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厚道,是真厚道還是裝厚道

子曰:“論篤是與, 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與, 如字。 言但以其言論篤實而與之, 則未知其為君子者乎?為色莊者乎?言不可以言貌取人也。

----------------------------------------------------

在這方面孔子深有感觸, 大概也是從親身經歷中得出的教訓:“始吾於人也, 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 聽其言而觀其行。 ”考察一個人的確不能光聽他怎麼說, 更重要的是看他怎麼做, 而怎麼做不僅僅看未來, 還要看歷史, 歷史怎麼看?當然是看留下的“痕跡”。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 赤也惑, 敢問。 ”子曰:“求也退, 故進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

兼人, 謂勝人也。

張敬夫曰:“聞義固當勇為, 然有父兄在, 則有不可得而專者。 若不稟命而行, 則反傷於義矣。 子路有聞, 未之能行, 唯恐有聞。 則於所當為, 不患其不能為矣;特患為之之意或過,

而於所當稟命者有闕耳。

若冉求之資稟失之弱, 不患其不稟命也;患其於所當為者逡巡畏縮, 而為之不勇耳。 聖人一進之, 一退之, 所以約之于義理之中, 而使之無過不及之患也。 ”

------------------------------------------------

(同樣的問題, 根據不同的性格提供不同的答案, 這才是因材施教啊)

子畏于匡, 顏淵後。 子曰:“吾以女為死矣。 ”曰:“子在, 回何敢死?”

女, 音汝。 ○後, 謂相失在後。

何敢死, 謂不赴鬥而必死也。

胡氏曰:“先王之制, 民生於三, 事之如一。 惟其所在, 則致死焉。 況顏淵之於孔子, 恩義兼盡, 又非他人之為師弟子者而已。 即夫子不幸而遇難, 回必捐生以赴之矣。 捐生以赴之, 幸而不死, 則必上告天子、下告方伯, 請討以複讎, 不但已也。 夫子而在, 則回何為而不愛其死, 以犯匡人之鋒乎?”)

-------------------------------------

感覺顏回真是個很會說話的人。 至於胡氏的解釋, 簡直是胡說八道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