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小人不可用:為啥齊小桓公死後屍體腐爛屍蟲爬出窗戶都沒人管?

小人不可用:為啥齊小桓公死後屍體腐爛屍蟲爬出窗戶都沒人管?

子曰:“君子坦蕩蕩, 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這是孔夫子劃分君子與小人的基本標準。

然而, 小人不光存在“長戚戚”的問題, 弄不好, 他們還會危害他人, 甚至危害社會, 這是需要人們切切注意的。 “小人不可惹, 小人不可信, 小人不可親, 小人不可用。 ”此語是哪位智者說的?己不記得了, 但此“四句真言”卻是言之有理。 歷史上, 或人、或事、或家、或國, 被小人所誤的例子枚不勝數、舉不勝舉。 下面便舉一個齊恒公晚年任用小人, 而最後為小人所害的例子, 以此來證明上述“四句真言”的正確性。 同時, 也可以讓人們從中得到一些反思和啟示。

春秋時期, 齊桓公用管仲為相, 使得齊國在管仲的治理下, 經過除弊布新, 遂使齊境大治, 國力迅速強盛, 且實現了齊桓公九合諸侯, 尊王攘夷的理想, 同時也使齊國成為春秋時期諸侯國的第一霸主。

桓公四十一年(西元前645年), 管仲病重, 桓公前去探望, 並問:“仲父之後, 群臣中誰可為相?”管仲沒有正面回答, 只是說:“知臣者, 莫如君王。 ”桓公問:“易牙如何?”管仲答:“易牙以殺子的方式來親近君王, 這不符合人之常情, 一個連自己兒子都可以殺的人, 怎麼可能真正愛君王?這樣的人不可用。 ”桓公又問:“開方如何?”管仲答:“開方拋棄擁有千乘車騎的衛國太子之位, 背叛親人而臣事于君王, 這也不符合人之常情, 一定抱著另外的目的, 這樣的人不可親近。 ”桓公再問:“豎刁如何?”管仲答:“豎刁以自宮的方式來接近君王, 同樣不符合人之常情, 一個連自己身體都不愛惜的人, 怎麼可能真正愛惜君王?這樣的人不能信任。
”桓公應諾了管仲。 桓公還想接著再問, 管仲己無法說話了。 在管仲眼裡, 易牙、開方、豎刁都是最善於隱藏自己真實目的的小人, 是不能信任的。 因此, 在管仲當政時, 曾把此三人從桓公身邊驅逐出宮。 也不知是何原因, 管仲始終未對他們採取更嚴厲的措施。 而沒有這三個己把自己脾性摸透的小人在身邊侍候的齊桓公, 三年來, 食不甘味, 坐不開心。

管仲死後, 齊桓公實在想念這三個對自己百依百順、體貼入微的人, 遂把對管仲不用三人的承諾拋諸腦後, 重新召三人回宮。 因為沒有了管仲, 這三個小人開始掌權並逐漸專權。 桓公四十三年(西元前643年), 趁齊桓公病重, 易牙、豎刁便共同作亂。 他們派人在桓公的寢宮外, 築高牆,

塞宮門, 禁止任何人出入寢宮, 也不管重病中桓公的死活。 此時, 桓公的五位公子, 各率黨羽爭位, 也無人過問桓公。 冬十月七日, 齊桓公在寢宮中病餓而亡。 而五位公子卻正在互相攻打對方, 齊國一片混亂。 豎刁、易牙乘勢誅殺齊國諸大夫, 擁立公子無虧為君。 混亂結束後, 齊桓公己經死在寢宮中六十七天了, 屍身己腐爛, 屍蟲都從窗戶裡爬了出來。 可憐一代春秋霸主, 就因為沒有聽從管仲“不要任用小人”的臨終遺言, 最後落了一個如此淒慘的下場。 而齊國也在這三個小人操縱下, 從此一蹶不振。 齊桓公任用小人的例子告訴人們:相信小人, 小則誤人、誤事, 大則誤國、誤天下。

再舉一個小人被識破的例子:劉曄是三國時期魏國的重臣,

深受魏明帝曹睿的信任。 一次, 曹睿想攻打蜀國, 當他找劉曄商量時, 劉曄也贊成攻打蜀國。 但當劉曄和大臣在一起討論時, 看到大臣們都反對攻打蜀國, 劉曄也表示反對。 對劉曄這種兩面派表現, 曹睿很生氣, 向他提出質問。 劉曄解釋說:“打仗用兵講究出其不意, 我和陛下討論的軍事機密, 經常連說夢話都害怕泄了密, 又怎麼可以對外人明說呢?”劉曄這一番話, 說得入情入理, 不僅打消了曹睿的疑慮, 還讓曹睿對劉曄肅然起敬起來。 不過, 還是有人看穿了劉曄玩的貓膩。 這個人給魏明帝出了個主意(遺憾的是史上沒有記錄這個人的名字), 他說:“劉曄這個人不忠誠。 如果陛下不信的話, 可以試一試他。 下次您和劉曄討論國家大事的時候, 不妨故意把您的意思反過來說。如果他反對您,說明他和您一條心,如果他還是處處順著您說,說明他在糊弄您。”魏明帝一試之下,劉曄果然露出了原形。由是,曹睿逐漸疏遠了劉曄,最後把他貶官外放。劉曄想不開,不久就鬱悶而死了。

