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雲:阿裡從來沒有加班費和全勤獎,員工一樣主動加班到深夜!

文/作者:盧老師

(點擊右上角“+關注”【績效管理之道】頭條號, 有乾貨、有資訊、有態度!!!)

導讀:

主管:為什麼上班遲到?

員工:昨晚加班, 起晚了。

主管:為什麼不交罰款?

員工:加班沒有加班費, 遲到為什麼要交罰款?

主管:這個月你的全勤獎扣完.

員工:……

遲到罰款, 員工意見大

很多企業員工總是遲到, 只要遲到就罰款30元, 被罰款的員工每次總是抱怨不止, 一整天都沒有好心情, 工作狀態非常不好, 嚴重影響工作效率。 如果不罰, 遲到員工更多, 老闆很是頭疼!

設置全勤獎, 員工會有更多報怨?

後來, 企業設置了200元的全勤獎, 只要一個月沒有任何遲到、早退、請假的員工, 就可以額外獲得200元的全勤獎。 剛開始員工覺得還能接受, 後來, 越來越多的員工就是因為遲到了1-3分鐘左右, 就與全勤獎擦肩而過, 大家又開始抱怨這個全勤獎設置不合理, 員工認為全勤獎不合理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早到沒有獎勵, 遲到一分鐘就少了200元;

2、 大家都是搭乘地鐵公交來上班, 有時會因為塞車、紅綠燈的等候時間不能確定, 所以難免會遲到1-2分鐘。

3、 遲到1分鐘, 不是被罰款30元, 而是被罰了200元的感覺, 比之前罰款30元更加不舒服。

有了全勤獎, 只要遲到1次, 員工不是一天不開心, 很有可能一個月都心情非常不好, 老闆又開始頭疼!

員工需要管理, 但更需要激勵!

管理是被動的, 激勵是主動的。 管理是別人要求的, 激勵是自己要求的。

人性的特點是不喜歡為別人做事, 卻願意為自己做事。

如果一個管理者還是拿過去幾十年的管理方法來管理現代的員工, 那只會把員工管跑。

企業人員流失嚴重, 不是管理出了多大問題, 而是負激勵、負能量太多。

管理是管事, 領導是帶人。 以事為中心, 對人的關注就會減少, 但事情要做好, 必須要面對人, 所以, 管理者只是希望做好事情, 而領導者的目標是通過激勵來帶好團隊的!!

如何避開常見的績效考核“雷區”呢?在這裡給大家提供三個方面的建議:

第一個建議——做好管理模式的區分, 區分好哪些是日常管控類的項目性的指標, 哪些是績效考核類的指標, 特別要將日常管控類的指標剔除出去, 將日常管控的激勵和績效考核的激勵做好相應的分類的管理;

第二個建議——績效考核的目的是為了促進績效整體的改進,

那麼我們要想辦法讓員工通過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績效, 改善自己的能力, 從而促進公司的經營能力的提高;

第三個建議——合理的設置考核指標, 並形成階梯式的遞進, 用激勵來引導員工付出更大的努力, 讓企業和員工達成利益的平衡。

企業在做績效考核時要把握一個關鍵點, 績效考核必須要有激勵性;否則它可能淪為一紙空文, 為做而做不能達到企業做績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持續提升組織和個人的績效, 實現企業發展目標。

所以……

中小企業建議做高激勵性的KSF薪酬績效模式!

對於目前很多企業成本高、利潤低的現狀,KSF薪酬全績效模式能高度關注到老闆與員工的利益平衡,打破傳統薪酬的剛性痼疾,構建激勵性、增長性、全融合的薪酬績效模式。

對於不同層級的員工,建議設計激勵性薪酬解決方案

(1)高層:KSF+年薪制+股權激勵。以KSF價值管理為導向,結合年薪制模式。以價值為指向,以結果為導向,以多次分配為方向,全面調動員工狀態,實現績效快速改善。

(2)中層:KSF+產值+超價值/剩餘價值再分配。主要以KSF價值管理為導向,結合產值量化。

(3)基層(一線崗位 ) :產值+計件/提成+內包+KSF。

基層(二線崗位):PPV+KSF。主要以個人產值量化為導向,結合價值管理。

KSF模式設計的步驟:

1)崗位分析-價值

2)魚骨圖-核心價值

3)BSC/SMART/IPO指標選定

4)指標定位-描述與公式

5)權重分佈-薪酬拆取

6)平衡點-利益趨同

7)激勵與測算-力度到位

8)整體的套算-資料說話

總結:老闆應該是決定企業戰略發展大方向的人,而不是論為員工瑣事的保姆,KSF模式將員工的利益與企業的利潤掛鉤,實現員工自己給自己加薪,從一個打工者變成一個經營者。

馬雲也說過:企業不是我一個人做起來的,需要很多和我抱著一樣心態的員工一起努力!

往期熱文內容推薦:(直接點擊下面文字即可進入原文)

當小米合夥人模式撞上阿裡巴巴,馬雲和雷軍相視一笑都在不言中!

對於以上,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在企業薪酬設計,有什麼疑惑,可以加盧老師個人號,保持緊密聯繫!

作者:盧老師 |( HC-SH002 )專注薪酬績效,股權合夥人的研發與落地。

所以……

中小企業建議做高激勵性的KSF薪酬績效模式!

對於目前很多企業成本高、利潤低的現狀,KSF薪酬全績效模式能高度關注到老闆與員工的利益平衡,打破傳統薪酬的剛性痼疾,構建激勵性、增長性、全融合的薪酬績效模式。

對於不同層級的員工,建議設計激勵性薪酬解決方案

(1)高層:KSF+年薪制+股權激勵。以KSF價值管理為導向,結合年薪制模式。以價值為指向,以結果為導向,以多次分配為方向,全面調動員工狀態,實現績效快速改善。

(2)中層:KSF+產值+超價值/剩餘價值再分配。主要以KSF價值管理為導向,結合產值量化。

(3)基層(一線崗位 ) :產值+計件/提成+內包+KSF。

基層(二線崗位):PPV+KSF。主要以個人產值量化為導向,結合價值管理。

KSF模式設計的步驟:

1)崗位分析-價值

2)魚骨圖-核心價值

3)BSC/SMART/IPO指標選定

4)指標定位-描述與公式

5)權重分佈-薪酬拆取

6)平衡點-利益趨同

7)激勵與測算-力度到位

8)整體的套算-資料說話

總結:老闆應該是決定企業戰略發展大方向的人,而不是論為員工瑣事的保姆,KSF模式將員工的利益與企業的利潤掛鉤,實現員工自己給自己加薪,從一個打工者變成一個經營者。

馬雲也說過:企業不是我一個人做起來的,需要很多和我抱著一樣心態的員工一起努力!

往期熱文內容推薦:(直接點擊下面文字即可進入原文)

當小米合夥人模式撞上阿裡巴巴,馬雲和雷軍相視一笑都在不言中!

對於以上,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在企業薪酬設計,有什麼疑惑,可以加盧老師個人號,保持緊密聯繫!

作者:盧老師 |( HC-SH002 )專注薪酬績效,股權合夥人的研發與落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