋性能版車型6.61秒的加速成績比以運動著稱的思域和福克斯都要快。

名爵6的外觀融合了英國傳統設計底蘊和東方思維的新思路, 相比前幾年的MG車型, 名爵6代表著名爵新時代的開端。

全新名爵6是基於MG E-MOTION概念車所打造的首款量產車型, 官方定位是四門掀背轎跑, 車頭通過線條的刻畫, 呈現出向前俯衝的姿態, 而且車頭富有張力, 顯得整車很寬, 而實際上, 名爵6也是這個級別中最寬的車型之一。

車頭最顯眼的地方就是中網, 名為“星輝騎盾格柵”, 好像點點星光圍在名爵標誌的周圍, 與賓士的星光中網有異曲同工之妙。 前擾流板使用柔光的電鍍材質, 相比傳統的高光鍍鉻更顯檔次, 品質感上也更勝一籌。

大燈是整個車頭的點睛之筆, 設計靈感來源於倫敦眼在泰晤士河的倒影, 光源上使用全投射式的全LED技術, 並且具備IHC智慧遠近光功能。 燈帶漸進式的轉向燈也是符合潮流的設計之一。

車側線條很有傳統英國轎車的味道,偏後的視覺中心營造出很強的運動感,溜背的設計加上C柱處適當的提升,有利於實用性。

翼子板兩側的鍍鉻飾條加上PERFORMANCE的標識,寓意名爵6的運動特性。

時下流行用於凸顯運動風的大輪圈也在名爵6上出現,18寸大雙色輪圈配合是普利司通泰然者T005系列225/45 R18輪胎在各種條件下有不錯的表現。

C柱根據不同配置和風格的差異,分為Premium豪華和Trophy旗艦榮耀兩個系列的車型。

飽滿的尾部造型豐滿,耐看,和車頭相呼應,尾部微微上翹的鴨尾設計,增強整車的運動感。

尾燈使用全LED光源,燈帶式的設計符合時下潮流。

掀背的尾門設計繼承自上代名爵6,更大的後備箱開口更加方便日常的使用,而且能夠輕鬆放入大件行李。

打開車門首先進入眼簾的是斜條紋皮革包裹的手肘位置,扶手的位置則使用雙層皮革+紅色縫線工藝設計。

紅黑相間的座椅為車內帶來不錯的運動氣氛,Trophy車型還會配備金屬踏板,前排兩側座椅均提供通風功能,對於南方的用戶十分友好。

名爵6在中控台的設計上使用環繞式的設計,並且在這基礎上稍稍偏向駕駛員一側,是注重駕駛的取向。

名爵6在用料上也很考究,碳纖維飾板加上包邊的皮革無論是在視覺效果上還是摸起來都很有檔次感,在凸顯運動風的同時沒有忘記細節。

平底的方向盤手感不錯,紅色縫線和打孔工藝在運動的同時帶有不錯的品質感。Trophy車型還帶隨方向盤而動的撥片。

儀錶板的設計以簡約為主,兩側機械式儀錶加上中央大尺寸的液晶儀錶,並且液晶儀錶能夠顯示導航資訊,非常實用。

名爵6將搭載2.0版本的斑馬智行系統,不僅介面有所優化,系統流暢度和大資料導航等方面都有大幅度提升,同時支持安卓和蘋果手機互聯。斑馬智行2.0系統在語音操控方面也有明顯進步,並且能夠理解簡單的語句,並推薦出相應的操作,例如乘客說“我餓了”,系統會推薦附近的餐館。另外系統還能分清主副駕的語音,針對不同的乘客作出對應的操作,智慧化程度很高。

經過改良的物理按鍵佈局,旋鈕用於調節音量,空調也有獨立的按鍵,在開車時操作要比觸屏來得方便而且力回饋感受好,不再需要低頭看,增加行車安全。

中控台下方的12V電源和2個USB充電口,滿足前排乘客各種用電需求。

名爵6的杯架除了有一個可以滑動的蓋簾以外,側方帶有兩個卡槽,功能分區明確。

名爵6使用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馬力169Ps/5500rpm,最大扭矩250N*m/1700-4300rpm,配合7速變速箱,在動力水準上與國際接軌,使用各種高新技術使得名爵6在燃油經濟性上和性能上有一個不錯的平衡。

