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腕表界的“杜蕾斯”你知道是哪個品牌嗎?史上最薄機芯只有2毫米

在汽車領域有一個說法叫“BBA”, 指的就是三巨頭賓士、寶馬和奧迪。 很久之前鐘錶領域還有“3P”。 百達翡麗PP占一個,愛彼AP也占一個, 那麼另外一個P是啥?結果資料說是“伯爵Piaget”, 我心裡面咯噔了一下?!?百思不得其解。 後來翻閱一個很老很老的國外資料, 它的解釋是:在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 伯爵推出9P手動上鏈超薄機芯, 厚度僅為2毫米;1960年, 伯爵推出厚度僅有2.3毫米的12P, 成為世界最纖薄的自動上鏈機械機芯, 因而榮登“吉尼斯世界紀錄”。 恰逢當時追求超薄機芯的, 顯示了伯爵的技術力量。 一度, 伯爵PG和百達翡麗PP、愛彼AP一起被坊間稱為“3P”,

地位超然。

現在提到伯爵, 其實更容易想到他家是賣珠寶的, 而鐘錶的知名度就相對低一點。 但是伯爵起家其實是靠製作機芯, 早在1874年就已經開始了, 可謂“根正苗紅”。 就在今年12月, 伯爵品牌發佈了一款全新的手錶Piaget Altiplano 910P, 整表厚度僅為4.30毫米, 成為了世界上最薄的自動上鏈機械腕表。

而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機械手表, 哪怕是手動上鏈, 其機芯+針軸的厚度普遍在5毫米以上, 加上錶殼、錶盤、表鏡後就已經在1釐米左右了。

十九世紀末期和二十世紀早期, 鐘錶界正經歷著懷錶到手錶時代的巨大變革, 為了便於佩戴在手腕上,

所以手錶都必須做得更加小巧。 機芯作為手錶最為關鍵的部分, 首當其衝, 自然被作為重點解決對象。 對於機芯來講, 越小越薄越難做, 所以1957年, 當伯爵位於La Côte-aux-Fées的表廠推出著名的9P手動上鏈超薄機械機芯, 厚度僅為2毫米, 一時間驚豔不已!機芯是越做越薄, 已經到實在是減不下去的地步了。

伯爵在2014年發佈了Altiplano 38mm 900P系列, 啟用了一種全新的設計。 通常的手錶, 其機芯和錶殼是獨立分開的。 伯爵在機芯已經做到極致的情況下, 又打起了錶殼、錶盤的主意。 品牌的工程師選擇去掉了機芯的基板, 並將機芯並直接置於底殼之上, 使機芯和錶殼融為一體, 將手錶的整體厚度縮減到僅為3.65mm。 而為了防止表鏡受到壓迫後影響指標走時, 伯爵更提出革命性破解之道, 將錶盤整體下陷。

900P是手動上鏈機械表, 伯爵做到了3.65毫米。 但是伯爵還是不放棄, 3年後的今天, 又推出了全世界最薄的自動上鏈機械表910P。 為了達到4.30毫米的驚人厚度, 910P首先延續了900P基礎上的“錶殼+機芯一體化”設計, 然後在自動結構的選擇上也煞費苦心。 自動上鏈結構常見有兩種解決方案, 一種是直接疊加在機芯上, 自動陀等零部件體積大, 進而上鏈效率高、易維修, 乃最為主流的選擇, 缺點也很明顯, 就是太占地方。 一種是“珍珠陀”, 就是將自動陀做小, 然後將其和機芯處於同一個平面。 優點是不占地方,缺點是上鏈效率不高。

要做超薄的自動上鏈機械手表,自然是不會選擇疊加在機芯上的這種方案。但第二種“珍珠陀”的設計也比較麻煩,因為為了做薄機芯,伯爵已經將零件完全平攤在機芯內部了,僅有右上角剩餘部分的空間。於是乎,伯爵選用了一種比較少見的自動上鏈方案“環形自動陀”。這種方案的自動陀並不是常見的“扇形”,而是一個‘圓環’,這樣的話就可以將其安裝在機芯周圍,並不增加過多的厚度,同時也不佔用過大的機芯空間。正是靠這個方案,由手動改成自動,手錶厚度只增加了0.65毫米,手錶直徑增加3毫米達到了41毫米。

在60年代,伯爵開始不局限於製錶,而是在日內瓦收購了數家金飾車間,開始擴大在珠寶首飾領域的版圖,加上後期石英危機暫緩了傳統機械鐘錶的進度,所以導致伯爵的手錶相對沒有品牌旗下的珠寶出名。同時,在產品品質方面一直有個傳言籠罩著伯爵,就是伯爵手錶容易壞。那麼,這到底是謠傳還是事實?前面鄒三山提到,伯爵專攻‘超薄’腕表。而為了實現超薄,自然就得首先壓縮機芯的厚度。其實際的做法就是削減機芯夾板的厚度、齒輪的厚度、鋼件的厚度。這些改變對於製作超薄手錶是必須要做的,行之有效。但其同時也會帶來明顯的缺點,就是零件受到衝擊、撞擊易斷裂損壞。