而劉曄留給人們一條啟示是:小人的特徵之一,就是不斷尋找強勢的風向以求附合,從而達到逐步實現自己目標的目的。我們的先人兩千多年前就創造出了對付、識別小人的良方妙劑,可惜這個處方沒有得到普及推廣,後來的權勢者不僅缺少試用的智慧,也缺少試用的勇氣。

劉曄留給人們的的另一條啟示則是:小人並不是一群不學無術、刁鑽猥瑣的人,也不只是長舌者或盜版人。劉曄輔佐曹氏三代人,極富學識才略。而且,他也是一個機械發明家,曹操與袁紹在官渡決戰時,就是他發明的“霹靂車”,摧毀了袁軍的箭樓。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有才華的精英人物,在經過官場上的一番摸爬滾打後,修煉成精了,竟把自己的學識和創造力都用在揣摩上意、阿諛逢迎、虛浮弄巧這條更圓滑、更便捷的晉身捷徑上了。可不幸的是,劉曄攤上了一個在三國亂世時期,不敢享受小人逢迎的上司。否則,劉曄的仕途將是不可限量的。

由此可見,一個有才學經略的小人更具有危害性,因為他們更難以讓人們辯別。這類小人的立論,不再是油腔滑調,言不及義,而是引經據典,宏詞雄辯,乃至上升為理論、學術甚至煌煌著述;這類小人的位置,也不再是貧寒的市井,陰暗的角落,而是高等的學府,甚至巍巍的廟堂,且儼然以“公義”的代言人自居。無學識的小人,也許能危害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的經濟和政治;而有學識的小人,拆解的卻是一個社會的文化,一個社會的基礎。

但是,無論古今,也無論是無術的小人,還是有術的小人,在依附權勢和利益集團這一點上,卻都是一致的。縱使他們披著華麗的“學者”外衣,亦或戴著迷人的“專家”冠冕。

(全文完)

不妨故意把您的意思反過來說。如果他反對您,說明他和您一條心,如果他還是處處順著您說,說明他在糊弄您。”魏明帝一試之下,劉曄果然露出了原形。由是,曹睿逐漸疏遠了劉曄,最後把他貶官外放。劉曄想不開,不久就鬱悶而死了。

而劉曄留給人們一條啟示是:小人的特徵之一,就是不斷尋找強勢的風向以求附合,從而達到逐步實現自己目標的目的。我們的先人兩千多年前就創造出了對付、識別小人的良方妙劑,可惜這個處方沒有得到普及推廣,後來的權勢者不僅缺少試用的智慧,也缺少試用的勇氣。

劉曄留給人們的的另一條啟示則是:小人並不是一群不學無術、刁鑽猥瑣的人,也不只是長舌者或盜版人。劉曄輔佐曹氏三代人,極富學識才略。而且,他也是一個機械發明家,曹操與袁紹在官渡決戰時,就是他發明的“霹靂車”,摧毀了袁軍的箭樓。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有才華的精英人物,在經過官場上的一番摸爬滾打後,修煉成精了,竟把自己的學識和創造力都用在揣摩上意、阿諛逢迎、虛浮弄巧這條更圓滑、更便捷的晉身捷徑上了。可不幸的是,劉曄攤上了一個在三國亂世時期,不敢享受小人逢迎的上司。否則,劉曄的仕途將是不可限量的。

由此可見,一個有才學經略的小人更具有危害性,因為他們更難以讓人們辯別。這類小人的立論,不再是油腔滑調,言不及義,而是引經據典,宏詞雄辯,乃至上升為理論、學術甚至煌煌著述;這類小人的位置,也不再是貧寒的市井,陰暗的角落,而是高等的學府,甚至巍巍的廟堂,且儼然以“公義”的代言人自居。無學識的小人,也許能危害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的經濟和政治;而有學識的小人,拆解的卻是一個社會的文化,一個社會的基礎。

但是,無論古今,也無論是無術的小人,還是有術的小人,在依附權勢和利益集團這一點上,卻都是一致的。縱使他們披著華麗的“學者”外衣,亦或戴著迷人的“專家”冠冕。

(全文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