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創業者,你要先搞清商業模式的精髓

文 / 劉國華

商業模式成為這幾年炙手可熱的概念。 對於商業模式的理解,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方式, 有人說:“商業模式就是盈利模式, 怎麼賺錢的模式。 ” 也有人說:“商業模式就是運營模式, 怎麼運營好一個產品, 怎麼給使用者更好的服務等。 ” 羅素·湯瑪斯認為商業模式是開辦一項有利可圖的業務, 是涉及流程、客戶、供應商、管道、資源和能力的總體構造。 哈佛大學助理教授亨利·切斯布魯和理查·羅森布魯姆認為, 商業模式是反映企業商業活動的價值創造、價值提供和價值分配等活動的一種架構。

有需求,

沒解決方案, 是癡人說夢;有解決方案, 不能形成產品和服務, 是望梅止渴;有產品, 沒商業模式, 就是隔靴搔癢。 對於很多創業者而言, 搞清楚商業模式的內核是非常必要的, 等於為企業的發展確定了底層的基座。

商業模式的進化本質

商業模式進化的過程,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資源向價值轉化的過程, 而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效率的不斷提升。 所以, 尋找好的商業模式就是尋找一條提高轉化效率的路子, 這是商業模式進化的核心方向。

如果要創業, 你首先要找到目標使用者, 看看他們之前是如何滿足自己需求的, 然後把你的新商業模式和原來的舊商業模式做對比。 如果你的商業模式提高了資源向價值的轉化效率,

那你的創新商業模式就是更好的。

另外, 由於科技的發展使得工具不斷進化, 這也使得轉化效率在不斷提升, 從而自動推動商業模式在不斷進化。

有魅力的商業模式具有三個特點

在互聯網環境下, 具有魅力的商業模式通常會有如下三個特徵:一是隨著使用者群體的不斷放大, 邊際成本會不斷下降;二是具備網路擴散效應, 即如果多一個用戶的關係鏈, 它會自動往其周邊擴散, 從而帶來用戶數的幾何增長;三是不受地域或區域的限制, 甚至時間的限制。

商業模式的內部結構

商業模式就內部結構而言, 其本質就是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 為了有效完成這個交易系統, 需要定位、業務系統、關鍵資源能力、盈利模式、現金流結構等去支撐完成,

這當中每一個支撐結構都影響著商業模式的創新和發展。

定位往往是商業模式創新的突破口, 方向是那些需要解決的痛點和需求。

業務系統指的是實現一個好想法的一整套運行機制, 這也是商業模式裡的核心元素, 否則想法和商業之間還是隔了很多層距離。 蘋果手機的成功, 不僅僅是蘋果本身這個產品好用, 更重要的是它有一整套完善的運行機制。

簡單來說, 關鍵資源能力指的是能夠提高企業效果和效率的特性, 比如領導人、團隊、股東結構, 等等。

盈利模式是企業賺錢的來源和方式, 而現金流結構是說, 在運行產品的過程中的交易方式、支付流程乃至賬期是否能夠有效。

即將到來的四大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一直在進化, 站在2017年的時點來看, 主要可能有四種模式:一是物聯網及產業互聯網相關的商業模式, 萬物互聯、產業互聯是必然趨勢, 在互聯中找一個入口就有無限可能;二是與雲計算相關的商業模式;三是與大資料相關的商業模式, 未來的一切行為均為資料, 由此自然會誕生諸多的跟資料相關的模式;四是與移動終端相關的商業模式, 移動相對PC互聯網來說, 其想像力放大了很多倍, 這裡以後仍然有很多需要開發的商業空間。

商業計畫書要講清楚的六件事

儘管我非常反對一些互聯網公司做的事情既不是to B, 也不是to C, 而是to VC, 整天拿著商業計畫書PPT到處講故事, 忽悠資本。 但是對於很多誠心做事的企業來說,

寫好商業計畫書, 得到基本的資本協助還是很必要的。

好的商業計畫書要說清楚這六點:

① 我是誰(定位)?

② 我要做什麼事(使命)?

③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價值觀)?

④ 為什麼是我而不是其他人做這件事(核心能力)?

⑤ 怎麼才能做到(商業模式)?

⑥ 做到以後我會是什麼樣的公司(願景)?

本文摘自企業管理出版社的熱門書籍——《新商業思維》,標題及小標題為編輯所加。

本文摘自企業管理出版社的熱門書籍——《新商業思維》,標題及小標題為編輯所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