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0~3歲寶寶的生長發育指南(全)

新手爸媽會對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的每一個變化而感到欣喜和激動, 比如寶寶第一次微笑、第一次拉住媽媽的手、第一次開口說話、第一次學會走路等等, 然而很多爸媽同時又會有很多疑問, 比如別人家同齡的寶寶都會開口說話了我家寶寶怎麼還不會說話?因此新手爸媽最好提前對寶寶大概的發展軌跡有一個基本的瞭解, 這樣你就會知道寶寶在不同年齡階段各項能力會有怎樣的發展, 以及有哪些發展異常的情況需要注意。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份非常全面的0到3歲寶寶的生長發育指南,

各位新手爸媽一定要仔細看哦!

0~1個月寶寶:

剛出生的小寶寶的生活重點只有吃喝拉撒睡, 爸媽除了喂飽他、幫他換尿布、哄他睡覺, 好像也不需要考慮太多其他事情。 不過過幾周之後, 你就會驚喜地發現寶寶能辨認出最親近的照料者(通常是媽媽)的臉、聲音和你接觸他的動作了。

剛出生的小寶寶視力發育還不成熟, 他只能看到8~12英尺之內的物體, 而且只能看到黑白色。 不過他的聽力卻很靈敏, 當他聽到媽媽的聲音時可能會把頭轉向聲音的方向。 剛出生的小寶寶胳膊也會經常擺動, 而且特別喜歡吃手, 當他低著頭朝向肚子的時候, 他可能能夠自己稍微抬頭並轉向另一邊, 不過他還是需要外力支援來使的自己的頭頸豎立。

P.S.更多新生兒表情行為解讀, 參考http://www.usmama.com/wiki/5332/

爸媽應當這樣做:

對於不滿1個月的小baby, 爸媽一定要非常周到照顧他, 多朝他微笑、擁抱他, 和他說話, 給他唱歌、講故事的時候也要多和他進行眼神接觸。 寶寶醒著的時候可以多讓他趴著, 因為這樣能鍛煉他的肌肉,

還可以鼓勵他注視和搜尋玩具。

日常生活中注意總結寶寶餓了、想睡覺或者玩夠了想休息時會有哪些信號, 享受瞭解寶寶的過程, 不過也不能太嬌慣他。 爸媽還要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 比如遊樂場或者公園等, 他會喜歡跟爸媽一起到外面呼吸新鮮空氣、放鬆心情, 也會喜歡別的小朋友陪他玩。

注意這些發展“紅色信號”:

(發展的“紅色信號”就是可能存在的發展障礙, 如果寶寶出現了以下情況中的一種, 爸媽就要及時與醫生聯繫, 確定下一步的糾正或治療措施。 )

(1)餵奶時很慢或者不會吸。

(2)眼睛似乎不聚焦或者看附近的事物時總是轉移視線。

(3)身體看起來特別硬或者特別軟。

(4)不會對明亮的光線有反應。

(5)不會對很大的聲音有反應。

3個月的寶寶:

這個月齡的寶寶的動作技能已經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你抱起他的時候已經不需要托住他的頭頸了, 當他頭朝肚子的時候, 他甚至能抬起頭和胸膛, 像做個小俯臥撐那樣翻身。 他的手已經能自由伸握了, 他喜歡搖晃玩具、抓懸掛著的東西。 不過當你架著他站起來的時候, 他的雙腿會疊在一起, 而且還會把手放進嘴裡, 這說明他還沒有做好站立的準備。

這個月齡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也有了很大的發展, 他會用眼睛追蹤他感興趣的物體, 而且對人臉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即便你在另一個房間裡, 他也能認出你。 更加讓爸媽們感到快樂的是, 這個月齡的寶寶已經會經常微笑了, 而且他會很喜歡模仿你的表情和你說話的語調,

非常的有趣。

爸媽應當這樣做:

為了鍛煉寶寶的動作技能與肌肉, 爸媽可以繼續鼓勵寶寶朝向肚子的動作練習(Tummy Time), 當他低頭時, 你可以在他視線下放一個玩具來激發他探索的興趣, 從而繼續保持動作技能的鍛煉。

