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登陸戰向來風險巨大 為什麼組織有力的德軍沒有守住諾曼第

諾曼地登陸戰是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登陸戰, 從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起, 很多戰爭中都有登陸作戰行動, 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 登陸作戰多數是不成功的, 被認為是最危險的軍事行動。 諾曼地登陸發生前, 納粹德國控制了整個法國北部。 然而戰役打響後, 盟軍就一路凱歌。 先是登陸強建登陸場, 而後在六天內把五個小登陸場連成一片。 一個月後, 登陸盟軍殲滅德軍近12萬人, 同時把登陸場的寬度擴展到100公里, 縱深達30-50公里。 又過了兩個月, 盟軍幾乎解放了整個法國, 直逼德國邊境。 盟軍能從海上進攻陸地,

並取得神速進展, 不僅有效地縮短了歐洲戰爭的進程, 也在人類戰爭史上創造了一個奇跡。 為什麼向來組織嚴密的德軍, 處於易守難攻的位置上卻如此迅速的崩潰了呢?

事實上雖然戰役進展達到了盟軍預期, 但卻也是異常殘酷。

戰爭親歷者艾森豪在他的書中描寫道:“這裡無疑是所有戰區中最巨大的一個‘死亡陣地’, 所有的道路、公路和戰場都被擊毀的裝備以及死亡的士兵和牲口所阻塞, 所以要通過這個地區特別困難。 在這個包圍圈封閉後的48小時內, 有人領我步行通過這個地區, 那裡的景象只有但丁才能形容, 你完全可以在死屍和爛肉堆上一氣行走幾百碼而不踩別的東西。 ”

至於德軍失敗的原因, 卻也是沒有辦法的結局。

在諾曼第登錄登錄之前, 德軍將領內部曾因防禦大西洋海岸的兵力部署而起了爭執。 沙漠之狐”隆美爾提議將兵力全部用在防禦海岸線上, 給登陸部隊連上海岸的機會都沒有;而陸軍元帥龍德師泰特則堅持將主力部隊放在海岸後方的平原上, 進行縱深防禦, 再利用裝甲部隊的威力對敵軍圍而殲之;兩人爭執不下, 且兩人在德軍內部都德高望重, 希特勒沒辦法, 只好選了折中的方法--兵力各一半, 但這恰好犯了兵家大忌:分散兵力。 諾曼第那麼漫長的海岸線把防守兵力都稀釋了,

再加上大口徑艦炮的支援, 連德軍最精銳的裝甲部隊都成了玩具。

諾曼地登陸之後由於盟軍西線發展過於順利, 德軍不停地從東線調回部隊增援西線, 只到有了一定實力才發動了阿登戰役。 然而都為時已晚。

從大的力量對比來看。 自從庫爾斯克會戰失敗後, 德軍進攻態勢被徹底逆轉 進入被動防守甚至步步退縮的狀態。 英美蘇軍實力則日益增強。 為什麼諾曼第沒守住 因為實力問題沒有足夠的實力去防守! 無論是兵力集中在海灘還是在縱深都沒足夠實力!盟軍300萬人數導致量變產生質變就是碾壓德軍!盟軍只是顧忌傷亡等待時機而已。 就算登陸當天德軍有重兵防守了,登陸受到重挫還是要強登也一定會登陸成功。這是重大戰略性戰役不是幾千幾萬人的局部小戰役!

就算登陸當天德軍有重兵防守了,登陸受到重挫還是要強登也一定會登陸成功。這是重大戰略性戰役不是幾千幾萬人的局部小戰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