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路由器#從傳統到智慧,寬頻升級與多數碼產品增多所帶來的路由器更新反覆運算

[IT168試客]

路由器從早期的有線過度到無線, 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得益於筆記本、手機這兩大類數碼產品的普及, 筆記本使用無線可以免去有線的舒服, 手機使用無線更多的是省流量, 畢竟當年哪個Edge網路普及、3G興起的時代, 流量少又貴。 而隨著手機、平板、電視盒子、智慧電視等產品的不斷增多和百兆寬頻的普及, 路由器也隨之不斷的進行著更新。

自己玩路由器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 一是從無線到有線, 二是從傳統到智慧, 大大小小也玩過19個不同品牌的路由器, 包括TP-LINK、Mercury、Tenda、LINKSYS、Netgear、ASUS、華為、創維、KISSLINK、極路由等一眾傳統大廠與新生代品牌的產品, 涵蓋了價格從幾十元到千元的產品, 偶爾也玩玩刷機。

簡單選擇幾款代表性的產品說說自己的玩機經歷以及選購上的動機。

自己的第一台路由器是tenda, 僅僅是支持有線連接, 而第一台無線路由器則是ASUS的125MB WL-502GC, 就傳輸速率上來說, 與當時的網路環境(頻寬10M), 無線傳輸速率在當時已經算的上是High Speed, 個頭小、低CPU佔用率設計和簡單的EZSetup設置功能算是它的亮點, 具備1個WAN口和4個10/100Mbps RJ-45介面, 有外置天線但是只有一根, 可以拆卸或是自行更換, 畢竟原裝的天線發射範圍較小。

作為下載狂, 平時是開著電腦同時下載遊戲、音視頻, 但經常有大量的影片或是遊戲需要長時間下載, 所以這就涉及到一個掛機下載的問題, 以前是用桌上型電腦, 一開就是一晚、一天, 耗電量不得不考慮。 所以當看到WL-500G Premium V2時, 思維上除了轉變, 為什麼不用其他的產品來代替電腦開機下載這個模式呢?同位125M無線路由的WL-500G Premium V2, 設計上的亮點就是創新性的加入了兩個USB介面的設計, 可以外接移動硬碟來進離線下載, 硬碟的安裝使用有非常簡單, 對於有大量下載需求的自己來說非常具有實用性, 何況可以用來將外置存儲進行網路共用以及連接USB印表機使用也極大的提升了它的實用性。

這是自己玩離線下載的起因, 也是第一台支持離線下載的路由器, 自然也成為日後選購智慧路由器的一個標準。

隨著寬頻的不斷普及以及頻寬的提升, 家用的頻寬也逐漸從10M, 20M, 50M變化到了現在了100M, 同時伴隨的還有聯網設備種類和數量的不斷增多,包括智慧手機、平板、智慧電視、電視盒子等設備加入。路由器也逐漸從125M開始,經歷了300M到千兆的轉變,但同時也面臨兩個問題,一是5GHz是否有加入,二是信號的穩定性和穿牆性。 產品的宣傳與實際的使用會有明顯的區別,畢竟每個人家中的構造不同,路由器放置的位置和牆壁的材質厚度不同,這也是自己嘗試多台路由器的原因,開始看重天線功率與數量,四根天線是基礎,有增益效果的自然更好。

對於智慧路由器,其實也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市場,為什麼?有些產品就是為了智慧而智慧,僅僅加入個晶片,支援手機APP遠端系統管理就自稱為了智慧路由器,但是網路優化性能極差,經常掉線、斷網,超過五台以上設備連接就會出現某些設備無法正常上網的情況,比如XX眾籌的山寨品牌路由器,外表上看著還行,內部做工一團糟,膠水、膠帶、絞絲滿天飛,焊點就是一個大疙瘩,這也是自己評測中喜歡拆解路由器的原因,知人知面更要知芯,畢竟”it’s not what it looks like”這種認知還是深入我心的。

這裡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存在,那就是上傳流量兌換金幣和挖礦的路由器產品。自己最早玩的是路由寶,用了兩年也就是兌換了300元人民幣,用來支付一下電費還是可以的,如果是體驗一下還想,但是對於普通玩家來說想指望它賺錢,比較難,一是你的網路運營商和頻寬情況決定著實際的收益,這就是為什麼有人用著50M電信收益高於100M長寬的原因,二是收益規則是官方控制的,規則一直在變。至於另外一款某挖礦的路由器,前期的炒作非常成功,搶購和高價回收也做的很到位,水軍多的讓人真假難辨,有種傳銷洗腦的即視感,反正自己是沒入坑,畢竟渣渣的100M長寬還是算了。