另外這個月齡的寶寶非常需要爸媽的關愛與支持, 你不僅要及時回應他的要求和反應, 還要教他平復自己的情緒, 比如在他急躁不安的時候引導他把拇指放進嘴裡, 或者給他一個奶嘴之類的安撫物。 爸媽平時可以多給寶寶充滿關愛的注視、多跟寶寶交流, 比如告訴他你在做什麼、告訴他身邊的事物的名稱, 還可以跟他一起閱讀、做遊戲。

注意這些發展“紅色信號”:

(1)不能用自己的力量支撐頭部。

(2)不能抓握物體。

(3)眼睛不能聚焦在移動的物體上。

(4)不會微笑。

(5)不會對很大的聲音作出反應。

(6)忽視新面孔。

(7)在新環境和不熟悉的人周圍會變得很沮喪。

4~7個月寶寶:

這個月齡的寶寶在大動作技能與精細動作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他能獨立坐著;你架起他站立時,他雙腿的力量已經足夠支撐起自己的身體並保持平衡;他還學會了用適合的工具把遠處的玩具拉近,手不僅能抓握住玩具,還能把玩具從一隻手裡放到另一隻手裡。

除了經常微笑、大笑、與你進行“牙牙學語”式交談外,他的視覺和聽覺也有了很大的發展:他能看到遠處的物體,而且能感知所有的顏色,如果你在他眼前移動一個玩具,他的眼睛一定會緊跟著玩具移動。

寶寶的認知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當你喊他的名字時,他能知道你喊的是他,而且會轉頭朝向你。他會對你說話的語調十分敏感,他甚至會特別留意你說“No”等警告的語氣。另外他對捉迷藏的遊戲很感興趣,尤其是部分隱藏的物體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同時他也很喜歡觀察鏡子裡的自己。

爸媽應當這樣做:

寶寶到了6個月就準備好開始添加輔食了,而且這個月齡段寶寶的好奇心非常強烈,爸媽可以為他添置許多適合這個年齡的玩具。與此同時,寶寶的活動範圍也比之前稍大了一些,所以爸媽一定要做好家中的安全防護措施,比如把電線等放在寶寶接觸不到的地方、給桌角等包上防護物。

微笑和擁抱在每個年齡階段都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爸媽和寶寶的參與與互動也是十分重要。爸媽最好每天都與寶寶一起閱讀、把書上或者身邊的物品的名字教給寶寶,還要多幫助寶寶鍛煉動作技能,比如幫助他坐起來,或者在他的肚子上、背上放一個玩具來引導他低頭和翻身。另外寶寶咿呀“說話”的時候爸媽一定要積極回應,這樣才能幫助他提升交談技能。

注意這些發展“紅色信號”:

(1)身體看起來似乎很軟或者很僵硬。

(2)無法穩固地托起他的頭。

(3)不能獨立坐著。

(4)不會對聲音和微笑作出回應。

(5)與對他很親密的人也不會表現出親密。

(6)不能伸手夠東西。

8~12個月的寶寶:

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不論是從動作技能上還是語言能力上的發展都會給爸媽帶來驚喜:他對外界的好奇心比之前更加強烈,而且有足夠的勇氣去探索未知的事物,你可能根本想不到他竟然能爬的這麼快,還能自己坐起來並借著抓住外物的力量讓自己站起來,還有一些發展的快的寶寶在1歲之前還能自己獨立行走。同時寶寶還能完成更加複雜的手指精細動作,比如把東西放進容器裡,然後再倒出來,控制拇指和其他手指的協調來吃手指零食。

在語言發展方面,他“咿呀”說話的聲音聽起來更像是真正的交談了,而且他還會在這個年齡階段學會說話,一般寶寶學會說的第一個詞都是爸爸或媽媽,他能很快掌握一些簡單的短語,但是他仍然需要用肢體語言來表達他的意願和拒絕。另外他會更加關注大人們說話的樣子,還他別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行為,比如坐到椅子上、端起水杯喝水,甚至打電話等等。

