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新華社:審計整改力度加大,效果逐年向好

作者:劉紅霞、楊學嘉

審計署審計長胡澤君23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審計工作報告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稱截至今年10月底,能夠按金額計量的問題整改率達到95%,整改力度越來越大、整改效果越來越好。

誰審計, 誰督促整改

胡澤君當天向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作了《國務院關於2016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 她說, 截至今年10月底, 有關地方、部門和單位整改問題金額達到4872.5億元, 能夠按金額計量的問題整改率達到95%;處理處分相關責任人員8123人次。

審計署政研室有關負責人說, 總的來看, 近年來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力度越來越大, 整改長效機制不斷健全完善, 整改效果逐年向好。 據介紹, 今年8月至10月, 審計署組織全國1萬多名審計人員, 按照“誰審計、誰負責督促”的原則, 按項逐條對2016年度審計工作報告反映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跟蹤督促檢查,涉及31個省(區、市)、100多個中央部門和4000多家單位, 確保整改結果全面、真實。

在審計署制定整改分工方案的基礎上, 各被審計單位嚴格落實方案要求, 制定了整改台賬, 實行了對賬銷號。

舉一反三完善體制機制

記者注意到, 胡澤君在報告中說, 在整改過程中, 相關地區、部門和單位制定完善預算和財務管理、境內外投資、司法保障等制度2476項。

這名負責人表示, 除了一一列明具體問題整改情況,報告還從5個部分、17個方面就長效機制建立情況進行了分類反映, 主要集中在4個方面。 一是健全相關改革配套措施的長效機制;二是健全相關領域和行業發展的長效機制;三是健全部門間協作配合的長效機制;四是健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的長效機制。

“當前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 很多工作不是一兩個部門就能管好的, 今年在跨部門、跨區域管理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這名負責人說, 審計署還研究起草了關於建立健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 目前已徵求了27個部門的意見建議, 下一步將按要求做好後續工作。

審慎包容, 嚴格規範審計行為

審計是國家經濟社會運行的“免疫系統”。 對於審計機關如何推進整改制度化方面,審計署提出4條舉措。

“首先要始終堅持依法審計、文明審計, 確保審計品質。 ”這名負責人說, 要進一步提高審計人員專業素養、專業水準和專業操守, 不斷增強審計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其次, 要堅持客觀求實、審慎包容,堅持歷史全面客觀看問題, 特別是改革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要更加注重保護新業態、新產業和新模式,注重從推動新生事物蓬勃健康發展的角度反映問題、提出建議。 與此同時, 審計機關要進一步推動審計結果運用, 強化對審計成果的整合挖掘,加強與紀檢、司法、主管部門等協作配合,促進加大追責問責力度。

這名負責人表示,

在今後工作中, 審計機關還將加大審計結果公告力度, 督促相關地方、部門和單位主動整改問題、主動報告情況、主動公開結果,積極推進整改長效機制建設。

(責任編輯:石敏琦 郭相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