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官員上朝習慣拍打兩下袖子,還以為拍灰塵,原來有這麼重要的含義

經常看清廷的宮戲, 裡面大臣跪拜皇帝之前總是習慣性的拍打兩下, 甩幾下袖子, 嘴裡叫著“喳”, 很多人以為就是簡單的拍掉灰塵, 或許把褶皺的官服甩得更順、更體態。 今日讀《清史稿》, 對這個有了更深一步瞭解, 原來還有這麼深的含義。

一、表示對漢文化的尊重。 清朝是由馬背上的民族滿族, 騎射水準高。 本來的袖子是束著的, 便於在馬背上戰鬥。 同時, 滿族是個十分謙虛的民族, 統一中國後, 十分仰慕漢族的文化, 逐漸的被漢文化同化。 他們為了表達對漢文化的尊重, 所以沿襲了漢族的大袖口。

二、表示對皇帝的絕對忠誠。 漢服的袖口大, 很多時候可以用來裝東西, 而且漢族也有這個習慣。 上朝的時候, 甩幾下袖子也向皇帝表達自己袖子裡沒有任何東西, 沒有攜帶武器, 表達絕對的忠誠。

三、表達自己的廉潔。 我們歷史自古以來就有“兩袖清風”的說法, 說明官員的廉潔自律。 清朝官員甩幾下袖子, 也是在自我標榜清正廉潔。 但往往也有例外, 許多官員還是一面自己口頭說廉潔, 一面貪污腐化, 典型的說一套, 做一套。

看是官員上朝不經意的甩兩下袖子, 這其中還是有許多更深層次的意義, 這體現了我國文化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