為了給平攤齒輪輪系騰出空間,超薄機芯的擺輪也可能縮小。這樣的做法,會導致機芯更容易受到震動的干擾,走時出現誤差。而且超薄腕表大多是手動上鏈機芯,其上鏈時的力量回饋需要人去感知。有的表友對其並不敏感,容易操作失誤導致機芯內部零件受到瞬間高能量而斷裂。同時,一些輔助‘超薄’表的結構設計,也有自己先天性的劣勢。比如,前面提到的“環形自動陀”方案。其實這種方案,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百達翡麗就已經做過了。但是後來因為其“防震”能力弱,就不得不放棄了。

並不能因為超薄手錶本身的劣勢就讓伯爵品牌一個人背鍋。任何品牌想要做超薄手錶都要面臨這些問題。打個比喻可以更容易讓大家理解,就好比伯爵是一個汽車品牌,主要是做跑車的。為了提高速度,就得做一些特殊設計,比如降低風阻,跑車底盤都做得很低,而常規路面的減速帶、凹坑就很容易損壞跑車,甚至一些上坡,跑車還去不了。這個時候,就不能因為跑車通過性差就說伯爵品牌不好了吧!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東西。手錶和車一樣,其實都應該有細分種類的。不同情況和場合,選擇不同的產品。不可能下工地搬磚、劇烈運動的時候還戴超薄正裝表。大家既然看中了伯爵超薄手錶佩戴舒適性高、易疊加珠寶裝飾的優點,就當然得接受它的不全能。因為,即使是英雄,他也有軟肋!想要瞭解更多腕表知識和玩表技巧,不妨看下《鄒三山的玩表秘術》這本電子書,不僅僅為你披露國內腕表行業不為人知的內幕,更傳授你諸多實用的鑒別腕表的小技巧。

優點是不占地方,缺點是上鏈效率不高。

要做超薄的自動上鏈機械手表,自然是不會選擇疊加在機芯上的這種方案。但第二種“珍珠陀”的設計也比較麻煩,因為為了做薄機芯,伯爵已經將零件完全平攤在機芯內部了,僅有右上角剩餘部分的空間。於是乎,伯爵選用了一種比較少見的自動上鏈方案“環形自動陀”。這種方案的自動陀並不是常見的“扇形”,而是一個‘圓環’,這樣的話就可以將其安裝在機芯周圍,並不增加過多的厚度,同時也不佔用過大的機芯空間。正是靠這個方案,由手動改成自動,手錶厚度只增加了0.65毫米,手錶直徑增加3毫米達到了41毫米。

在60年代,伯爵開始不局限於製錶,而是在日內瓦收購了數家金飾車間,開始擴大在珠寶首飾領域的版圖,加上後期石英危機暫緩了傳統機械鐘錶的進度,所以導致伯爵的手錶相對沒有品牌旗下的珠寶出名。同時,在產品品質方面一直有個傳言籠罩著伯爵,就是伯爵手錶容易壞。那麼,這到底是謠傳還是事實?前面鄒三山提到,伯爵專攻‘超薄’腕表。而為了實現超薄,自然就得首先壓縮機芯的厚度。其實際的做法就是削減機芯夾板的厚度、齒輪的厚度、鋼件的厚度。這些改變對於製作超薄手錶是必須要做的,行之有效。但其同時也會帶來明顯的缺點,就是零件受到衝擊、撞擊易斷裂損壞。

為了給平攤齒輪輪系騰出空間,超薄機芯的擺輪也可能縮小。這樣的做法,會導致機芯更容易受到震動的干擾,走時出現誤差。而且超薄腕表大多是手動上鏈機芯,其上鏈時的力量回饋需要人去感知。有的表友對其並不敏感,容易操作失誤導致機芯內部零件受到瞬間高能量而斷裂。同時,一些輔助‘超薄’表的結構設計,也有自己先天性的劣勢。比如,前面提到的“環形自動陀”方案。其實這種方案,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百達翡麗就已經做過了。但是後來因為其“防震”能力弱,就不得不放棄了。

並不能因為超薄手錶本身的劣勢就讓伯爵品牌一個人背鍋。任何品牌想要做超薄手錶都要面臨這些問題。打個比喻可以更容易讓大家理解,就好比伯爵是一個汽車品牌,主要是做跑車的。為了提高速度,就得做一些特殊設計,比如降低風阻,跑車底盤都做得很低,而常規路面的減速帶、凹坑就很容易損壞跑車,甚至一些上坡,跑車還去不了。這個時候,就不能因為跑車通過性差就說伯爵品牌不好了吧!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東西。手錶和車一樣,其實都應該有細分種類的。不同情況和場合,選擇不同的產品。不可能下工地搬磚、劇烈運動的時候還戴超薄正裝表。大家既然看中了伯爵超薄手錶佩戴舒適性高、易疊加珠寶裝飾的優點,就當然得接受它的不全能。因為,即使是英雄,他也有軟肋!想要瞭解更多腕表知識和玩表技巧,不妨看下《鄒三山的玩表秘術》這本電子書,不僅僅為你披露國內腕表行業不為人知的內幕,更傳授你諸多實用的鑒別腕表的小技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