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寶寶在這個年齡階段會開始出現分離焦慮症,例如當你帶他出去玩的時候,如果他周圍都是陌生人而你要暫時離開他的時候,他就會變得十分煩躁抗拒,即便是看起來很開朗外向的寶寶也會如此。

爸媽應該這樣做:

這個階段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因此你還要繼續經常與寶寶交流,交談的內容通常是你的生活日常,比如你現在在做什麼、接下來要做什麼,或者你看到了什麼;你還可以向他描述出他現在的狀態,比如告訴他“你現在很高興啊”或者“你看起來很生氣”,這能幫助他學會理解情緒的含義。(關於如何讓寶寶開口說話,參考http://www.usmama.com/love/3724/)

這個年齡段寶寶的探索好奇心會更加的強烈,爸媽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他喜歡什麼,還要給他運用所有感官來玩耍和發現的機會。你可以給他一些蠟筆、紙、堆積磚、空食品容器以及鍋碗瓢盆,這些“玩具”能很大程度上激發他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除了要為寶寶提供一個安全的探索環境之外,還要給寶寶留出一個寬闊的行走練習場地。儘管他現在還不會走路,但是你卻可以經常架著他的胳膊幫助他站立,或者扶他站在沙發上,讓他用自己腿部的力量支撐起自己整個身體,以此來幫助他為行走作好準備。

同時爸媽還要繼續保持與他一起閱讀的好習慣,也可以陪他玩躲貓貓、捉迷藏等遊戲;你在讚揚和鼓勵他良好行為的同時,還要規範他的不當行為,儘管他還不理解規則的意義,但他卻能從你對一件事的反應中理解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

面對這個年齡階段寶寶的分離焦慮症,爸媽一定要保持寬容和尊重的態度,要給寶寶足夠的時間來熟悉新的照料者,還要在離開寶寶之前說再見,告訴他爸媽不久之後就會回來。

注意這些發展“紅色信號”:

(1)不會爬。

(2)在一個月或者更多的時間內似乎只爬向一邊。

(3)即便有外力支持也無法站立。

(4)你在他面前藏起東西時他不會嘗試著去找。

(5)不會說任何話語。

(6)不會使用肢體語言,例如通過擺手表達“不”。

1歲~2歲的寶寶:

滿1歲的寶寶動作技能和語言能力會進一步發展,他可能會先搖搖晃晃地試著自己邁步走路,然後他就能自己穩步走路、上下樓梯、踮起腳尖、打球,甚至到了兩歲左右的時候還能會跑。同時他對攀爬也有了濃厚的興趣,不管是爬到沙發上還是爬到椅子上,他都樂此不疲。

儘管他現在會說的話還不多,但他能理解和想要表達的語言資訊卻比他能說出來的多得多。一般到了1歲半的時候,他就能說一些單詞了,到了2歲,他就能運用一些簡短的短語和句子了。1歲後寶寶的語言認知能力是發展的很快的,他能從你大聲讀給他的書中或者大人們的日常交談中迅速學到新的單詞,而且還能聽懂並遵從你給他的簡單指令,比如“把玩具從地上撿起來,然後放到箱子裡”。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會開始學習辨認形狀和顏色,他會用蠟筆塗鴉、用幾塊積木搭一個房子、投中一個球,或者把容器裝滿再倒出來。他對“角色扮演”遊戲也越來越感興趣,除了會學大人打電話、上廁所,他可能還假裝開車,或者會像大人照顧他那樣去“喂”洋娃娃吃飯。通過一些生活中的小細節你就能觀察出你的寶寶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

這個年齡段寶寶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不管是穿衣服、吃飯喝水還是洗手,他都想要“親力親為”,可能他最先學會的一個短語就是“我來做”,甚至會開始反抗爸媽的指令,開始出現“Terrible Two”的一些表現。

爸媽應該這樣做:

寶寶的語言能力這時候已經有了更大的進步,為了進一步促進他語言技能的發展,你可以將你的或者他的情緒與情感轉化成語言、和他談論你們一起閱讀的書、經常向他提問問題、給他自主選擇的機會並明確說出自己的選擇;還可以教他身體各部位的名稱,並且練習命名類似的事物;開始教他認識字母和數位等等。時刻要記住寶寶還只是一個初學者,因此在鍛煉寶寶的語言技能時你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即便他說錯了也不能批評,只需要糾正他的錯誤就好。

鼓勵寶寶自己非常喜歡的“假扮”遊戲,並在這些遊戲中教他基本的生活技能,鍛煉他識別形狀和顏色的能力,比如讓他按照玩具的顏色或者形狀將玩具分類。爸媽要繼續用鼓勵和關注來強化寶寶的良好行為,同時還要給他簡單明瞭的行為約束,並堅定一致地執行。由於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已經有了較強的獨立意識,爸媽就應該尊重並培養他的獨立性,多讓他自己選擇和決定,比如買衣服的時候指給他幾個顏色讓他自己選擇。

注意這些發展“紅色信號”:

(1)到了18個月還不會走路。

(2)不能理解每天都接觸的日常用品是什麼。

(3)到了18個月不會說超過6個單詞,或者到了2歲還不會說超過2個句子。

(4)不會模仿語言和行為。

(5)不會遵循簡單的指令。

(6)忘掉了原來已經掌握的技能。

2歲~3歲的寶寶:

這個年齡段是寶寶想像力大爆發的時期,寶寶對角色扮演遊戲最感興趣的可能就是這個時期,同時他也變得害怕想像中的怪獸,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普通的東西,比如黑暗和洗衣機。他可能很難分清什麼是虛幻的,什麼是現實的。不過爸媽也不用太過於擔心,因為寶寶會對事物感到懼怕正是他認知能力與想像力進一步發展的表現。

這時寶寶說話已經很清晰流利了,而且還學會了使用代詞,即便不是他的親密照料者也能聽懂他說的話。寶寶的詞彙量也會增加的很快,有的寶寶到了三歲的時候已經能掌握幾百個單詞了,而且還能正確地完成一些較複雜的指令。在動作技能方面,2到3歲的寶寶一般都能上下樓梯、能跳躍,還能騎腳踏三輪車,同時他動作的靈活度也有很大的提高,他能學會怎麼開門和打開容器、操縱玩具能活動的部件。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還有一個明顯的進步就是對友誼、同情心和喜愛等各種情感的體驗更加的強烈,這種感情可能是對小夥伴的,甚至可能是對自己的玩具的。他已經學會了如何與他人分享和按規則輪流遊戲,不過當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時也會發脾氣。

爸媽應該這樣做:

你可以跟寶寶一起玩“寓教於樂”的遊戲,比如一起數樓梯有多少層、一起玩拼接玩具或者給身體的各個部位命名;角色扮演遊戲可能能幫助他調控自己的情緒,不過也不要讓他太過投入;另外還要保證他有足夠的時間在戶外跑跑跳跳、自由探索。

為了讓寶寶發展與同伴的友誼,並慢慢學會社交技巧,你一定要給寶寶與同齡玩伴玩耍的機會,還要讓他學會自己解決與小夥伴之間的衝突。不過你要隨時做好介入調解的準備,因為這個年齡的寶寶要想正確解決矛盾和調控情緒還需要爸媽的説明。

注意這些發展“紅色信號”:

(1)仍然有分離焦慮。

(2)不能與家庭以外的人進行交流。

(3)不與同齡人玩耍。

(4)回避眼神接觸。

(5)不能投球或者跳躍。

(6)不能雙腳交替著爬樓梯。

(7)有塗鴉困難。

(8)無法完整的說出一個句子。

(9)一句話中不會超過三個單詞。

(10)陌生人通常聽不懂他說的話。

(11)穿衣或者睡覺等基本生活問題都不能自理。

(12)原先掌握的技能退化。

最後小編想要提醒各位爸爸媽媽的是,上面這個指南裡講到的內容只是一個普遍的發展過程,而生活中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所以並不是所有寶寶都會按照相同的步調發展,只要寶寶沒有出現上面這些“紅色信號”,爸媽就不用太過於擔心。另外如果對自己寶寶的生長發育有什麼疑惑或者覺得不太對的地方,一定要及時的去諮詢專業兒醫的意見。