底盤懸架方面,名爵6使用前麥弗遜後多連杆式的懸架結構,根據版本不同,高性能版還採用短彈簧的設計。為了彰顯運動化的定位,名爵6有三種不同排氣版本,排氣聲浪各有不同,Trophy版的聲浪會比中低配車型相對運動一點。

在實際駕駛中,用D擋起步時動力輸出平順,在低負荷工況下變速箱一般在2000rpm左右就會升擋,將發動機維持在低轉速的狀態,改善燃油經濟性。

在城市道路中,1.5T發動機的出力特性很好地展現出來,在城市車流中穿梭遊刃有餘,如果切換到S擋,變速箱會比D擋低1-2個擋位,動力來得更兇猛。在100km/h高速行駛時,發動機仍然有不錯的動力儲備,在高速超車時不會感到吃力。

懸架方面,名爵6調校得比較均衡,遇到較大坑窪的路況時,懸架處理得比較乾脆,在左右變線時底盤又有很好的韌性,能夠提供不錯的支撐性。

1.5T (15E4E)屬於藍芯系列發動機中SGE系列的產品,同在一個系列中的發動機還有1.0T三缸和1.4T四缸兩個版本。

根據公佈的產品規劃顯示,SGE和排量更大的MGE將在2018年前更新至第二代,全新的發動機將引入阿特金森/米勒迴圈工作模式,同時在燃燒控制和降低阻力方面進行優化。

作為一台前置前驅車型,橫置發動機是目前最常見的形式。名爵6的發動機包括缸體,缸蓋,氣門室蓋等使用鋁合金材質,在重量上相比鑄鐵有明顯的優勢,重量僅為115KG。名爵6的發動機使用正置佈局,排氣在前,進氣在後,雖然裸露的渦輪能夠增加散熱效率,但是在日常檢修的時候需要注意。

集成式水冷的排氣缸蓋擁有比傳統的分離式設計有更優秀的熱管理表現和更加緊湊的結構。

名爵6的氣缸直徑74mm,行程86.6mm,壓縮比為10.5:1,官方公佈熱效率為37.5%,處於市面上主流水準。

在小排量發動機中,使用中置噴油嘴技術的不多,中置噴油嘴相比側置更容易實現分層燃燒,同時減少濕壁的情況發生,但發動機各部件的佈局就成為了難題。

中置噴油嘴對於部件的佈置造成困難,而且結構難以做得緊湊,在後期維護保養的時候相對麻煩。

名爵6的噴油嘴使用6孔設計,噴油壓力為200Bar。

為了和噴油嘴配合,活塞頂部設計成有個凹陷,對於油氣混合有一定幫助作用。

活塞上的抗磨塗層是目前普遍的應用。

氣缸壁使用鑄鐵缸套,雖然在輕量化等方面與鍍層技術有所差距,優勢在於成本控制上。

渦輪增壓器是小排量發動機實現高性能的最主要部件,名爵6使用的渦輪由上海菱重(MHI)提供,在1500rpm即可實現發動機80%的最大扭矩輸出。

廢氣側的旁通閥由電子控制,開關時機相對於機械式來說更加精確。

名爵6的15E4E發動機配備雙氣門正時可調功能,通過油壓控制,最大60°調節發動機凸輪的相位可以讓氣門的開閉隨發動機轉速的變化而變化,提高進排氣效率,降低油耗,增強性能;此外,未來量產的第二代1.5T發動機還將增加氣門升程技術,進一步提升發動機低扭。

