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兩岸尋親主力已成為老兵後人“尋二代”

12月28日, 今日頭條兩岸尋親專案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 今日頭條宣佈將聯合兩岸的媒體、公益機構, 用互聯網科技幫助更多臺灣同胞實現尋親尋根的願望,

為密切兩岸交流貢獻力量。 國台辦新聞局副局長安峰山、首都互聯網協會秘書長魏菀、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海峽飛虹總編輯龔銘、201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高秉涵、臺灣ETtoday新聞雲共同創辦人兼社長蔡慶輝、臺灣《真晨報》董事長劉于菁、深圳龍越慈善基金會副秘書長羅楊為、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共同按下啟動按鈕。

今日頭條“兩岸尋親”專案已經在今日頭條“內測”試運行半年, 總共幫19個臺灣家庭與大陸親人團聚。 該項目是“頭條尋人”公益專案的分支。 2016年2月, 今日頭條啟動公益尋人專案“頭條尋人”, 該專案致力於用互聯網科技手段幫助各類失散家庭尋找走失者。 截至2017年12月27日, 頭條尋人已經成功幫助超過4270名走失者回家。

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在啟動儀式上介紹了“兩岸尋親”項目“內測”試運行半年以來的一些經驗。

徐一龍說, 現在的兩岸尋親者是這樣的群體:“第一類人, 老兵, 他們因為各種原因無法通過傳統的尋人方法找到家人。 第二類, 老兵的二代, 老兵們離世後, 他們的後人有強烈的替父尋親的訴求。 第三類, 是曾經找到過家屬, 但因為各種原因又斷了聯繫的人。 ”徐一龍說, 半年來今日頭條供彈窗了46條兩岸尋親資訊, 找到19人, 其中7人是在世的老兵直接尋親, 12人是二代替父尋親。

“即便經過了30年的開放尋親, 還有很多老兵無法找到家人, 移動互聯網大有可為;老兵的後代, 尋根的訴求非常強烈, 畢竟血濃於水, 中國人對親情的渴望,

可以遺傳到後代;之前提到兩岸尋親, 我們都會認為是赴台老兵和後代找大陸親人, 其實也有很多大陸人也在尋找在臺灣的親人。 ”

徐一龍說, 從今日頭條的尋親實踐來看, 老兵的後代, “尋二代”已經成為兩岸尋親主力。

“作為一個平臺型的科技公司, 今日頭條知道公司越大, 對社會的影響也就越大, 所以需要承擔更多責任。 ”今日頭條總編輯張輔評也在現場表示, 除了兩岸尋親, 頭條尋人將探索更多的應用場景, 讓資訊更好地為人服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