(1)不能用自己的力量支撐頭部。

(2)不能抓握物體。

(3)眼睛不能聚焦在移動的物體上。

(4)不會微笑。

(5)不會對很大的聲音作出反應。

(6)忽視新面孔。

(7)在新環境和不熟悉的人周圍會變得很沮喪。

4~7個月寶寶:

這個月齡的寶寶在大動作技能與精細動作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他能獨立坐著;你架起他站立時,他雙腿的力量已經足夠支撐起自己的身體並保持平衡;他還學會了用適合的工具把遠處的玩具拉近,手不僅能抓握住玩具,還能把玩具從一隻手裡放到另一隻手裡。

除了經常微笑、大笑、與你進行“牙牙學語”式交談外,他的視覺和聽覺也有了很大的發展:他能看到遠處的物體,而且能感知所有的顏色,如果你在他眼前移動一個玩具,他的眼睛一定會緊跟著玩具移動。

寶寶的認知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當你喊他的名字時,他能知道你喊的是他,而且會轉頭朝向你。他會對你說話的語調十分敏感,他甚至會特別留意你說“No”等警告的語氣。另外他對捉迷藏的遊戲很感興趣,尤其是部分隱藏的物體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同時他也很喜歡觀察鏡子裡的自己。

爸媽應當這樣做:

寶寶到了6個月就準備好開始添加輔食了,而且這個月齡段寶寶的好奇心非常強烈,爸媽可以為他添置許多適合這個年齡的玩具。與此同時,寶寶的活動範圍也比之前稍大了一些,所以爸媽一定要做好家中的安全防護措施,比如把電線等放在寶寶接觸不到的地方、給桌角等包上防護物。

微笑和擁抱在每個年齡階段都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爸媽和寶寶的參與與互動也是十分重要。爸媽最好每天都與寶寶一起閱讀、把書上或者身邊的物品的名字教給寶寶,還要多幫助寶寶鍛煉動作技能,比如幫助他坐起來,或者在他的肚子上、背上放一個玩具來引導他低頭和翻身。另外寶寶咿呀“說話”的時候爸媽一定要積極回應,這樣才能幫助他提升交談技能。

注意這些發展“紅色信號”:

(1)身體看起來似乎很軟或者很僵硬。

(2)無法穩固地托起他的頭。

(3)不能獨立坐著。

(4)不會對聲音和微笑作出回應。

(5)與對他很親密的人也不會表現出親密。

(6)不能伸手夠東西。

8~12個月的寶寶:

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不論是從動作技能上還是語言能力上的發展都會給爸媽帶來驚喜:他對外界的好奇心比之前更加強烈,而且有足夠的勇氣去探索未知的事物,你可能根本想不到他竟然能爬的這麼快,還能自己坐起來並借著抓住外物的力量讓自己站起來,還有一些發展的快的寶寶在1歲之前還能自己獨立行走。同時寶寶還能完成更加複雜的手指精細動作,比如把東西放進容器裡,然後再倒出來,控制拇指和其他手指的協調來吃手指零食。

在語言發展方面,他“咿呀”說話的聲音聽起來更像是真正的交談了,而且他還會在這個年齡階段學會說話,一般寶寶學會說的第一個詞都是爸爸或媽媽,他能很快掌握一些簡單的短語,但是他仍然需要用肢體語言來表達他的意願和拒絕。另外他會更加關注大人們說話的樣子,還他別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行為,比如坐到椅子上、端起水杯喝水,甚至打電話等等。

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寶寶在這個年齡階段會開始出現分離焦慮症,例如當你帶他出去玩的時候,如果他周圍都是陌生人而你要暫時離開他的時候,他就會變得十分煩躁抗拒,即便是看起來很開朗外向的寶寶也會如此。