15E4E使用齒形正時鏈條,優勢在於免維護,比傳統套筒鏈條靜音性更好。

冷卻系統的主要特點在於小隔板的設計,這個小隔板位於水泵進入缸套時的入口,能夠將冷卻液分別引流至氣缸兩側,使得兩側氣缸有更均勻的冷卻效果。

15E4E使用連續可調機油泵,這種機油泵能夠降低發動機損耗,在高負載時又能夠提供足夠的機油冷卻發動機,在NEDC工況測試下,能夠節省2%的燃油。

在曲軸設計上15E4E比較保守,使用8個配重塊,目前市面上越來越多曲軸都將配重塊降低至4個,對於輕量化和旋轉慣量都有不少幫助。

英式西裝下的運動健將

各種先進技術加持的15E4E在性能上有不俗的表現,運動化的底盤使得名爵6不僅僅是虛有一身蠻力的肌肉男。在環保方面提升容易,後來推出的第二代發動機搭載可變氣門升程等技術,在性能和節能方面都值得我們期待。

車側線條很有傳統英國轎車的味道,偏後的視覺中心營造出很強的運動感,溜背的設計加上C柱處適當的提升,有利於實用性。

翼子板兩側的鍍鉻飾條加上PERFORMANCE的標識,寓意名爵6的運動特性。

時下流行用於凸顯運動風的大輪圈也在名爵6上出現,18寸大雙色輪圈配合是普利司通泰然者T005系列225/45 R18輪胎在各種條件下有不錯的表現。

C柱根據不同配置和風格的差異,分為Premium豪華和Trophy旗艦榮耀兩個系列的車型。

飽滿的尾部造型豐滿,耐看,和車頭相呼應,尾部微微上翹的鴨尾設計,增強整車的運動感。

尾燈使用全LED光源,燈帶式的設計符合時下潮流。

掀背的尾門設計繼承自上代名爵6,更大的後備箱開口更加方便日常的使用,而且能夠輕鬆放入大件行李。

打開車門首先進入眼簾的是斜條紋皮革包裹的手肘位置,扶手的位置則使用雙層皮革+紅色縫線工藝設計。

紅黑相間的座椅為車內帶來不錯的運動氣氛,Trophy車型還會配備金屬踏板,前排兩側座椅均提供通風功能,對於南方的用戶十分友好。

名爵6在中控台的設計上使用環繞式的設計,並且在這基礎上稍稍偏向駕駛員一側,是注重駕駛的取向。

名爵6在用料上也很考究,碳纖維飾板加上包邊的皮革無論是在視覺效果上還是摸起來都很有檔次感,在凸顯運動風的同時沒有忘記細節。

平底的方向盤手感不錯,紅色縫線和打孔工藝在運動的同時帶有不錯的品質感。Trophy車型還帶隨方向盤而動的撥片。

儀錶板的設計以簡約為主,兩側機械式儀錶加上中央大尺寸的液晶儀錶,並且液晶儀錶能夠顯示導航資訊,非常實用。

名爵6將搭載2.0版本的斑馬智行系統,不僅介面有所優化,系統流暢度和大資料導航等方面都有大幅度提升,同時支持安卓和蘋果手機互聯。斑馬智行2.0系統在語音操控方面也有明顯進步,並且能夠理解簡單的語句,並推薦出相應的操作,例如乘客說“我餓了”,系統會推薦附近的餐館。另外系統還能分清主副駕的語音,針對不同的乘客作出對應的操作,智慧化程度很高。

經過改良的物理按鍵佈局,旋鈕用於調節音量,空調也有獨立的按鍵,在開車時操作要比觸屏來得方便而且力回饋感受好,不再需要低頭看,增加行車安全。

中控台下方的12V電源和2個USB充電口,滿足前排乘客各種用電需求。

名爵6的杯架除了有一個可以滑動的蓋簾以外,側方帶有兩個卡槽,功能分區明確。

名爵6使用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馬力169Ps/5500rpm,最大扭矩250N*m/1700-4300rpm,配合7速變速箱,在動力水準上與國際接軌,使用各種高新技術使得名爵6在燃油經濟性上和性能上有一個不錯的平衡。

底盤懸架方面,名爵6使用前麥弗遜後多連杆式的懸架結構,根據版本不同,高性能版還採用短彈簧的設計。為了彰顯運動化的定位,名爵6有三種不同排氣版本,排氣聲浪各有不同,Trophy版的聲浪會比中低配車型相對運動一點。

