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瞭望》:嵌入式審計護航扶貧資金

作者:王仁貴

截至10月底970人因扶貧問題被追責問責, 嵌入式審計如何護航扶貧資金

◆ 一條關於扶貧資金的最新消息

據新華社:審計署審計長胡澤君23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2016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 稱截至今年10月底, 各地通過追回、盤活或避免損失等方式整改扶貧資金32.68億元, 有970人被追責問責, 93%的問題得到整改

◆ 違規和低效是扶貧資金使用需直面的兩大問題

◆ 部分地區推進審計與扶貧結合, 探索出了一些可供借鑒的經驗

變事後審計為事前提醒, 變查辦問題為糾錯機制,

瞄準目標, 精准發力, 靶向治療

◆ 審計部門還從完善扶貧機制的角度提出了建議

例如, 產業扶貧要避免出現違背市場規律大力投入資金建設, 最終因價格下跌造成損失或扶貧效益不高的情況

再例如, 脫貧攻堅過程中的道德風險問題需要關注, 子女不贍養老人, 自己的房屋很好, 而老人的居住條件很差, 年輕人分了財產, 老人成為貧困戶讓國家扶貧

審計署日前發佈的2017年第三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結果顯示, 7個省10個州縣的84個單位或個人違規將扶貧資金用於市政設施建設等非扶貧領域以及公務接待、職工福利等, 涉及資金11299.12萬元;7個省11個縣的22個扶貧專案由於專案前期可行性研究不充分,

後期工作不到位, 未實現預期效果, 涉及資金3783.23萬元。

當前, 中國的脫貧攻堅進入到啃硬骨頭的關鍵階段。 中央已明確提出, 要更加聚焦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弱、貧困程度深的地區。 新增脫貧攻堅資金、新增脫貧攻堅項目、新增脫貧攻堅舉措主要用於這些地區, 這對扶貧資金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違規和低效是扶貧資金使用需要直面的兩大問題。 一方面需要確保資金使用的合規、安全, 另一方面還需切實提高扶貧資金的使用績效。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近日在山東省調研中發現, 當地推進審計與扶貧相結合, 探索出了一些可供借鑒的經驗。

嵌入式審計將風險防控關口前移

“以前風險點比較多,

甚至還有優親厚友和把錢存在個人帳戶的情況。 對扶貧工作開展嵌入式審計後, 扶貧領域違規違紀的嚴重程度大大降低, 風險點也比以前少了, 問題發生率也大幅下降, 有力地發揮了審計監督的震懾作用。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採訪時, 山東省扶貧辦有關負責人如此總結扶貧領域嵌入式審計的作用。

2016年初, 山東省扶貧辦與山東省審計廳商議, 決定將審計監督的關口前移, 直接把審計監督嵌入到全省脫貧攻堅全過程。 山東省審計廳有關負責人告訴本刊記者, 目前共抽調了8名熟悉財政、金融、投資等審計業務的骨幹, 在省扶貧辦內部設立審計監督組, 同時也是省審計廳派駐省扶貧辦審計處, 參與脫貧攻堅全過程工作,

既對省扶貧辦內部決策運行進行監督, 又對全省各地扶貧開發工作實施督查。

具體審計中, 圍繞“六個精准”“五個一批”的要求, 重點關注扶貧開發政策措施的進展和效果, 著力發現和查處責任不落實、機制不完善、方法不恰當, 以及不作為、慢作為、假作為等問題, 促進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不斷完善和發揮實效。

在資金方面, 循著扶貧資金流向, 從政策要求、預算安排、資金撥付到地方使用、專案建設、貧困戶收益等, 實行全過程跟蹤審計, 重點審查各級扶貧資金管理部門對扶貧資金使用的監管情況, 著力揭示由於監管跟不上、風險管控能力差等原因, 造成違規使用扶貧資金、資金使用效益不高等問題。

不僅如此, 嵌入式審計沿著權力運行和責任落實的軌跡,

以問題倒逼責任, 推動各級黨委政府嚴格履行職責, 層層壓實責任, 從嚴從實監管, 確保按時、保質完成當地的脫貧攻堅任務。

目前, 山東脫貧任務比較重的市和縣已相繼設立審計監督組, 將審計監督工作嵌入脫貧攻堅的全過程。 市級扶貧辦已成立審計監督組4個, 縣級層面成立審計監督組20個, 其他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