爸媽應該這樣做:

這個階段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因此你還要繼續經常與寶寶交流,交談的內容通常是你的生活日常,比如你現在在做什麼、接下來要做什麼,或者你看到了什麼;你還可以向他描述出他現在的狀態,比如告訴他“你現在很高興啊”或者“你看起來很生氣”,這能幫助他學會理解情緒的含義。(關於如何讓寶寶開口說話,參考http://www.usmama.com/love/3724/)

這個年齡段寶寶的探索好奇心會更加的強烈,爸媽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他喜歡什麼,還要給他運用所有感官來玩耍和發現的機會。你可以給他一些蠟筆、紙、堆積磚、空食品容器以及鍋碗瓢盆,這些“玩具”能很大程度上激發他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除了要為寶寶提供一個安全的探索環境之外,還要給寶寶留出一個寬闊的行走練習場地。儘管他現在還不會走路,但是你卻可以經常架著他的胳膊幫助他站立,或者扶他站在沙發上,讓他用自己腿部的力量支撐起自己整個身體,以此來幫助他為行走作好準備。

同時爸媽還要繼續保持與他一起閱讀的好習慣,也可以陪他玩躲貓貓、捉迷藏等遊戲;你在讚揚和鼓勵他良好行為的同時,還要規範他的不當行為,儘管他還不理解規則的意義,但他卻能從你對一件事的反應中理解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

面對這個年齡階段寶寶的分離焦慮症,爸媽一定要保持寬容和尊重的態度,要給寶寶足夠的時間來熟悉新的照料者,還要在離開寶寶之前說再見,告訴他爸媽不久之後就會回來。

注意這些發展“紅色信號”:

(1)不會爬。

(2)在一個月或者更多的時間內似乎只爬向一邊。

(3)即便有外力支持也無法站立。

(4)你在他面前藏起東西時他不會嘗試著去找。

(5)不會說任何話語。

(6)不會使用肢體語言,例如通過擺手表達“不”。

1歲~2歲的寶寶:

滿1歲的寶寶動作技能和語言能力會進一步發展,他可能會先搖搖晃晃地試著自己邁步走路,然後他就能自己穩步走路、上下樓梯、踮起腳尖、打球,甚至到了兩歲左右的時候還能會跑。同時他對攀爬也有了濃厚的興趣,不管是爬到沙發上還是爬到椅子上,他都樂此不疲。

儘管他現在會說的話還不多,但他能理解和想要表達的語言資訊卻比他能說出來的多得多。一般到了1歲半的時候,他就能說一些單詞了,到了2歲,他就能運用一些簡短的短語和句子了。1歲後寶寶的語言認知能力是發展的很快的,他能從你大聲讀給他的書中或者大人們的日常交談中迅速學到新的單詞,而且還能聽懂並遵從你給他的簡單指令,比如“把玩具從地上撿起來,然後放到箱子裡”。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會開始學習辨認形狀和顏色,他會用蠟筆塗鴉、用幾塊積木搭一個房子、投中一個球,或者把容器裝滿再倒出來。他對“角色扮演”遊戲也越來越感興趣,除了會學大人打電話、上廁所,他可能還假裝開車,或者會像大人照顧他那樣去“喂”洋娃娃吃飯。通過一些生活中的小細節你就能觀察出你的寶寶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

這個年齡段寶寶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不管是穿衣服、吃飯喝水還是洗手,他都想要“親力親為”,可能他最先學會的一個短語就是“我來做”,甚至會開始反抗爸媽的指令,開始出現“Terrible Two”的一些表現。

爸媽應該這樣做:

寶寶的語言能力這時候已經有了更大的進步,為了進一步促進他語言技能的發展,你可以將你的或者他的情緒與情感轉化成語言、和他談論你們一起閱讀的書、經常向他提問問題、給他自主選擇的機會並明確說出自己的選擇;還可以教他身體各部位的名稱,並且練習命名類似的事物;開始教他認識字母和數位等等。時刻要記住寶寶還只是一個初學者,因此在鍛煉寶寶的語言技能時你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即便他說錯了也不能批評,只需要糾正他的錯誤就好。

