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育兒過程中,常遇到5大育兒難題,你遇到幾個?

在育兒過程中, 相信所有家長都會或多或少遇到一些讓你抓狂的難題, 恨不得立馬逃離現場, 不想面對。 難題總歸發生了, 該如何解決呢?小編這樣說:

1.責任感、獨立性薄弱

這通常表現為遇到問題不敢勇於面對、習慣於推脫責任。 孩子的責任感需要從小培養, 家長們可以讓孩子從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打點自己的日常生活, 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能過分的溺愛孩子。

2.說髒話

孩子冷不丁冒出一句髒話, 那可真是能讓家長抓狂。 不過, 大家也別太捉急。 很多時候, 孩子並不瞭解髒話的意思, 只是覺得好玩所以模仿別人。 這個時候, 大家不要太生氣, 而應明確告訴孩子說髒話是不禮貌的行為, 平時多注意自己言行舉止。

3.不吃飯

這一點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 孩子一到吃飯的點就說不餓, 就算家長連哄帶騙也不願意多吃幾口。 長期以往, 孩子的抵抗力很可能會下降、容易生病。

要想解決, 家長要考慮三個問題:一, 孩子身體是否健康, 確認孩子是否因厭食症或缺少維生素等原因不吃飯;二, 飯菜是否可口、飯量是否合適, 有的時候孩子只是不喜歡吃當天的飯菜或者家長給孩子盛的飯實在過多了;三, 孩子有沒有按時吃飯的習慣, 這一點很重要, 家長應該從小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按時吃飯的習慣, 飯前一小時儘量不讓孩子吃其他零食。

4.沉迷遊戲, 自製力差

這個問題家長也有一定的責任。 如果家長在家經常玩遊戲, 那麼孩子從小耳濡目染, 也會有樣學樣, 自然也喜歡玩手機、電腦。 而且, 長時間地接觸電子產品會降低孩子的自製力。

這種情況下家長不應嚴厲禁止, 而應採取策略限制, 慢慢引導孩子正確對待電子產品。 平時, 大家可以多花時間陪伴孩子, 一起做他覺得有趣的事情, 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同時, 家長可以和孩子做約定, 每天在限定的時間內玩手機、電腦, 這樣還能鍛煉孩子的自製力。

5.暴力傾向

不少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喜歡打人。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 這是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來看。 1歲左右的孩子動手打人往往沒有惡意, 因為他們不知道打人會傷害到他人。 此時,家長應及時制止,並溫和嚴肅告訴孩,打人是不對的。若孩子已經2、3歲了,家長應及早干預幫助其改正,平時給予他正確引導。

此時,家長應及時制止,並溫和嚴肅告訴孩,打人是不對的。若孩子已經2、3歲了,家長應及早干預幫助其改正,平時給予他正確引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