在實際駕駛中,用D擋起步時動力輸出平順,在低負荷工況下變速箱一般在2000rpm左右就會升擋,將發動機維持在低轉速的狀態,改善燃油經濟性。

在城市道路中,1.5T發動機的出力特性很好地展現出來,在城市車流中穿梭遊刃有餘,如果切換到S擋,變速箱會比D擋低1-2個擋位,動力來得更兇猛。在100km/h高速行駛時,發動機仍然有不錯的動力儲備,在高速超車時不會感到吃力。

懸架方面,名爵6調校得比較均衡,遇到較大坑窪的路況時,懸架處理得比較乾脆,在左右變線時底盤又有很好的韌性,能夠提供不錯的支撐性。

1.5T (15E4E)屬於藍芯系列發動機中SGE系列的產品,同在一個系列中的發動機還有1.0T三缸和1.4T四缸兩個版本。

根據公佈的產品規劃顯示,SGE和排量更大的MGE將在2018年前更新至第二代,全新的發動機將引入阿特金森/米勒迴圈工作模式,同時在燃燒控制和降低阻力方面進行優化。

作為一台前置前驅車型,橫置發動機是目前最常見的形式。名爵6的發動機包括缸體,缸蓋,氣門室蓋等使用鋁合金材質,在重量上相比鑄鐵有明顯的優勢,重量僅為115KG。名爵6的發動機使用正置佈局,排氣在前,進氣在後,雖然裸露的渦輪能夠增加散熱效率,但是在日常檢修的時候需要注意。

集成式水冷的排氣缸蓋擁有比傳統的分離式設計有更優秀的熱管理表現和更加緊湊的結構。

名爵6的氣缸直徑74mm,行程86.6mm,壓縮比為10.5:1,官方公佈熱效率為37.5%,處於市面上主流水準。

在小排量發動機中,使用中置噴油嘴技術的不多,中置噴油嘴相比側置更容易實現分層燃燒,同時減少濕壁的情況發生,但發動機各部件的佈局就成為了難題。

中置噴油嘴對於部件的佈置造成困難,而且結構難以做得緊湊,在後期維護保養的時候相對麻煩。

名爵6的噴油嘴使用6孔設計,噴油壓力為200Bar。

為了和噴油嘴配合,活塞頂部設計成有個凹陷,對於油氣混合有一定幫助作用。

活塞上的抗磨塗層是目前普遍的應用。

氣缸壁使用鑄鐵缸套,雖然在輕量化等方面與鍍層技術有所差距,優勢在於成本控制上。

渦輪增壓器是小排量發動機實現高性能的最主要部件,名爵6使用的渦輪由上海菱重(MHI)提供,在1500rpm即可實現發動機80%的最大扭矩輸出。

廢氣側的旁通閥由電子控制,開關時機相對於機械式來說更加精確。

名爵6的15E4E發動機配備雙氣門正時可調功能,通過油壓控制,最大60°調節發動機凸輪的相位可以讓氣門的開閉隨發動機轉速的變化而變化,提高進排氣效率,降低油耗,增強性能;此外,未來量產的第二代1.5T發動機還將增加氣門升程技術,進一步提升發動機低扭。

15E4E使用齒形正時鏈條,優勢在於免維護,比傳統套筒鏈條靜音性更好。

冷卻系統的主要特點在於小隔板的設計,這個小隔板位於水泵進入缸套時的入口,能夠將冷卻液分別引流至氣缸兩側,使得兩側氣缸有更均勻的冷卻效果。

15E4E使用連續可調機油泵,這種機油泵能夠降低發動機損耗,在高負載時又能夠提供足夠的機油冷卻發動機,在NEDC工況測試下,能夠節省2%的燃油。

在曲軸設計上15E4E比較保守,使用8個配重塊,目前市面上越來越多曲軸都將配重塊降低至4個,對於輕量化和旋轉慣量都有不少幫助。

英式西裝下的運動健將

各種先進技術加持的15E4E在性能上有不俗的表現,運動化的底盤使得名爵6不僅僅是虛有一身蠻力的肌肉男。在環保方面提升容易,後來推出的第二代發動機搭載可變氣門升程等技術,在性能和節能方面都值得我們期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