鼓勵寶寶自己非常喜歡的“假扮”遊戲,並在這些遊戲中教他基本的生活技能,鍛煉他識別形狀和顏色的能力,比如讓他按照玩具的顏色或者形狀將玩具分類。爸媽要繼續用鼓勵和關注來強化寶寶的良好行為,同時還要給他簡單明瞭的行為約束,並堅定一致地執行。由於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已經有了較強的獨立意識,爸媽就應該尊重並培養他的獨立性,多讓他自己選擇和決定,比如買衣服的時候指給他幾個顏色讓他自己選擇。

注意這些發展“紅色信號”:

(1)到了18個月還不會走路。

(2)不能理解每天都接觸的日常用品是什麼。

(3)到了18個月不會說超過6個單詞,或者到了2歲還不會說超過2個句子。

(4)不會模仿語言和行為。

(5)不會遵循簡單的指令。

(6)忘掉了原來已經掌握的技能。

2歲~3歲的寶寶:

這個年齡段是寶寶想像力大爆發的時期,寶寶對角色扮演遊戲最感興趣的可能就是這個時期,同時他也變得害怕想像中的怪獸,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普通的東西,比如黑暗和洗衣機。他可能很難分清什麼是虛幻的,什麼是現實的。不過爸媽也不用太過於擔心,因為寶寶會對事物感到懼怕正是他認知能力與想像力進一步發展的表現。

這時寶寶說話已經很清晰流利了,而且還學會了使用代詞,即便不是他的親密照料者也能聽懂他說的話。寶寶的詞彙量也會增加的很快,有的寶寶到了三歲的時候已經能掌握幾百個單詞了,而且還能正確地完成一些較複雜的指令。在動作技能方面,2到3歲的寶寶一般都能上下樓梯、能跳躍,還能騎腳踏三輪車,同時他動作的靈活度也有很大的提高,他能學會怎麼開門和打開容器、操縱玩具能活動的部件。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還有一個明顯的進步就是對友誼、同情心和喜愛等各種情感的體驗更加的強烈,這種感情可能是對小夥伴的,甚至可能是對自己的玩具的。他已經學會了如何與他人分享和按規則輪流遊戲,不過當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時也會發脾氣。

爸媽應該這樣做:

你可以跟寶寶一起玩“寓教於樂”的遊戲,比如一起數樓梯有多少層、一起玩拼接玩具或者給身體的各個部位命名;角色扮演遊戲可能能幫助他調控自己的情緒,不過也不要讓他太過投入;另外還要保證他有足夠的時間在戶外跑跑跳跳、自由探索。

為了讓寶寶發展與同伴的友誼,並慢慢學會社交技巧,你一定要給寶寶與同齡玩伴玩耍的機會,還要讓他學會自己解決與小夥伴之間的衝突。不過你要隨時做好介入調解的準備,因為這個年齡的寶寶要想正確解決矛盾和調控情緒還需要爸媽的説明。

注意這些發展“紅色信號”:

(1)仍然有分離焦慮。

(2)不能與家庭以外的人進行交流。

(3)不與同齡人玩耍。

(4)回避眼神接觸。

(5)不能投球或者跳躍。

(6)不能雙腳交替著爬樓梯。

(7)有塗鴉困難。

(8)無法完整的說出一個句子。

(9)一句話中不會超過三個單詞。

(10)陌生人通常聽不懂他說的話。

(11)穿衣或者睡覺等基本生活問題都不能自理。

(12)原先掌握的技能退化。

最後小編想要提醒各位爸爸媽媽的是,上面這個指南裡講到的內容只是一個普遍的發展過程,而生活中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所以並不是所有寶寶都會按照相同的步調發展,只要寶寶沒有出現上面這些“紅色信號”,爸媽就不用太過於擔心。另外如果對自己寶寶的生長發育有什麼疑惑或者覺得不太對的地方,一定要及時的去諮詢專業兒醫的意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