那麼對於智慧路由器的選購上有哪些值得考量的地方呢?刷機主要是看硬體,大品牌的固件可能會容易找到些,版本也更多些,這個部分普通玩家看看就好。對個人而言,可以參考的地方有下面幾個,

1. 支持2.4GHz與5GHz

剛需,必要選項。至於5GHz下的資料傳輸性能,需要滿足1734Mbps。

2. 硬體設定

優選記憶體256M以上、Flash 128M以上的產品,一定要自帶USB3.0介面,千兆網口,這些都是為了局域網共用做基礎。USB2.0介面路由器連接USB3.0介面的移動硬碟,在電視端播放20G以上的4K影片時,普遍存在卡頓緩衝的情況,影響觀影心情。

3. 外觀上設計

一是天線數量,四根是基準,5dB增益,至於是否可拆卸更換不做硬性要求;二是散熱性能,關係到實際使用,畢竟自己的路由器都是24小時開機,在散熱性能上一定要出色。

4. 內置功能

支援局域網共用功能,不管是samba還是ftp;支援遠端系統管理,方便即時管理網路情況;內置防火牆、支持VPN 和QoS等必備的基本功能;最好支援外掛程式安裝功能,比如過濾廣告、離線下載等

5. 價格

同時伴隨的還有聯網設備種類和數量的不斷增多,包括智慧手機、平板、智慧電視、電視盒子等設備加入。路由器也逐漸從125M開始,經歷了300M到千兆的轉變,但同時也面臨兩個問題,一是5GHz是否有加入,二是信號的穩定性和穿牆性。 產品的宣傳與實際的使用會有明顯的區別,畢竟每個人家中的構造不同,路由器放置的位置和牆壁的材質厚度不同,這也是自己嘗試多台路由器的原因,開始看重天線功率與數量,四根天線是基礎,有增益效果的自然更好。

對於智慧路由器,其實也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市場,為什麼?有些產品就是為了智慧而智慧,僅僅加入個晶片,支援手機APP遠端系統管理就自稱為了智慧路由器,但是網路優化性能極差,經常掉線、斷網,超過五台以上設備連接就會出現某些設備無法正常上網的情況,比如XX眾籌的山寨品牌路由器,外表上看著還行,內部做工一團糟,膠水、膠帶、絞絲滿天飛,焊點就是一個大疙瘩,這也是自己評測中喜歡拆解路由器的原因,知人知面更要知芯,畢竟”it’s not what it looks like”這種認知還是深入我心的。

這裡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存在,那就是上傳流量兌換金幣和挖礦的路由器產品。自己最早玩的是路由寶,用了兩年也就是兌換了300元人民幣,用來支付一下電費還是可以的,如果是體驗一下還想,但是對於普通玩家來說想指望它賺錢,比較難,一是你的網路運營商和頻寬情況決定著實際的收益,這就是為什麼有人用著50M電信收益高於100M長寬的原因,二是收益規則是官方控制的,規則一直在變。至於另外一款某挖礦的路由器,前期的炒作非常成功,搶購和高價回收也做的很到位,水軍多的讓人真假難辨,有種傳銷洗腦的即視感,反正自己是沒入坑,畢竟渣渣的100M長寬還是算了。

那麼對於智慧路由器的選購上有哪些值得考量的地方呢?刷機主要是看硬體,大品牌的固件可能會容易找到些,版本也更多些,這個部分普通玩家看看就好。對個人而言,可以參考的地方有下面幾個,

1. 支持2.4GHz與5GHz

剛需,必要選項。至於5GHz下的資料傳輸性能,需要滿足1734Mbps。

2. 硬體設定

優選記憶體256M以上、Flash 128M以上的產品,一定要自帶USB3.0介面,千兆網口,這些都是為了局域網共用做基礎。USB2.0介面路由器連接USB3.0介面的移動硬碟,在電視端播放20G以上的4K影片時,普遍存在卡頓緩衝的情況,影響觀影心情。

3. 外觀上設計

一是天線數量,四根是基準,5dB增益,至於是否可拆卸更換不做硬性要求;二是散熱性能,關係到實際使用,畢竟自己的路由器都是24小時開機,在散熱性能上一定要出色。

4. 內置功能

支援局域網共用功能,不管是samba還是ftp;支援遠端系統管理,方便即時管理網路情況;內置防火牆、支持VPN 和QoS等必備的基本功能;最好支援外掛程式安裝功能,比如過濾廣告、離線下載等

5. 價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